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別跟錢包過不去 !騎YouBike過斑馬線,一張罰單!噴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YouBike越來越普及,是許多民眾通勤時的代步工具,近日一名網友騎YouBike過斑馬線,立刻被警察開罰單,因此好奇詢問大家「斑馬線上不能騎腳踏車?」


raw-image


某天下班騎YouBike過馬路,結果突然被警察攔下開罰單,對方說:「斑馬線上要用牽的不能騎

自行車在法規上屬於慢車,不能騎在斑馬線上,很多人都不知道違規

有網友認為,台灣的自行車道不完善,「我覺得自行車的規範實在很亂,有的行人腳踏車共道,有的有自行車道有的沒有,真的超亂」、「被開過罰單+1,台灣長久以來單車族的交通問題超大」、「真的有時候不知道到底要騎在哪裡…機車跟腳踏車騎在一起也很危險。」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74條規定,若不服從執行交通勤務警察的指揮、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者,以及擅自穿越快車道、在人行道或快車道行駛者,將處新台幣300元以上、1200元以下罰款。


別跟錢包過不去啊!!!!!!!!!!!!!!!!!!!!!!!!!!!

avatar-img
5會員
156內容數
最新有趣的文章都在這!歡迎訂閱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ork life balance 的其他內容
國立清華大學桃園醫療暨教育研發園區的土地面積7.2公頃,其中5公頃規畫醫療園區,設一般病床329床、特殊病床186床,另外2.2公頃為教育研發園區,由2校建置實驗室、教室、宿舍和研究中心等機構。 但傳出高醫大打退堂鼓。 市府將持續追蹤了解合作情形,並請清大儘速另尋合作對象,或與市府合作市立醫
來回機票台幣6600元 這家很差 態度差 房間髒 第一晚4500台幣 有陽台 2.3晚退 (也要台幣1萬 房型與第一晚不同) 轉市區 機場往美國村 搭巴士120 約950日幣 搭法跟台灣大同小異 下車就按鈴
美國村挺多外國人 問到美國人英文能通 但本地日本人中文及英文是不通 且大廳hotel有些態度極差 整體覺得品質下滑 近美國村LAGENT 不推 不建議用AGO.....訂 評價都很假 第2天往市區走 很慶幸直接轉 因為前天飯店髒.貴.態度差 有什麼好待? 其實日本人沒有多
江湖再走 識人要有 有些枕邊人 是會要你命 折你運 最近鬧得很風風雨雨知名藝人 總覺得好人不好命 禍害一千年 漣漪系列 造假資料 真的典型426 連人離去了 還要大撈流量 就像之前認識一個讀法律相關 品德也很差 近期自己也很有感觸 過年朋友的一些禮節 失去了分寸
減肥要的是持久和規律 1.每週先養成運動至少3次的習慣,每次30分鐘,慢慢將運動習慣養成,如果一開始強度太高,很容易因為太累而放棄。 2.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可以大幅度減少熱量攝取,同時間也可以幫助減脂,建議比平常吃的量少一半,例如飯量減半。 3.增加蔬菜攝取,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增加飽足
雖然共識的時間不長 但我很常於4樓看到柯醫師 他從未刁難我 就算我只是一個小菜 他從未用鼻孔對我講話過 我們交談過 他們團隊喜歡認真的人 剛好我有納入標準 但必須說台大真的很多用鼻孔說話的人 我可以一一點名 尤其林嘉奇超不尊重人又自以為 柯醫師很重視效率 是位工作認真的人
國立清華大學桃園醫療暨教育研發園區的土地面積7.2公頃,其中5公頃規畫醫療園區,設一般病床329床、特殊病床186床,另外2.2公頃為教育研發園區,由2校建置實驗室、教室、宿舍和研究中心等機構。 但傳出高醫大打退堂鼓。 市府將持續追蹤了解合作情形,並請清大儘速另尋合作對象,或與市府合作市立醫
來回機票台幣6600元 這家很差 態度差 房間髒 第一晚4500台幣 有陽台 2.3晚退 (也要台幣1萬 房型與第一晚不同) 轉市區 機場往美國村 搭巴士120 約950日幣 搭法跟台灣大同小異 下車就按鈴
美國村挺多外國人 問到美國人英文能通 但本地日本人中文及英文是不通 且大廳hotel有些態度極差 整體覺得品質下滑 近美國村LAGENT 不推 不建議用AGO.....訂 評價都很假 第2天往市區走 很慶幸直接轉 因為前天飯店髒.貴.態度差 有什麼好待? 其實日本人沒有多
江湖再走 識人要有 有些枕邊人 是會要你命 折你運 最近鬧得很風風雨雨知名藝人 總覺得好人不好命 禍害一千年 漣漪系列 造假資料 真的典型426 連人離去了 還要大撈流量 就像之前認識一個讀法律相關 品德也很差 近期自己也很有感觸 過年朋友的一些禮節 失去了分寸
減肥要的是持久和規律 1.每週先養成運動至少3次的習慣,每次30分鐘,慢慢將運動習慣養成,如果一開始強度太高,很容易因為太累而放棄。 2.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可以大幅度減少熱量攝取,同時間也可以幫助減脂,建議比平常吃的量少一半,例如飯量減半。 3.增加蔬菜攝取,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增加飽足
雖然共識的時間不長 但我很常於4樓看到柯醫師 他從未刁難我 就算我只是一個小菜 他從未用鼻孔對我講話過 我們交談過 他們團隊喜歡認真的人 剛好我有納入標準 但必須說台大真的很多用鼻孔說話的人 我可以一一點名 尤其林嘉奇超不尊重人又自以為 柯醫師很重視效率 是位工作認真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第一次環騎是4/28,到第二次環騎5/12,讓自己間隔14天。 中間我做了什麼預備?讓我可以順利完成第二次有備而來的環騎呢?
基於節省資源與運動的好習慣 上下班或外出,能騎腳踏車就騎腳踏車 很遠的話,則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上面的觀念,只是提醒大家隨時放在心上喔! 盡力做喔! 我會盡力想看看上班日能否騎腳踏車出門,如果當日還有其他地方要去,那就不騎腳踏車上班。或需趕時間回家的日子,就不要騎腳踏車上班。 自己衡量
Thumbnail
本來以為已經夠不順的2024,一邁入下半年就有個驚嚇的開始。 週三送孩子去夏令營,路上覺得腸胃很不舒服,下公車借了U-BIKE,在斑馬線一看到綠燈就快快起步一心急著回家。一個雜亂的路口,旁邊右轉的機車騎士們看到綠燈也是趕著衝了出來,我心想著他們理當要慢吧,沒理由撞我,幾輛機車看到斑馬線有人明顯放慢
Thumbnail
環騎台北是很著名的單車路線,今天我要嘗試一個上班族是否能用常用的YouBike完成環騎台北的路線? #台北深度遊 #自我挑戰 #說走就走 #千里走單騎 嚴格說起來我連「繞」他一圈都沒有.. 所以起心動念就是來一趟說走就走的環騎台北之旅,工具我想選用平常最常接觸的Youbike,心裡暗暗想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孩子與行人該如何面對日益惡劣的斑馬線呢? 每年車禍事故率不斷上升 如果你我都不做些什麼 這樣的痛只會越來越多 開心上下學的孩子面對這些日常~ “趕著接送小孩” “趕著上班” “趕著送貨” “習慣開快車” “並排停車”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中提到了騎機車需要注意停車位置和行車安全,並介紹了一款環保集點APP,讓讀者可以獲得相關的綠色消費回饋。
用biped(兩腳動物)和pedestrian crossing(斑馬線)、level crossing(平交道)聯想在一起,讓自己英文學習變輕鬆。
Thumbnail
在柏林的自行車道上成為眾矢之的,是我一生中最常被罵的時光。原因不是種族歧視,而是因為我站在自行車道上。柏林的自行車騎士態度兇狠,對於未踏上輪胎的行人視如眼中刺。不滿足於自行車"道",近年德國開始廣設自行車"街",成效如何,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從第一次環騎是4/28,到第二次環騎5/12,讓自己間隔14天。 中間我做了什麼預備?讓我可以順利完成第二次有備而來的環騎呢?
基於節省資源與運動的好習慣 上下班或外出,能騎腳踏車就騎腳踏車 很遠的話,則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上面的觀念,只是提醒大家隨時放在心上喔! 盡力做喔! 我會盡力想看看上班日能否騎腳踏車出門,如果當日還有其他地方要去,那就不騎腳踏車上班。或需趕時間回家的日子,就不要騎腳踏車上班。 自己衡量
Thumbnail
本來以為已經夠不順的2024,一邁入下半年就有個驚嚇的開始。 週三送孩子去夏令營,路上覺得腸胃很不舒服,下公車借了U-BIKE,在斑馬線一看到綠燈就快快起步一心急著回家。一個雜亂的路口,旁邊右轉的機車騎士們看到綠燈也是趕著衝了出來,我心想著他們理當要慢吧,沒理由撞我,幾輛機車看到斑馬線有人明顯放慢
Thumbnail
環騎台北是很著名的單車路線,今天我要嘗試一個上班族是否能用常用的YouBike完成環騎台北的路線? #台北深度遊 #自我挑戰 #說走就走 #千里走單騎 嚴格說起來我連「繞」他一圈都沒有.. 所以起心動念就是來一趟說走就走的環騎台北之旅,工具我想選用平常最常接觸的Youbike,心裡暗暗想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孩子與行人該如何面對日益惡劣的斑馬線呢? 每年車禍事故率不斷上升 如果你我都不做些什麼 這樣的痛只會越來越多 開心上下學的孩子面對這些日常~ “趕著接送小孩” “趕著上班” “趕著送貨” “習慣開快車” “並排停車”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中提到了騎機車需要注意停車位置和行車安全,並介紹了一款環保集點APP,讓讀者可以獲得相關的綠色消費回饋。
用biped(兩腳動物)和pedestrian crossing(斑馬線)、level crossing(平交道)聯想在一起,讓自己英文學習變輕鬆。
Thumbnail
在柏林的自行車道上成為眾矢之的,是我一生中最常被罵的時光。原因不是種族歧視,而是因為我站在自行車道上。柏林的自行車騎士態度兇狠,對於未踏上輪胎的行人視如眼中刺。不滿足於自行車"道",近年德國開始廣設自行車"街",成效如何,讓我們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