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我來到鹿港這座歷史悠久的小鎮,感受新年的熱鬧氛圍。
對於傳統的民俗祭儀,我或許沒有太多深入了解,但這次純粹懷著一顆敬意之心,來參觀天后宮,希望能親眼見證這座百年廟宇在春節期間的壯麗景象與信仰的力量。
下午時分,原以為趁著天色未暗,可以悠閒地走進天后宮,欣賞這座廟宇的氛圍。沒想到,還沒看到廟埕,眼前就已是人山人海,來自各地的信眾緩步朝著天后宮前進,滿滿的人潮擠得整條馬路水洩不通。
攤商的叫賣聲此起彼落,特產、香火、各式民俗商品沿街擺放,讓整條街像一條緩緩流動的河流,蜿蜒通往天后宮。我站在人潮之中,感受這股洶湧的信仰之力,媽祖信仰的影響力在這一刻顯得格外震撼。
由於擁擠的人潮短時間內無法進入,我決定先轉往龍山寺四處走走,等夜幕降臨後,再回來試試看。
晚上八點,我再次踏上前往天后宮的路。雖然人潮依舊洶湧,但終於能夠順利進入廟內,一探這座歷史悠久的信仰中心。
進入廟埕,最先吸引目光的是紅黃燈籠交錯排列,精緻的燈串相輝映,讓整座天后宮籠罩在一片溫暖的光輝中。
這時的天后宮,呈現出與白天截然不同的景象,少了擁擠的熱鬧,多了一份寧靜的莊嚴。
香爐前,煙霧裊裊升起,信徒們虔誠地雙手合十,低聲向媽祖與眾神祈願。我站在一旁,看著這些誠心祝禱的人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如何穿越時光,在這片土地上延續。
進入廟內,前殿供奉的天上聖母,媽祖,信徒在此祈求庇佑、航行平安、家庭和樂。而越往內走,最先吸引目光的是高掛的紅色燈籠與「平安天燈」的燈海,信眾的驚嘆聲此起彼落,都被這整片燈海吸引住,目光難以離開。後殿供奉的是玉皇大帝,象徵天界至高無上的主宰,在新春時節,許多人會特地前來參拜,祈求來年運勢昌隆、平安順遂。
與前殿相比,後殿的氛圍更顯莊重肅穆,燈籠的數量也更加密集。尤其當我站在玉皇大帝殿前,仰望那片燦爛的燈海時,內心不禁湧起一股寧靜的感動。
就在我駐足欣賞時,忽然聽見敲鐘擊鼓聲響起。
鐘聲清亮悠遠,像一道金色波紋穿透空氣,在時光裡層層疊疊地迴盪;而鼓聲則渾厚低沉,如同大地的心跳,每一次震響都讓人內心生起一股安定感。
當鐘聲與鼓聲交錯響起,彷彿天地在對話,提醒著世人於浮沉之中尋找內心的智慧與寧靜。
我抬頭望向鐘樓,那口古鐘靜靜懸掛,見證著歲月流轉,也陪伴著無數信眾在此許下心願。鐘鼓聲不僅是對時間的提醒,更像是一種心靈的召喚,在年節的喧囂與燈火下,帶來一絲沉靜的祝福。
敲鐘擊鼓聲停歇後,我踏出天后宮,回頭望向這座燈火輝煌的廟宇。這趟鹿港之行,從擠不進去的馬路,到終於踏入燈海之中,再到悠遠敲鐘擊鼓聲的迴盪,讓我真正體會到,這座廟宇不只是信仰的中心,更是一種文化的凝聚,一種屬於鹿港的年節氛圍。
紅燈籠高掛,香煙裊裊,這是一個世世代代的祈願場域。而我,站在這燈海之下,不是信徒,卻也感受到某種心靈的安定。
或許,傳統信仰的力量,正是在這樣的時刻不經意地滲透進人心,讓人在流轉的時光裡,找到一絲靜謐的力量。
延伸閱讀:
若你對鹿港的藝術與文化有興趣,也可以看看我在這趟旅程中,與鹿港駐村藝術家們的相遇。
版權聲明:
本文及照片版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分享原始鏈接,但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複製、改編或用於其他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