終於發現自己的晚年:橫光利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晚年,不論他是英年早逝之人,中年驟然的離世者,或者長命高壽之人,他們必然要面對生命的最終階段----晚年。而既然作為肉體凡胎的人,無法拒絕「晚年」到來,就意味著他們可以進行選擇和棄絕精神世界的歸處:要堅持逆勢而行?或像夏目漱石(1867-1916)那樣,欣然接受「則天去私」的哲理,都是自身晚年的最佳心理寫照。

 

近日來,我讀了日本著名文學評論家伊藤整(1905-1965)《文學的溫度》張永嬌 譯(商務印書館,2024-11)一書,心裡有頗多感慨與共鳴。他在「逃避型和破滅型」一文中,對於橫光利一(1898-1947)的晚年生活的總結,可以說非常精準到位:

 

「當社會秩序發生動搖、革命出現之時,通常會出現文學風格的突然轉變。1887年左右及明治末期,隨著思想的近代化,文學風格變成了寫實的口語體。從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馬克思主義盛行,在此之前一直風平浪靜的口語題,在一戰的影響下,以橫光利一為中心遭到破壞。橫光利一融合跳躍性的印象,創造了一種被稱為新感覺派的新文體。這是對以往的口語體所蘊含邏輯的一種抵抗。……事實上,將這兩種意識形態看作反映社會的秩序動盪的兩種表現更為妥當。當日本社會的通俗邏輯在口語體中被否定時,對文風感興趣的作家就會尋求尋找否定這種語言結構、與新的思維形式相匹配的文體,並且也會在思想方面探尋新的邏輯。

 

橫光利一創造了新感覺派的代表性文風,在其風格走向成熟之時,他創作了小說《機械》逐步走向了心理分析小說的道路,抑或描繪群體中個體的疏離及其真實的內心。(在我看來)橫光利一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然而他卻半途而廢,逐步轉變成認可日本社會封建道德的思維模式。由於當時正值戰亂時期,作為代表性的、備受關注的知名作家,性格本來就唯心專斷的他也不得不這樣做。在他晚年的創作中,這種風格變成一種超邏輯或反邏輯的表達形式。……這個想法迫使他過著邏輯混亂、痛苦、克制的唯心主義生活,這也縮短了他的壽命。他過著絕食般的生活,並且不認同現代醫學。橫光利一晚年的思想與日本道德家和宗教人士屬於同一類型,認為只有折磨自己、否定自己的欲望,正義才能實現。」(283-285)

 

進一步地說,伊藤整這番貼切的概括,在某種程度上,為我驅散了對於橫光利一及其作品世界的浪漫想像,一下子使我回到理性的天空下。我認為,橫光利一選擇或創造了「新感覺派」文體,在實現自我(孤高)願望的同時,意味著他正式與大眾讀者告別,因為他使用的語言失去平易近人的溫暖,與大眾視野拉開了距離,而且背向(大眾的)方向疾步而行。更確切來說,這是橫光利一晚年時期所選擇的道路,由自己的意志所決定的,而這樣的結局,就不存在意想之外的遺憾了。最後,回到「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的宿命觀,夏目漱石和橫光利一都不算是長命之人,巧合的是他們皆終年49歲。這真的是否命定與巧合?抑或所有為寫作苦鬥的作家必然的終局?(2025年2月2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邱振瑞的沙龍
14會員
363內容數
邱振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看到浪花破碎了 礁岩不做聲 天空依然沉默 嘆息一寸一寸 往下墜落   彩色浮標跟著倒伏 在大海的廢墟之上   難道它們不關注自由 愛情並不屬於它們 只承認暴風雨欲來 像某種不可抗的命運   (附記:日前,收到詩人李敏勇分享其(2016年)翻譯大岡信的詩作,讀來感觸頗深。經
2025/04/28
看到浪花破碎了 礁岩不做聲 天空依然沉默 嘆息一寸一寸 往下墜落   彩色浮標跟著倒伏 在大海的廢墟之上   難道它們不關注自由 愛情並不屬於它們 只承認暴風雨欲來 像某種不可抗的命運   (附記:日前,收到詩人李敏勇分享其(2016年)翻譯大岡信的詩作,讀來感觸頗深。經
2025/04/27
前天下午,台灣禁書研究者廖為民來訊,他說,這次是參與同學會而來的,會場與茶行近在咫尺,結束後,晚上剛好過來聊談一下,其實就是非正式的編輯會議。那時候,我剛好進入寫稿狀態,便強烈要求自己,必須在三個小時內完稿。對我而言,寫稿是每日例行工作,也是至高的愉悅和享受。   在對談中,我恭喜廖兄現在多了一
2025/04/27
前天下午,台灣禁書研究者廖為民來訊,他說,這次是參與同學會而來的,會場與茶行近在咫尺,結束後,晚上剛好過來聊談一下,其實就是非正式的編輯會議。那時候,我剛好進入寫稿狀態,便強烈要求自己,必須在三個小時內完稿。對我而言,寫稿是每日例行工作,也是至高的愉悅和享受。   在對談中,我恭喜廖兄現在多了一
2025/04/26
昨日,我收到了日本古本屋網站捎來了一則新的書訊:小林昌樹《立ち読みの歴史》(早川書房,2025-4-23),我立刻有了精神起來,因為這與閱讀有關,而且作者回顧的讀書景象:在書店書架前站著閱讀,我有過這樣的經驗(1986-1990在阿佐谷車站南口的書店),便有些理直氣壯主動加入來參與。   作者在
2025/04/26
昨日,我收到了日本古本屋網站捎來了一則新的書訊:小林昌樹《立ち読みの歴史》(早川書房,2025-4-23),我立刻有了精神起來,因為這與閱讀有關,而且作者回顧的讀書景象:在書店書架前站著閱讀,我有過這樣的經驗(1986-1990在阿佐谷車站南口的書店),便有些理直氣壯主動加入來參與。   作者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該書內容緊扣著人性與孤獨。夏目漱石先生藉由刻畫「老師」,描繪出人性中善與惡之間的拉扯——當親情、友情、愛情與利益、慾望交織,人性的卑鄙與醜陋便猖狂地展現原貌,進而侵蝕掉良知。而透過「我」與老師間的連繫,讀者可從而認識老師,並過渡到整個思想,特別的是、讀者必需同「我」一起咀嚼老師的經歷,才能理解人性…
Thumbnail
該書內容緊扣著人性與孤獨。夏目漱石先生藉由刻畫「老師」,描繪出人性中善與惡之間的拉扯——當親情、友情、愛情與利益、慾望交織,人性的卑鄙與醜陋便猖狂地展現原貌,進而侵蝕掉良知。而透過「我」與老師間的連繫,讀者可從而認識老師,並過渡到整個思想,特別的是、讀者必需同「我」一起咀嚼老師的經歷,才能理解人性…
Thumbnail
曾經想當一個詩人,在十五歲到二十五歲間,撫摸生活裡的過程,許多鮮猛的觸感,粗糙與細緻,都有很難言喻的悸動,有一點像是興奮,又有一點像是感傷,總覺得黃昏以後有什麼事即將發生,所有的細節,也都賦予它某種意義。 ______徐國能<一些無以名狀的>
Thumbnail
曾經想當一個詩人,在十五歲到二十五歲間,撫摸生活裡的過程,許多鮮猛的觸感,粗糙與細緻,都有很難言喻的悸動,有一點像是興奮,又有一點像是感傷,總覺得黃昏以後有什麼事即將發生,所有的細節,也都賦予它某種意義。 ______徐國能<一些無以名狀的>
Thumbnail
這些年,我常常有「生正逢時」的感覺。 比方說,工作生涯中,趕上日本小說開始在台灣流行,自由接案的工作越來越穩定;比方說,當我邁向熟齡時,社會開始關心「老後」的議題,讓我在真正踏入「老後」之前,提前做心理準備;比方說,編輯為我安排了翻譯《被討厭的勇氣》這本能夠更好迎接下半場人生的作品。
Thumbnail
這些年,我常常有「生正逢時」的感覺。 比方說,工作生涯中,趕上日本小說開始在台灣流行,自由接案的工作越來越穩定;比方說,當我邁向熟齡時,社會開始關心「老後」的議題,讓我在真正踏入「老後」之前,提前做心理準備;比方說,編輯為我安排了翻譯《被討厭的勇氣》這本能夠更好迎接下半場人生的作品。
Thumbnail
今年就快要結束了 不知道大家閱讀了哪些書 是否有哪幾本 深深地影響了你 或是讓你走過今年的低潮 若可以 請與大家一起分享吧~
Thumbnail
今年就快要結束了 不知道大家閱讀了哪些書 是否有哪幾本 深深地影響了你 或是讓你走過今年的低潮 若可以 請與大家一起分享吧~
Thumbnail
當你預期生命一切應該都在可預期的軌道上延伸,但是巨大的轉折與變化卻悄悄來了,那應該就是所謂的「中年」吧? 變化,也許來自於大環境、來自於退休、來自於衰老、來自於周遭發生的生老病死。在漸漸喪失因應外在環境轉變的能力時,變化來了,人生還長,發現自己能夠依靠的、憑藉的卻如此薄弱時的惶惑,該怎麼自處? 《5
Thumbnail
當你預期生命一切應該都在可預期的軌道上延伸,但是巨大的轉折與變化卻悄悄來了,那應該就是所謂的「中年」吧? 變化,也許來自於大環境、來自於退休、來自於衰老、來自於周遭發生的生老病死。在漸漸喪失因應外在環境轉變的能力時,變化來了,人生還長,發現自己能夠依靠的、憑藉的卻如此薄弱時的惶惑,該怎麼自處? 《5
Thumbnail
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生活看起來又愜意的文豪們,在生涯中一定有某一塊是缺乏的、有缺陷的、有痛苦的、也有不堪的,畢竟一個一輩子都沒經歷過痛苦、也完全沒有缺憾的人,是很難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的。這一次,我們就一起來繼續看看,夏目漱石在年輕的時候,到底還經歷過哪些事情呢?
Thumbnail
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生活看起來又愜意的文豪們,在生涯中一定有某一塊是缺乏的、有缺陷的、有痛苦的、也有不堪的,畢竟一個一輩子都沒經歷過痛苦、也完全沒有缺憾的人,是很難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的。這一次,我們就一起來繼續看看,夏目漱石在年輕的時候,到底還經歷過哪些事情呢?
Thumbnail
十除以三等於多少? 三點三三三三……無窮無盡。怎樣才能除盡?換個除數二或五就結束了。如果煩惱像「十除以三」永遠無窮無盡,要換什麼?換一個情緒的出口,找到合拍的舞台。在劇院高歌會被人當明星,在馬路高歌會被人當神經!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十除以三等於多少? 三點三三三三……無窮無盡。怎樣才能除盡?換個除數二或五就結束了。如果煩惱像「十除以三」永遠無窮無盡,要換什麼?換一個情緒的出口,找到合拍的舞台。在劇院高歌會被人當明星,在馬路高歌會被人當神經!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