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篩選真正的錯題,找出學習盲點
不要一寫錯題目,就放進錯題本好不好!?
你們這樣錯題本整理不完啦~~
錯題本的目的是幫助你聚焦在那些經常讓你出錯、感到困惑的問題上,而不是記錄每一個錯誤。
你想想看,如果你在整理單字本,你會把「apple」或「book」放進單字本裡面嗎?不會嘛!單字本真正要記錄的是那些你老是記不住、又容易用到的單字。
同樣的道理,錯題本應該要成為你的盲區地圖,有些題目,怎麼寫怎麼錯,類似的題型,一遇到就卡關。
這種你老是跌倒的「坑」,才是要收錄進錯題本裡面的資料。
因為常常錯,才要特別花心力弄懂自己是怎麼錯的。
2.不要抄詳解,要處理的是解題過程
抄詳解一點意義都沒有,不如不要做。
錯題本的意義在於分析自己在解題時的思路錯誤,並且反思後來是如何找到正確解法的。
試著回答以下問題:「我當時為什麼這麼想?是中邪了嗎?是腦袋卡住了嗎?還是根本書沒有讀熟」「我忽略了哪些關鍵字?」「我是否根本就搞錯了某個概念?」
然後再記錄正確的思維過程,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正問題,避免寫了又錯,錯了還錯。
通常錯題本的基本內容如下:
◎我選錯的選項:簡單記錄錯誤選項。
◎正確答案:正確答案。
◎我為什麼選錯?
例如「圈錯關鍵字」、「題目沒看懂」、「這邊根本沒讀熟」
◎這題考什麼?
例如「時間判斷」、「圖表分析」
◎解題關鍵字
寫出這題解題的關鍵字詞、線索
◎下次注意:一句話提醒自己下次該如何避免。
3.最好加入題型分類
當題目做到一定程度,累積夠多經驗值後,可以嘗試將錯題進行分類,按照不同的問題類型或概念來整理
譬如歷史的題型大多是這幾種
◎判斷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或某事件發生的年代
題型特徵:
事件發生順序的排列
某事件的確切年份或年代
根據已知線索推測事件發生的時間
◎從資料判斷是何種歷史事件
題型特徵:
提供描述或具體資料
學生要能從冗長敘述中辨識出確切事件
重點在於學生能否將所學的知識與具體資料結合
◎歷史解釋、立場解讀
題型特徵:
運用到更多閱讀理解的能力
通常放在國文考題也沒有違和感
你可以針對每一種題型,寫下適合這類問題的解題策略或常見陷阱。可以幫助你更熟悉面對不同題型時,快速應用解題技巧,找出正確答案。
4.錯題本真正的價值是拿來考前臨時抱佛腳用
因為考前的黃金時間,你沒有必要讀你已經會的!
就像考英文前你沒有必要練習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u.
你要利用考前的黃金時間,集中精力在那些經常犯錯、容易混淆或遺忘的知識點上,這樣臨時抱佛腳才有意義阿。
考前的複習,應該是一個有針對性的過程,錯題本正是幫助你精準瞄準薄弱點,進行集中復習,發揮短期記憶最大功效,而不是浪費時間在那邊重複讀那些你已經非常熟悉的內容。
所以,如果你整理得好,錯題本的真正價值,不僅有助於你訂正與反思,更在於考前的關鍵時刻,它會是一本考前快速提升內力、穩定實力的超強大補帖。
想一想,考試的前二十分鐘,再把自己過去不熟的,確認一遍。再把自己容易忘記的,再看一遍。
會的本來就會。不確定的,考前則用錯題本再加強了一次。
帶著這樣的心情,開始考試,考起試來,一定更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