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藝術(4),Erich From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四章、愛的實踐

愛真的是對人類生命難題唯一明智和讓人滿意的解答。


1. 任何藝術實踐的基本要求

對愛的藝術來說,任何想要成為行家的人,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必須實踐紀律、專注和耐心。

紀律

  • 沒有這些紀律,生活就會變得碎散和混亂,缺乏專注
  • 在實踐這些紀律時,不可把它們當成外力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束縛。
  • 西方看待紀律的方式 (和看待任何德性的方式) 有一個讓人遺憾之處:認定其實踐會帶來痛苦,又因為這痛苦,所以是「可嘉的」。


專注

  • 專注是掌握任何藝術的先決條件。
  • 我們是張大嘴巴的消耗者,狼吞虎嚥地吞下一切:電影、酒和知識。我們的缺乏專注清楚顯示在我們的難以獨處上。
  • 學習專注最重要的一步是學習獨處。能夠專注意味著能夠獨處。獨處的能力乃是愛的能力的先決條件。
  • 如果我們能夠專注,那做的是什麼都沒有分別。在專注中,那怕不重要的事情也會多了一個新的向度,因為它已得到一個人的全神貫注。
  • 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專注的首要意義是能夠傾聽。大部分人在聽別人說話或甚至給別人忠告時,都沒有真正傾聽。他們沒有認真看待對方的話,也沒有認真看待自己的回答。
  • 專注意味著完全活在當下。


耐心

  • 實踐專注在剛開始是困難的,會讓人覺得永遠時法達到目的。這意味著實踐專注必須具有耐性。


2. 對愛的能力來說特別重要的特質

要達到愛,主要條件是克服對一己的自戀。

  • 自戀的反面是客觀性,是按照事務本然的樣子看待它們的能力,是能夠把這幅客觀圖像和根據一己慾望與恐懼所形成的圖像區分開來的能力。
  • 審視國與國的關係或人與人的關係,我們都會得出一個結論:客觀是例外,或多或少的自戀性扭曲為常規。
  • 掌管客觀思考的機能為理性,理性背後的感情是謙卑。
  • 如果我想學會愛的藝術,須力求在每種情況下保持客觀,並且在我不客觀的時候能敏感地察覺到。


愛的藝術之實踐需要信仰之實踐。

  • 理性的信仰是根植於一己的思想或感受的信念。理性的信仰主要不是關於某件事特定事情的信仰,而是我們信念中的確定性和堅定性。
  • 非理性信仰是因為權威或大多數人的意見而接受某件事為真,反觀理性的信仰則是以獨立的判斷為依據,以自己的創造性觀察和思考為基礎,無視大部分人的意見。
  • 對別人有信心 (信仰) 意味著我確信他的基本態度、他的人格核心和他的愛是可靠、不會改變的。
  • 根據信仰而生活意味著以創造性的態度生活。
  • 有信仰的前提是有勇氣,有去冒險的能力,隨時準備好接受痛苦和失望。
  • 雖然我們在意識層面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 (通常是無意識的) 是去愛。


有一種態度是實踐愛的藝術所不可少:活動。

  • 今日有極多的人落入一個弔詭處境,那就是他們在醒著時是半睡著,而當他們睡眠或想要睡眠時是半醒著。
  • 一整天保持思想活躍,用眼睛和耳朵保持感覺活躍,避免內在的懶惰-不管是表現為接受 (receptive)、囤積 (boarding) 或僅是平白浪費時光-乃是實踐愛的藝術不可或缺的條件。


3. 愛的藝術和社會領域

  • 在愛和在物質商品中,「你給我多少我就給你多少」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道德格言。
  • 在今日談論愛就等於參與一場共同的詐欺。他們認為:在今天的世界裡,只有殉道者或瘋子才能夠愛,因此一切關於愛的討論都只是說教。這種道貌岸然的觀點,隨時準備好為玩世不恭的心態提供理據。
  • 愛在當今西方社會必然是一種邊緣現象。
  • 談論愛不是「說教」,因為愛是每個人終極和真實的需要。
  • 人們是被大眾暗示所推動,把生產更多和消費更多作為目的本身。所有活動都是從屬於經濟目標,手段變成了目的。人都變成了機器人:吃得好,穿得好,但已經沒有對人作為人的特質和功能的終極關懷。
  • 相信愛可以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而不是例外的個別現象,是一個理性的信仰,其基礎是對人類本性的洞察。


***

最近學測成績公布,除了和表妹一起思考她的人生大事外,我也回憶了自己六七年前放棄個人申請,去考指考 (現在叫分科) 時,跟家裡的一番搏鬥。那時候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好像就只有唸書,(還有一些幼稚但可愛的情情愛愛),要拚學測、拚指考、拚一個好大學,不過現在回頭看有什麼好拚的呢。過了這麼多年,現在要拚的,我更喜歡說為之努力的,又是甚麼。

作者在這一章細細的說明「實踐愛」應該要做到什麼,其中有一些思考在現在的社會可能會受到抨擊,例如:「一整天保持思想活躍,用眼睛和耳朵保持感覺活躍,避免內在的懶惰」。我也認同心靈疲憊的時候應該留下時間給自己放空耍廢,不過不禁在想,如果我能如此愛著我的生活,將愛著自己視為理性的信仰,那會有多自在。也會是我接下來六七年想為之努力的。

avatar-img
還沒想好
1會員
8內容數
永續橡皮擦|書摘心得|經濟分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愛,這個古老而永恆的話題,從未停止過它的魅力。當我們談論愛,我們談論的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情感,是讓我們心靈共鳴的力量。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會迷失於得失之間,卻忘了愛的本質並不在於輸贏,而在於真心的付出與接納。
Thumbnail
之前在探討愛是什麼文章裡,每個人對愛的體悟不同。 可以是追求與感受。也可以是付出與呈現。 如果要統稱,我會說:愛是落實在生活的實踐者。 愛是一種需要通過實踐和行動和體現的情感。 無論是一句言語關心、眼神交流、精神互動等等。 落實在情感上,可以是家人朋友寵物等等,日常一點一滴發生。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愛的真諦是一個深奧且個人化的概念,它可以根據不同的文化、哲學、宗教和個人經歷有不同的解釋。愛的多個層面,包括無條件的接受、奉獻和承諾、同理心和理解、成長和發展、信任和安全感等,愛情的真諦是多面且主觀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佛洛姆心理學中對成熟愛的五個要素,包括給予、照顧、責任、尊重、瞭解。透過充分享受奉獻的喜悅、對愛的照顧和責任感、真正瞭解與尊重對方,實踐出真正的愛。最後分享了愛的意義和價值,並推薦相關書籍。
Thumbnail
愛的藝術源自佛洛姆的經典著作,闡述從孤獨到成熟的愛之道。本篇文章探討人類對愛的需求,解釋怎樣愛一個人,並指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愛,這個古老而永恆的話題,從未停止過它的魅力。當我們談論愛,我們談論的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情感,是讓我們心靈共鳴的力量。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會迷失於得失之間,卻忘了愛的本質並不在於輸贏,而在於真心的付出與接納。
Thumbnail
之前在探討愛是什麼文章裡,每個人對愛的體悟不同。 可以是追求與感受。也可以是付出與呈現。 如果要統稱,我會說:愛是落實在生活的實踐者。 愛是一種需要通過實踐和行動和體現的情感。 無論是一句言語關心、眼神交流、精神互動等等。 落實在情感上,可以是家人朋友寵物等等,日常一點一滴發生。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愛的真諦是一個深奧且個人化的概念,它可以根據不同的文化、哲學、宗教和個人經歷有不同的解釋。愛的多個層面,包括無條件的接受、奉獻和承諾、同理心和理解、成長和發展、信任和安全感等,愛情的真諦是多面且主觀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佛洛姆心理學中對成熟愛的五個要素,包括給予、照顧、責任、尊重、瞭解。透過充分享受奉獻的喜悅、對愛的照顧和責任感、真正瞭解與尊重對方,實踐出真正的愛。最後分享了愛的意義和價值,並推薦相關書籍。
Thumbnail
愛的藝術源自佛洛姆的經典著作,闡述從孤獨到成熟的愛之道。本篇文章探討人類對愛的需求,解釋怎樣愛一個人,並指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