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之道》是一本很好看的書。黃仁勳跌宕起伏的創業歷程本已足夠吸引人,而在作者金泰精湛的敘事功力下,讀者更能感受到輝達從草創到壯大過程中每個令人焦慮、期待及熱血沸騰的關鍵時刻。
只是,在媒體盛讚輝達的獨特公司文化及黃仁勳的韌性,甚至鼓舞大眾起而效尤,共同沉浸在「有為者亦若是」的狂熱中,我想說的是,如果要我把讀《輝達之道》的心得濃縮成一句話,那就是:輝達能有今日的成就,主因是「黃仁勳就是比較聰明」。
作者金泰在前言中提及,他希望能提煉出一套可供讀者學習的原則,書中以諸多篇幅說明輝達的獨特扁平經營架構,以及輝達員工上下團結一心、具有高使命感、摒棄辦公室政治、把工作放第一、耐得住超長工時,以及充滿韌性的一面,但從書中描述的產品研發方向決策、高階技術及管理職員工聘僱、熱愛白板討論(這也是目前媒體最愛談的黃仁勳特質之一),以及黃仁勳一對多領域的開會方式。但根據書中描述,上述種種輝達公司文化、開會特性,以及在關鍵時刻決定研發方向,獵才、知人善任,無一不是建立在「黃仁勳可以獨自掌握尖端晶片技術及商業領域知識」的前提上。
雖然黃仁勳一再強調比他聰明的人很多,他是靠著韌性把輝達帶到今天的地位,但事實上,至少就我從書中接收到的資訊看來,像他這般聰明的人實屬鳳毛麟角。來台灣充當台北夜市吉祥物、在公開場合風趣說笑只是他基於商業考量所設定的形象之一,真正的他是一個極其聰明又自我鞭策到「不瘋魔,不成活」的人(書中提及,黃仁勳說他看電影時無法專心投入劇情,因為腦子裡想的都是工作),終年積極鑽研技術及商業知識,使得他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產品研發及人事管理決策。而世人若想仿傚他在職場上凡事親力親為的風格,以及一週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拼搏態度,恐怕得先好好評估自己的身心是否足以應付這樣的壓力及知識量。
總之,個人的淺薄心得是,輝達今日的特質與成就是建立在擁有一位全能的執行長,而如同金泰在《輝達之道》書末的提問,黃仁勳總有離開輝達的一天,而沒有黃仁勳的輝達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且讓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