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植物傷口癒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植物會需要幫忙癒合傷口,可能很多人都會想:不是隨便插一根樹枝在地上就會長嗎?更不要提有些植物甚至只要一片葉子就行。還有還有,落地生根這類會在葉子的邊緣長出小baby的植物,甚至可以製造出一場災難呢!我家自從買了一棵這類的植物之後,現在門上老是有它們在那裡晃來晃去...所以,為什麼要幫忙植物癒合傷口???


誠然,植物的確具有強大的再生能力,可以形成新的器官或個體。有些植物,也可以自己癒合傷口。傳統上,這種再生過程通常依賴外源激素(如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誘導癒傷組織(callus)形成。然而,在非分生組織(nonmeristematic tissues)中,這種能力其實是受到限制的,而且發育機制與防禦機制通常被認為是互相抑制的。


如果傷口不癒合會怎樣?其實植物的傷口若不癒合,病菌會從傷口入侵。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農桿菌(Agrobacterium),它們會從傷口入侵,讓植物長瘤,影響外觀也影響產量。所以,的確是有必要來找個方法幫植物「ㄈㄨㄈㄨ」。


最近有個有趣的研究,探討由細菌產生的纖維素(BC, bacterial cellulose) 是否能夠誘導植物傷口的再生。


研究團隊在菸草(Nicotiana benthamiana)與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 葉片上製造傷口,並用木質醋酸菌(Komagataeibacter xylinus)所產生的細菌纖維素(BC) 覆蓋傷口,發現超過80% 的傷口在7天內閉合,相比之下,未覆蓋 BC 的傷口大多仍保持開放。


透過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與透射電子顯微鏡(TEM)進行觀察顯示,BC 覆蓋的傷口處有新細胞增生與組織再生,而未覆蓋的傷口則出現乾燥和老化跡象。有趣的是,植物來源的纖維素(PC, plant cellulose)與瓊脂(agarose)卻無法誘導相同的再生效果,顯示 BC 具有獨特的生物活性。


為什麼植物自己的纖維素無法幫忙自己再生呢?研究團隊認為,可能是PC 除了纖維素以外,還含有木質素、果膠等雜質,影響再生能力,而 BC 是純纖維素。研究團隊在後續的測試發現,BC 可誘導細胞分裂素、抗病基因的活化,促進自由基(ROS)累積,幫助細胞增生,但是PC 無法達成上述所有效果。另外,研究團隊認為,BC 可能含有有助於再生的微量植物激素(細胞分裂素、生長素),而 PC 不具此特性。


因為細菌纖維素可以讓植物傷口癒合,但植物來源的纖維素反而不行,這讓研究團隊決定要來看看到底BC 影響了植物的哪些基因?


結果發現,BC 誘導傷口處的 7585 個基因產生顯著表現量變化;其中許多與細胞分裂素信號、抗病基因、氧化還原調控相關。透過 K-means 聚類分析,他們發現這些基因可分為 7 大群,第六群在 3 小時內活化,與細胞增殖、再生相關;第一群則在 24 小時後活化,與抗病和氧化還原反應相關;另外還有第二群則是表現量下降,與光合作用及茉莉酸(JA)相關。


另外,研究團隊以HPLC-MS 分析發現, BC 本身含有植物激素,其中生長素(IAA)與細胞分裂素(tZ, trans-zeatin)含量較高。研究團隊使用煙草葉片培養在無激素培養基上,當覆蓋 BC 時可形成癒傷組織,而 PC 或未覆蓋的葉片無法形成。而且,當額外添加生長素(NAA)時,BC 覆蓋的葉片還能進一步誘導根形成。


另外,他們使用細胞分裂素信息傳導突變株(ahp2,4,5ahp1,2,3) 測試發現,即使在使用BC的狀況下,缺少這些基因的突變株其再生能力還是顯著下降,顯示 BC 促進再生的關鍵機制的確涉及細胞分裂素。


另一方面,生長素信息傳導突變株(iaa28-1) 則不影響 BC 促進的傷口癒合,顯示生長素可能不是主要調控因子。


由於在觀察BC 誘導的基因表現時,他們看到BC 影響了 ROS 相關基因的表現,特別是 WRKY8 與 GSTF7,因此他們決定要來看看BC是否真的可以促進ROS 累積。結果發現,BC 促進傷口處超氧陰離子(O₂⁻)與過氧化氫(H₂O₂) 的產生。


另外,研究團隊發現缺少 WRKY8 或 GSTF7 的突變株的葉片傷口無法有效再生,進一步支持了ROS在 BC 主導的再生機制中的重要角色。


所以,透過使用BC,研究團隊發現BC 能夠透過 化細胞分裂素信息傳導、促進 ROS 累積、調控抗病基因 WRKY8-GSTF7 網絡,開啟一條非典型的非分生組織傷口再生途徑。


為什麼說它是「非典型」的途徑呢?因為傳統的癒傷組織形成,主要依賴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的相互作用,但是 BC 主要依賴細胞分裂素信號與抗病基因的活化,顯然與傳統再生途徑不同。


由於BC 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且可用於促進作物傷口修復,提高植物再生能力,可以將它應用於植物組織培養、農業傷口修復、作物耐病性提升等領域。


所以,用木質醋酸菌產生的細菌纖維素不只可以做椰果,也可用於植物再生與修復,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應用領域。


參考文獻:


Nerea Ruiz-Solaní et al. ,Exogenous bacterial cellulose induces plant tissue regeneration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cytokinin and defense networks.Sci. Adv.11,eadr1509(2025).DOI:10.1126/sciadv.adr150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98會員
633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花朵、葉子或果實自然脫落後,內部的非表皮細胞會暴露在外部環境中。過去認為,植物在器官脫落前,就會以木栓質與木質素保護這些新表面;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其實並不是這樣喔!而是直接把嫩嫩的植物細胞就這樣暴露在空氣中! 不過,過一陣子,這些細胞就變成表皮細胞了...這是怎麼變的呢?來看看!
Thumbnail
當花朵、葉子或果實自然脫落後,內部的非表皮細胞會暴露在外部環境中。過去認為,植物在器官脫落前,就會以木栓質與木質素保護這些新表面;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其實並不是這樣喔!而是直接把嫩嫩的植物細胞就這樣暴露在空氣中! 不過,過一陣子,這些細胞就變成表皮細胞了...這是怎麼變的呢?來看看!
Thumbnail
當植物遭遇乾旱時,它用來運輸水分的導管內可能形成氣泡,也就是「氣栓(embolism)」,這會導致水柱斷裂,使導管功能喪失無法運輸水分。 但是,如果恢復水分的供給(一場及時雨),許多植物又會恢復生機...所以,植物的導管有辦法在氣栓形成後又自行修復嗎?
Thumbnail
當植物遭遇乾旱時,它用來運輸水分的導管內可能形成氣泡,也就是「氣栓(embolism)」,這會導致水柱斷裂,使導管功能喪失無法運輸水分。 但是,如果恢復水分的供給(一場及時雨),許多植物又會恢復生機...所以,植物的導管有辦法在氣栓形成後又自行修復嗎?
Thumbnail
當我們不小心摔倒擦傷時,皮膚會結痂來保護傷口,防止感染與水分流失。植物在面對傷害時,也有自己的「天然OK繃」——木栓質 。這種物質不僅能幫助植物減少水分蒸散,還能形成防禦屏障,保護植物不受病原菌入侵。 最近的研究發現,木栓質對植物真的是超重要的!缺乏木栓質的植物,受傷後會很容易「黑」掉喔!
Thumbnail
當我們不小心摔倒擦傷時,皮膚會結痂來保護傷口,防止感染與水分流失。植物在面對傷害時,也有自己的「天然OK繃」——木栓質 。這種物質不僅能幫助植物減少水分蒸散,還能形成防禦屏障,保護植物不受病原菌入侵。 最近的研究發現,木栓質對植物真的是超重要的!缺乏木栓質的植物,受傷後會很容易「黑」掉喔!
Thumbnail
植物會需要幫忙癒合傷口?為什麼要幫忙植物癒合傷口? 雖然植物再生能力很強,但通常僅限於頂端分生組織;其他部分則不一定有那麼厲害。 但是,有傷口不癒合,可能會導致病菌入侵,影響植物的健康與產量。 最近有研究團隊發現,有方法可以幫忙植物癒合傷口喔! 秘密就在「椰果」裡!
Thumbnail
植物會需要幫忙癒合傷口?為什麼要幫忙植物癒合傷口? 雖然植物再生能力很強,但通常僅限於頂端分生組織;其他部分則不一定有那麼厲害。 但是,有傷口不癒合,可能會導致病菌入侵,影響植物的健康與產量。 最近有研究團隊發現,有方法可以幫忙植物癒合傷口喔! 秘密就在「椰果」裡!
Thumbnail
花謝總讓人覺得傷感,也因此有了「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感嘆。但是,花謝除了是花瓣細胞發生衰老與死亡的過程,植物是否會回收花瓣中可用的養分呢?回收後又如何使用?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做了一個為期三年的實驗。
Thumbnail
花謝總讓人覺得傷感,也因此有了「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感嘆。但是,花謝除了是花瓣細胞發生衰老與死亡的過程,植物是否會回收花瓣中可用的養分呢?回收後又如何使用?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做了一個為期三年的實驗。
Thumbnail
經過一場風災,總算庭園已經恢復,但是,被強風打斷的樹枝、竹林,缺少遮蔭,讓整個環境變得相當炎熱。 於是,我開始想要了解,到底種植哪些植物,會讓人感受到涼爽? 然後,我就很好奇,植物除了帶給我們涼快的感受之外,植物所呈現的美感,像庭園景觀藝術,該如何創造呢?
Thumbnail
經過一場風災,總算庭園已經恢復,但是,被強風打斷的樹枝、竹林,缺少遮蔭,讓整個環境變得相當炎熱。 於是,我開始想要了解,到底種植哪些植物,會讓人感受到涼爽? 然後,我就很好奇,植物除了帶給我們涼快的感受之外,植物所呈現的美感,像庭園景觀藝術,該如何創造呢?
Thumbnail
想像一下,在乾旱地區,有一些神奇的草本植物。它們可以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存活,甚至看起來完全乾枯了...但是,只要再給它們水份,它們就能迅速恢復生機。科學家們稱這些植物為「復活植物」(resurrection plants)。 這些復活植物,為什麼可以失去95%的水分還能復活呢?來看看它們的基因吧!
Thumbnail
想像一下,在乾旱地區,有一些神奇的草本植物。它們可以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存活,甚至看起來完全乾枯了...但是,只要再給它們水份,它們就能迅速恢復生機。科學家們稱這些植物為「復活植物」(resurrection plants)。 這些復活植物,為什麼可以失去95%的水分還能復活呢?來看看它們的基因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