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之後必學的三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下
Bryan:大人學Bryan
-
22歲是大學剛畢業,多數人準備踏入社會的重要階段,這集的《博音》非常推薦給那些對未來感到困惑的畢業生,在20-30歲這段時間,正是很多人不知所措的階段,許多人會經歷徬徨與摸索,我也不例外,但這次訪談帶給我深刻的啟發。

Bryan 開頭提出了四個一生值得投入的方向:「職場、自我成長、人際關係、財商」

「職場」為例,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求職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許多人在104、1111等求職網站上無止境地投遞履歷,只要符合科系要求就好,卻很少停下來思考:「什麼樣的工作才真正適合自己?」

Bryan 提到,想找到理想的工作,首先要發掘自己的『天賦與熱情』。但這說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他認為台灣的教育體制也是影響因素之一——那些在傳統體制下適應不良的學生,反而更需要尋找自己的天賦與熱情,但現實卻往往相反。許多成績優異的學生反而更清楚「天賦與熱情」的重要性,而成績中下的學生則只想依靠洗學歷,來換取更好的工作機會,這無疑是一種奇怪的現象。

當然,學校之所以不強調「天賦與熱情」,也不是沒有理由。畢竟如果不這麼做,國家的競爭力將受到影響,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因此尋找天賦與熱情的責任只能落在學生自己身上

在台灣良好教育的薰陶之下,我深深能感受到學校對「天賦與熱情」的忽視,我覺得多少也跟台灣的產業型態有關,大家都知道科技業的薪資普遍較高,因此許多家長在大學選填志願的時候,都希望孩子選擇資電類科系,畢業後成為年薪百萬的工程師,彷彿這樣人生就完美了。

但這種選擇可能正是扼殺天賦與熱情的關鍵,因為工程領域的專業知識並非人人都能掌握,若志不在此,反而像是一種「截短補長」的做法。科技業的薪水確實吸引人,但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主動地去專研這個領域? 」,如果沒有,那麼大學四年、研究所兩年,最終可能只是功虧一簣。

這集訪談中還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內容,我沒辦法三言兩語說完。無論你現在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如果對未來感到迷茫,我真心推薦你收聽這集節目




avatar-img
12會員
28內容數
天馬行空、隨心所欲、胡思亂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NFPの幻想國度 的其他內容
明天2/3就要準備開工了,大部分的人應該也跟我一樣不想面對這個是事實,過年的9天長假,讓我有很多時間反思現在身心靈的狀態,我也意識到我已經很久沒有寫書評了。
明天2/3就要準備開工了,大部分的人應該也跟我一樣不想面對這個是事實,過年的9天長假,讓我有很多時間反思現在身心靈的狀態,我也意識到我已經很久沒有寫書評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Thumbnail
準備考研、努力念書的25!歲青年
Thumbnail
努力生活的人生新手經驗談—如何在大學時期將出國交換、社團經驗、輔系學習一舉納入囊中
Thumbnail
不用厲害才開始,要開始才很厲害 最近常常看到這句話,覺得很棒,想起那時候,28歲才又去重讀大學時的點點滴滴,那時候在竹科產線做夜班,時常都會聽到有同仁在談論我的消息,內容差不多是,畢業都不知道幾歲了,多來加班賺錢比較實在。
Thumbnail
許多大四學生或剛畢業的青年朋友,可能心中都會有一個焦慮問題,就是應先就業或先考研究所?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Thumbnail
準備考研、努力念書的25!歲青年
Thumbnail
努力生活的人生新手經驗談—如何在大學時期將出國交換、社團經驗、輔系學習一舉納入囊中
Thumbnail
不用厲害才開始,要開始才很厲害 最近常常看到這句話,覺得很棒,想起那時候,28歲才又去重讀大學時的點點滴滴,那時候在竹科產線做夜班,時常都會聽到有同仁在談論我的消息,內容差不多是,畢業都不知道幾歲了,多來加班賺錢比較實在。
Thumbnail
許多大四學生或剛畢業的青年朋友,可能心中都會有一個焦慮問題,就是應先就業或先考研究所?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