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與迴向(象山慶25.2.4)
B蓮友:感恩法師惦記著我要念佛,我牢記在心。但還有一口氣在,日子要過,該幹嘛就幹嘛,不是嗎?ㄧ口氣不來,人就走了,任誰都ㄧ樣!往生靠誰都沒用,唯靠自己清楚明白,要(去哪)是要自己努力、用功。佛來接引,也要自己伸出手去啊⋯⋯
A法師:好不容易介紹一位蓮友到〇〇念佛會聽法,但他的善根福德不夠,就離去了(如上來函);只能請佛調熟他。00法師開示說:要靠自己去寺院做供養、做義工,煮飯菜,……服務眾生;看(抓)得到的功德,才實在---如是「非愚即狂」的眾生,才想靠自身不實的功德。
象山慶:我們對這些人或許要更體貼 更關懷,他們所想所做的都沒錯,只是還沒"信受彌陀救度"而已;或許要繼續關心他,聆聽他的心聲,緩解他的困難,同理他的看法,取得他的信任,然後再以身作則,說個己轉向念佛的經驗與心情,並經常迴向他,請佛攝受。我們之前不也是又愚又狂的人嗎? 所以我不敢用高踞講座者的口吻,說他們是「非愚即狂」。
A法師:無德的我,之前她共修不順,就離開道場;內向的我,不善於恭維,說好聽的話,常被蓮友出考題……。我還是放下吧,我們都是單純的人,不願傷害眾生。
象山慶:我就敬您的心直口快,不恭維,不迂迴;或許就以這樣的心性對蓮友,自有相應的有緣人,接受您的勸導。鶴腳長,鴨腳短,就這樣,念佛得度。我們都是煩惱重,業障深的凡夫,每天的身口意行為,總是有意無意的傷害人,雖然很抱歉、很無奈,也只能盡可能的端心正意,不故意作惡害人,或經常懺悔、道歉,並主動的給人溫暖對人好;與此同時,多念佛,多迴向,蒙佛光觸而心柔軟,也分享他人得歡喜。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