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在斑馬線旁──設置光線充足的路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地點:台北

燈光:昏暗

機車直行中,行人突然出現。機車騎士視野右方是黑暗的公園,前面也沒有明顯的警示標誌或是燈光(像是紅綠燈之類的)。


台北有滿多一路直行,然後中間突然給你來個斑馬線在地上。白天還行,到了晚上。

真的看不到!

有滿多地方沒路燈。光線不充足的情況下,在暗暗的路上,真的不會注意到地上有斑馬線。

拜託!誰看的到地上還有劃斑馬線啊!

前方行人都要看不到了!還看到斑馬線咧


raw-image

就這樣,我昨天騎機車去買飯時被警察攔下來開了一張罰單1200元。


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違規事實:第44條2項:行人穿越道有行人通行,不暫停讓行人先行



raw-image


好吧好吧

「喜得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一張」


大家真的要小心

尤其是路面暗暗的時候,要小心

有時候本來靠邊走的行人,突然變向要穿越街道。真的危險


我是贊同這條法規的,我也覺得要禮讓行人。

希望政府能多設點路燈,讓路面可以有充足的光線,不要讓機汽車看不太到路面。


隔天,我同事說。我機車應該要用遠燈,近燈 等到看到行人時,都快撞到了。(是個很棒的建議)

附上我查到的yahoo新聞:如何正確禮讓行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清月的沙龍
177會員
255內容數
我是清月,歡迎各位來坐坐
清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一位家教老師分享在補習班工作的辛酸經歷,描述了冬天清晨被鬧鐘吵醒的痛苦,以及學生臨時取消課程導致收入受損的窘境,並探討不同補習班的計薪方式差異。
Thumbnail
2025/05/01
一位家教老師分享在補習班工作的辛酸經歷,描述了冬天清晨被鬧鐘吵醒的痛苦,以及學生臨時取消課程導致收入受損的窘境,並探討不同補習班的計薪方式差異。
Thumbnail
2025/04/22
一位資深教師回憶年輕時遇見的孩子。孩子寫作業速度慢,背後可能藏著許多原因,例如:分心、握筆姿勢、鉛筆粗細、肌肉發育等。
Thumbnail
2025/04/22
一位資深教師回憶年輕時遇見的孩子。孩子寫作業速度慢,背後可能藏著許多原因,例如:分心、握筆姿勢、鉛筆粗細、肌肉發育等。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探討真愛的定義。文中提及高中生對課文中真愛定義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己的經歷,點出互相扶持的重要性,並說明自己雖然不知道真愛的定義,卻很慶幸遇到另一伴。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探討真愛的定義。文中提及高中生對課文中真愛定義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己的經歷,點出互相扶持的重要性,並說明自己雖然不知道真愛的定義,卻很慶幸遇到另一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重型機車蔚為風潮,在駛用交通工具的新型態選擇,也是進化系列中的新風貌。 相對就造成道路使用與停放車位困擾有增無減,經常傳聞與汽車行駛或停放的爭議不斷,甚至為上高速公路含快速公路的路權鬧上新聞事件。 交通順暢與停放便利和人車分流是各縣市鄉鎮治理為首要件,但似官方機構是無動於衷或凡是慢半拍補充措施的急救
Thumbnail
重型機車蔚為風潮,在駛用交通工具的新型態選擇,也是進化系列中的新風貌。 相對就造成道路使用與停放車位困擾有增無減,經常傳聞與汽車行駛或停放的爭議不斷,甚至為上高速公路含快速公路的路權鬧上新聞事件。 交通順暢與停放便利和人車分流是各縣市鄉鎮治理為首要件,但似官方機構是無動於衷或凡是慢半拍補充措施的急救
Thumbnail
我們能不能發明AI紅綠燈,讓沒車的道路不轉綠燈,使有車的道路繼續通行?或當綠燈的車道空了,提前讓下一個車道轉綠燈?既然警政機關已有人臉辨識系統,停車場已可辨識車牌,監控系統已可對任何風吹草動發出訊號,我想,判斷一個路口某車道有無車輛、行人,技術上應該做得到。
Thumbnail
我們能不能發明AI紅綠燈,讓沒車的道路不轉綠燈,使有車的道路繼續通行?或當綠燈的車道空了,提前讓下一個車道轉綠燈?既然警政機關已有人臉辨識系統,停車場已可辨識車牌,監控系統已可對任何風吹草動發出訊號,我想,判斷一個路口某車道有無車輛、行人,技術上應該做得到。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台灣交通環境是否真的是行人地獄? 台灣的交通環境一直被批評為「行人地獄」,意指對於行人極度不友善的狀況。近日,有關「路口不停讓行人」的新措施引發爭議,原本預計6月30日起實施的「只要斑馬線上有行人,不論遠近,駕駛都要停讓」規定,被交通部長王國材喊卡,改朝「行人已在近端或過中心線需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台灣交通環境是否真的是行人地獄? 台灣的交通環境一直被批評為「行人地獄」,意指對於行人極度不友善的狀況。近日,有關「路口不停讓行人」的新措施引發爭議,原本預計6月30日起實施的「只要斑馬線上有行人,不論遠近,駕駛都要停讓」規定,被交通部長王國材喊卡,改朝「行人已在近端或過中心線需
Thumbnail
6月30日開始,斑馬線有行人不論遠近停讓新制 政府跨部門共識訂定「路口不停讓」取締新措施,只要行人綠燈穿越斑馬線時,不論距離遠近,車輛都要停駛讓行。警政署今晚證實,將由交通部發布,預計6月30日施行,近期將加強相關宣導。 資料來源:警政署 最後一張圖片來源:中央通訊社 溫馨~ #有政府會做事
Thumbnail
6月30日開始,斑馬線有行人不論遠近停讓新制 政府跨部門共識訂定「路口不停讓」取締新措施,只要行人綠燈穿越斑馬線時,不論距離遠近,車輛都要停駛讓行。警政署今晚證實,將由交通部發布,預計6月30日施行,近期將加強相關宣導。 資料來源:警政署 最後一張圖片來源:中央通訊社 溫馨~ #有政府會做事
Thumbnail
分享一些自己在台灣騎單車遇到的事情,以及發現的危險。之前只依賴走路和大眾運輸工具,不理解為什麼總聽到有人說台灣交通很糟。雖然我還是沒有機車與汽車駕照,單就騎單車的經驗,描述我眼中的交通問題。
Thumbnail
分享一些自己在台灣騎單車遇到的事情,以及發現的危險。之前只依賴走路和大眾運輸工具,不理解為什麼總聽到有人說台灣交通很糟。雖然我還是沒有機車與汽車駕照,單就騎單車的經驗,描述我眼中的交通問題。
Thumbnail
地點:台北 燈光:昏暗 機車直行中,行人突然出現。機車騎士視野右方是黑暗的公園,前面也沒有明顯的警示標誌或是燈光(像是紅綠燈之類的)。 台北有滿多一路直行,然後中間突然給你來個斑馬線在地上。白天還行,到了晚上。有滿多地方路燈不亮、或是遠遠的才有商家的燈光。光線不充足的情況下,在暗暗的路上,真的不會注
Thumbnail
地點:台北 燈光:昏暗 機車直行中,行人突然出現。機車騎士視野右方是黑暗的公園,前面也沒有明顯的警示標誌或是燈光(像是紅綠燈之類的)。 台北有滿多一路直行,然後中間突然給你來個斑馬線在地上。白天還行,到了晚上。有滿多地方路燈不亮、或是遠遠的才有商家的燈光。光線不充足的情況下,在暗暗的路上,真的不會注
Thumbnail
續前言交通順暢動線與停放便利&明顯指引圖示號標誌和人車分流系統,前已敍述分享8篇淺見,今續人車分流分享感受。 交通構成要素是道路規劃設施完善為優先,緊鄰是圖示號標誌指引有無完整串連,尤其是紅綠燈各啟動秒數會牽引前後路口動線順暢或走走停停? 次為各行其道設施明確?內為快車道或超車道用,次為慢車道就含有
Thumbnail
續前言交通順暢動線與停放便利&明顯指引圖示號標誌和人車分流系統,前已敍述分享8篇淺見,今續人車分流分享感受。 交通構成要素是道路規劃設施完善為優先,緊鄰是圖示號標誌指引有無完整串連,尤其是紅綠燈各啟動秒數會牽引前後路口動線順暢或走走停停? 次為各行其道設施明確?內為快車道或超車道用,次為慢車道就含有
Thumbnail
在網路看到一則被推爆的對話,大意是說,被外國朋友問到台灣人為何乖乖遵守口罩規定,卻不甩交通規則時,完全答不出來。之前也有被外國媒體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我不騎機車也不開車,出門大抵就是走路跟大眾運輸工具,一趟出門起碼會遇到好幾次機車汽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的經驗,每次出門返家,都有那種「幸好無事生還」的疲
Thumbnail
在網路看到一則被推爆的對話,大意是說,被外國朋友問到台灣人為何乖乖遵守口罩規定,卻不甩交通規則時,完全答不出來。之前也有被外國媒體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我不騎機車也不開車,出門大抵就是走路跟大眾運輸工具,一趟出門起碼會遇到好幾次機車汽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的經驗,每次出門返家,都有那種「幸好無事生還」的疲
Thumbnail
關於探討台中公車車禍的背後根本原因
Thumbnail
關於探討台中公車車禍的背後根本原因
Thumbnail
台灣騎樓的面貌可追塑到日治時期「巿區改正」計劃,留下現今在北中南部城區常見的騎樓建築。樓上為住家或倉庫,地面臨街展店,騎樓則為走廄通道。
Thumbnail
台灣騎樓的面貌可追塑到日治時期「巿區改正」計劃,留下現今在北中南部城區常見的騎樓建築。樓上為住家或倉庫,地面臨街展店,騎樓則為走廄通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