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案,剛剛在與田田姐討論後,已經取得既可防止個資外洩問題,又能達成連署效果的方法,秋哥明天把前置作業處理好之後,會馬上通知大家,這裡的連署頁面也不要停,因為參與的人數股數夠多,秋哥才會更有底氣堅持下去。 長榮股東會季配息提案連署頁 https://www.cmoney.tw/forum/article/168855787
先說答案:可能會,因為沒有實名和個資,所以連署的資料不具代表性。但是,在CMONEY這種公開網站,你敢放個資嗎?就算你敢,秋哥也不敢讓你放,因為秋哥是發起人,我要對這件事負責任。所以秋哥的步驟寫得很清楚,在這裡連署後,請你一併寄信到長榮的公司治理部表達你的意見,這樣才更有效。
這就是現行股東提案制度對小股東不友善的地方。1%的持股才能提案,小股本的公司就算了,像長榮這種公司,1%要21650張,以股價215元計,市值要46.5億,全世界只有不到十個人有這麼多的長榮股票。好,你說可以收集1%的股份,那麼問題來了:
問題一,誰來收?
收這個是為了所有股東利益,自己又沒好處,還要花時間甚至花錢,還可能惹上麻煩,誰會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很抱歉,這裡就有個笨蛋,叫做秦暢秋,他願意幹,也講了三年了,但他的能力和資源,畢竟很有限。
問題二,怎麼收?
就算大家覺得秋哥講得很有道理,那怎麼收資料?如何證明我收的股東資料具有代表性,同時還不會有個資洩露的問題?或許有人會說,我願意把委託書寄給秋哥,授權秋哥代表我發言。但是,那要搞多久?要多少成本?有幾個人會信秋哥?1%等於21650張,不是小數目啊!就算你信,我也不敢收,因為日後如果衍生出各種問題,你的個資在我手上,秋哥只會成為被懷疑的對象,做這我也沒錢賺,有功沒賞,打破要賠,鬼都不接這種差事。這就是目前台灣小股東連署的案例,少到用手指頭都能數出來的原因。
所以,由公部門成立的連署網站,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之道。例如集保中心不是有線上股東會嗎?既然所有投資人的持股集保中心都有登記,那為什麼不在集保中心弄一個連署平台?這樣既能解決股東代表性的問題,又可以防止個資的洩露,連董監事改選都能線上投票。
現行的制度,是大戶們決定好了題目,小股東只能選擇YES或NO,但這完全抹殺了小股東發表意見和連署的權利,這會形成公司治理上一個不透明的死角。因此透過公部門的公開提案及連署設計,才是保障小股東發言權最好的方法。秋哥會在一個月內提出相關的提案,送到公共政策參與平台連行連署,也歡迎各位提供意見做為參考,當然,二代補充健保功德費的議題,秋哥也會一併提出。秋哥答應的事情,一定都會做到。也歡迎有興趣的立委或學者來參與這個議題。
所以,任何事情,你都沒辦法要求一次到位,而是要循序漸進,特別在我們小股東根本沒有任何資源時,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去找到最有效的方式,同時在最低的成本下,去開始並完成這件事。管理學在教的,不就是這個嗎?所以你要考慮的,從來不是會不會做白工,而是你是不是已經開始在做工,凡事起點最重要。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自己的權益,自己爭取。
秋哥明知道,去發起這種事,自己就是在做白工,我拿不到任何好處,甚至還要倒貼,但我還是做了,原因無他,如果成了,我自己也會得到好處,因為我有長榮,我和所有長榮的股東,都是利益共同體。所以,就算明知是做白工,連署還是要持續下去,因為這只是一個起點,雖然離終點還很遠,但如果不站上起點,永遠都沒有到達終點的那一天。
如果你不知道長榮的年配和季配到底有什麼差別,沒關係,下一篇秋哥講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