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amers 的營運長 Domingo 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品牌的經營方針。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我們是一間有媒體的遊戲行銷公司。」4Gamers 營運長黃智聖(Domingo)開宗明義地闡述自家公司的獨特之處。「我們做的事情很像是運動行銷,就像一些公司會幫品牌主辦馬拉松去接觸 TA,我們則是透過辦理電競比賽來協助品牌主接觸 TA。」這間台灣、泰國有據點,在菲律賓、越南、美國等地也有員工的公司,因每年舉辦大型的電競盛會 —「WirForce Lan Party」,讓上千人聚集在一起而成名。
4Gamers 曾協助中、日、韓遊戲發行商進軍台灣市場,也為台灣發行商經營玩家社群。同時也曾經為各科技大廠,如輝達、英特爾、華碩、宏碁、微星、技嘉等規劃產品行銷。自己公司本身也有一個交流遊戲資訊的網站平台,穩定吸引許多讀者閱讀。
「Domingo 是西班牙文星期天的意思。」因為家庭的關係,Domingo 成長的足跡橫跨台灣、阿根廷兩地。自己也是因為接觸紅白機、Play Station 以及電腦遊戲的關係,對遊戲電競產業有興趣,甚至也曾經在阿根廷經營網咖公司。幾次創業,也都和另外一位靈魂人物,哥哥 Santiago 黃智仁脫不了關係。無論是在南美洲的網咖創業,或是現行 4Gamers 的經營,都是與哥哥一起參與。
Domingo 也解釋電競與遊戲的不同之處。若以拿職業運動來比擬,打遊戲就好像跟好友在街頭打三對三,電競就好像是參與 SBL 或 NBA 比賽,目的與生態不太相同。「以產值的角度來看,遊戲產業是大於電影產業及音樂產業的總和,全球年產值約為 1,877億美金 (2024)。而電競產業規模僅約為 10 億美金。」此外,職業運動與電競最大的差異在於,開發商擁有遊戲版權,舉辦比賽需要經由開發商同意,而一般運動則較無類似問題。
關於公司的定位,Domingo 非常地清楚:「透過自家媒體影響力,我們能提供給品牌更多的附加價值。」因為自身擁有媒體平台,4Gamers 在協助品牌規劃行銷活動時能有強大的綜效。清楚的策略讓他們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找到獨特定位。他們也曾經經營過自己的電競隊伍,但為避免球員兼裁判等利益衝突,因此後來專心以辦理比賽與行銷活動為主。除此之外,公司也有取得 20 多位遊戲創作者的獨家經營權。
最後,Domingo 認為,一個好的遊戲大概在發行一年後就可以發展電競生態圈,而電競也可以回來延續遊戲的生命週期。譬如長青的遊戲像是英雄聯盟、CS、DotA,它的玩法跟 20 年前幾乎一模一樣,除了它必須是以電競為目標設計的、加上足夠的玩家基數,最後要加上「長期抗戰」的決心,才能讓遊戲的生命週期長久。
4Gamers 與許多一線品牌合作。(圖片來源:Domingo 簡報)
Q:一個遊戲要怎麼從遊戲階段發展成電競階段?
A:一個遊戲通常在設計的時候,PM 就會決定他是不是一個競技類型的遊戲。因為競技遊戲的機制跟一般遊戲不太一樣。它的競賽、觀看模式、比賽設定,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都要包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