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以為,只要努力就會贏;
長大後才知道,失敗才是通往成長的必經之路。
從小學二年級第一次拿起球拍,到即將大學畢業,網球,已經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這十幾年來,我到底學到了什麼?
運動,真的能改變人生嗎?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而運動教會我的第一件事:
「失敗比成功更重要」
還記得第一次參加比賽時,輸得一蹋糊塗。
當時的我,天真的以為自己像童話故事裡的主角,能一路過關斬將,迎向勝利。
但當比賽結束,站在網前與對手握手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競技場是殘酷的。
當你不斷輸球,該怎麼辦?
我輸了整整一年,一場比賽都沒贏過。
當你每天練習,每次都以為自己準備好了,然後,又輸了。
每一次,我都忍不住問自己: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還是贏不了?」
「我是不是沒有天份?」
「我是不是已經追不上其他人的腳步了?」
「是不是該放棄了?」
好累,好想放棄,又不甘心。
連輸一年,我開始懷疑自己
「至少,在放棄之前還是要體驗一次贏球的感覺吧?」心裡微弱的聲音支撐著我。
於是,我撐過了那一年。
童年的記憶,就是三點一線的日子。
早上7:30到學校,放學後開始練球,練完回家,吃飯,睡覺。
假期是什麼?那時候的我,真的不懂。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為了那個微小的願望。
然後,奇蹟發生了。
新的一年 ,Game. Set. Match.
在握完手的那一刻,我終於是笑著離開球場的。
終於,贏了。
好快樂,真的好快樂。
那種發自內心的開心,只有自己知道。
那不是僥倖的勝利,而是用無數次失敗換來的結果。
輸,從來都不是世界末日
輸,不是結束,而是一種提醒:
提醒自己還不夠好。
提醒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
提醒自己只要還站在場上、拿著球拍,就還有機會。
在人生的競技場上,我們都曾害怕失敗。
但真正重要的,不是害怕失敗,而是:
失敗了,還願意站起來
但,當我開始贏球後,我才發現,運動場上的壓力,才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