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位推銷員,不是應該先了解顧客需求嗎?你不好好認識你的推銷對象便直接長篇大論說產品多好又多好,八成會碰釘子吧。
寫作,不也是如此嗎?
昨天,我的信用卡銀行的合作廠商來電,推銷他們公司生產的葉黃素。通常接到這類推銷電話,我會立刻找個藉口掛斷,不過那時我剛好沒什麼事,便姑且聽聽。
然而,我卻越聽越不耐煩--
雖然我已經表明我有在服用葉黃素,她還是滔滔不絕向我說明葉黃素的來源和功能。我不解的是:如果我連這點基本知識都沒有的話,到底為什麼要服用葉黃素?再說,要是我真的不懂的話,上網查一下不就知道了,有需要她來解釋嗎?
「抱歉,我還有點事,而且目前不需要購買葉黃素。」我好不容易找到她長篇大論的空檔,打算掛斷電話。
「好的好的,那我長話短說……」
原本以為她會知難而退,頂多徵求我的同意寄產品資料到我的電子信箱,就此結束推銷。沒想到,她竟又開始說明這項產品經過多少國內外的認證、某某醫學博士掛保證、經過多少實驗……等,一口氣又講了五分鐘,而且沒有停止的跡象。這時,我已經把手機放在桌上,任由她講。但漸漸地,她的「長話短說」逼近十分鐘,我只好直接打斷她:
「不好意思,我快下班了,要開始準備。」
「好,我了解,向您說明我們家產品現在的優惠就好了……」
我不是真的要下班,不過再這樣讓她講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我趕緊說了聲bye bye後掛掉電話。
可是,我卻低估了她的毅力--
今天中午吃飯時,這位推銷員又來電,我一時沒注意來電顯示號碼,不小心接聽。
「先生,昨天您要準備下班,我來不及向您介紹完。我們家產品……」
「對不起,我現在不太需要再添購葉黃素了。」為了不影響我的用餐興致,我決定先聲奪人,斷然拒絕。
電話那頭傳來幾聲尷尬的笑聲,她仍不死心地說道:
「你知道嗎?很多運動員都在服用我們公司的產品,他們吃了都讚不絕口。因為啊,裡面含有……」
原諒我無禮,我道了聲謝之後即刻掛斷電話,接著將這支號碼加入黑名單。
其實我非常了解電話推銷員的辛苦,因為我人生第一份工作是市場調查公司的電訪員,被掛電話、被辱罵、被懷疑是詐騙集團……等委屈都只能往肚子裡吞,怎麼可能不對電話推銷員抱持同理心?
但話又說回來,身為一位推銷員,不是應該先了解顧客需求嗎?你不好好認識你的推銷對象便直接長篇大論說產品多好又多好,八成會碰釘子吧。
比方說:該公司既然是我的信用卡銀行的合作廠商,應該知道我的年紀。如果她針對我這個年紀身體會慢慢出現的疾病下手,告訴我不定期補充葉黃素的後果,我一定會立刻提高警覺,對她的推銷內容產生興趣。
接下來,要是她進一步詢問我的職業,知道我必須時常緊盯電腦螢幕、不時熬夜、經常外食……自然能夠根據我的需求對症下藥,說不定會點到我的「痛處」,自然沒有必要舉運動員為例。
聊著聊著,她也可以「不小心」聊到我的家人。當她知道我的女兒還不到兩歲時,不妨順勢打親情牌,叮嚀我照顧好家人之前,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經她這麼一說,我肯定心動。
再來個臨門一腳,為我剖析他們家的葉黃素和我現在服用的葉黃素相比,有什麼優勢?就算我沒有馬上下單,也會對他們的產品留下深刻印象!
做到「了解顧客」這一點,她大可以把手上大疊的產品資料丟進垃圾桶,真真正正長話短說,說進顧客心坎裡。
寫作不也是如此?下筆前,是應該想想你設定的讀者對象是誰?他們的需求是什麼?什麼樣的文字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他們讀過之後能收穫什麼?
可惜當前的寫作教育不太重視這一點,因此學生畢了業、出了社會,還得另外學習抓住聽眾目光的溝通技巧,然後嫌棄在學校學的作文完全沒有用,反而更加不重視寫作教育……如此惡性循環,著實令我感到無力呀!
我在最近出版的新書《教作文,先交心:陪孩子找回表達的熱情與自信,給父母及老師的42個引導寫作練習》中所設計的許多練習,所圍繞的正是「認識讀者」這個觀念,希望多少能夠扭轉大眾對於作文的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