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前的超前部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年2月25日學測放榜,許多高三生將透過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等多元管道提前獲得大學錄取資格。部分學生在確定錄取後,學習動力驟降,甚至影響仍在準備分科測驗的同學,讓教師與學校面臨極大的困擾。如何在學校資源與人力有限的情況下,讓這些「準大學生」不迷失方向,並善用這段時間持續成長,成為當前教育現場應超前部屬、急需克服的問題。

 

提早錄取的學生因頓時失去升學目標,容易陷入「耍廢」狀態,甚至影響班級秩序。部分學生認為「已經考上大學,學校課程無意義」,導致課堂參與度低,甚至出現翹課、沉迷手機等現象。教師需同時照顧”分科測驗生”與”已錄取生”,導致教學負擔加重。若專注於分科測驗生,錄取生可能無所事事;若為錄取生設計其他課業,又可能影響分科測驗生的學習進度。多數學校缺乏額外人力與資源,無法為錄取生提供專屬課程或活動,導致這些學生在校內「無事可做」,浪費寶貴時間。

 

為克服這些挑戰,學校可以善用外部資源與合作,例如引入外部專家與線上課程,與大學、企業或線上學習平台合作,邀請專家進行講座或工作坊,或導入線上課程,讓學生自主學習。學校也可以建立學習社群,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利用線上資源進行專題研究與討論,並提供場地與基本設備支援。此外,學校可以申請政府或企業補助計畫,引進教學資源與設備,提升學校的教學能力。

教師也可以設計教學內容與學習任務,讓錄取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專題研究。協同教學與跨校合作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式,與其他學校或大學合作,進行相關課程的協同教學,分享資源與經驗。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使用線上學習資源平台,學習基礎知識與應用。也可以鼓勵孩子報名參加競賽,或參與相關的線上社群與討論。此外,提供學習設備與環境也是重要的,為孩子準備必要的學習設備(如筆電、平板、網路環境),並營造安靜的學習空間。

學生可以透過自主學習與實作,利用這段時間學習相關技能,例如程式設計、AI應用、外語增能等,為未來大學學習與職涯發展做準備。學生也可以自主開發小型專題,並將成果整理成作品集,作為未來升學或求職的加分項。建立學習計畫也是關鍵,設定每日或每週的學習目標,例如完成一個線上課程、開發一個專案,並定期檢視進度。

在具體案例方面,錄取生可選擇一個相關主題,利用線上資源進行資料蒐集、分析與報告撰寫,並分享成果。例如,使用線上工具生成研究大綱,並透過程式設計進行數據分析,最後以簡報形式呈現。學校可建立線上學習社群,讓錄取生在平台上進行討論、分享學習資源,並透過推薦相關學習內容。例如,讓學生在社群中進行專題討論與協作。利用職涯平台,幫助錄取生探索未來職涯方向,並根據興趣推薦適合的學習資源與實習機會。例如,學生可透過網路資訊了解各種職業的發展路徑,並提前規劃學習計畫。在AI學習的融入方面,學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活用AI相關工具,例如Chatgpt、Gemini、Perplexity、Grok..等AI工具,為未來大學學習與職涯發展做準備。

儘管學校在資源與專業上有所不足,但透過善用外部資源、提升教師基礎知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仍能為提早錄取生創造學習機會。家長與學生也應積極學習,探索未來職涯方向,並累積實作經驗。讓這段時間成為「進入大學前的探索期」,而非「放空期」。唯有讓學生在自發、互動、共好中持續成長,多元升學才能真正發揮價值,培養出具備創新思維與未來競爭力的優秀人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eam Edu的沙龍
5會員
158內容數
這是作者與自身內心深處的對話,適合在思緒紛亂或生命迷茫時靜心閱讀。在這裡,你或許會發現那些被忽略的內心力量,學會在喧囂中找到寧靜,在曲折中尋得方向
Team Ed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當孩子犯錯時,你當下反應是責罵、命令,還是傾聽與對話?許多父母常以高壓、控制的方式對待孩子,卻不知不覺成了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霸凌者」。 一個在家裡不被理解、時常挨罵的孩子,在外也難以勇敢表達自己,容易被欺負、退縮,甚至習慣壓抑情緒。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看待自己的方式,也影響他與這個世界的連結
2025/04/30
當孩子犯錯時,你當下反應是責罵、命令,還是傾聽與對話?許多父母常以高壓、控制的方式對待孩子,卻不知不覺成了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霸凌者」。 一個在家裡不被理解、時常挨罵的孩子,在外也難以勇敢表達自己,容易被欺負、退縮,甚至習慣壓抑情緒。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看待自己的方式,也影響他與這個世界的連結
2025/04/17
身處一個動盪、不友善的教育環境,而私立學校,更是在少子化、制度限制與資源不均中艱難求生。 我對外發聲爭取私校權益,有些人擔心學校因此「被貼標籤、被針對」。這些擔憂我理解,但我也想邀請大家,一起從更高的角度看待「發聲」這件事。 近來國際動盪局勢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對照。川普主張「美國優先」,掀起全球
2025/04/17
身處一個動盪、不友善的教育環境,而私立學校,更是在少子化、制度限制與資源不均中艱難求生。 我對外發聲爭取私校權益,有些人擔心學校因此「被貼標籤、被針對」。這些擔憂我理解,但我也想邀請大家,一起從更高的角度看待「發聲」這件事。 近來國際動盪局勢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對照。川普主張「美國優先」,掀起全球
2025/04/17
當年,鄰近的大同、興華國中改制增設高中部,嚴重壓縮了私立學校的招生空間,君毅首當其衝,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那時的我還年輕,既無人脈、也無資源,要號召同仁一同奮力前行,難度可想而知。 正逢教育部推動「優質高中認證」,而參與認證的前提,是學校必須先通過優質化計畫。於是,我選擇了最難、最累,卻也是最有可
2025/04/17
當年,鄰近的大同、興華國中改制增設高中部,嚴重壓縮了私立學校的招生空間,君毅首當其衝,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那時的我還年輕,既無人脈、也無資源,要號召同仁一同奮力前行,難度可想而知。 正逢教育部推動「優質高中認證」,而參與認證的前提,是學校必須先通過優質化計畫。於是,我選擇了最難、最累,卻也是最有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這絕對是申請時的大大大工程,雖然不難但很麻煩呀 前言:由於輔大審查的機制是:「50% 在校歷年平均成績」與「50% 語言能力」,所以準備備審上我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但若積分相同,就會採納書審成績嘍!),網路上有非常非常多優秀學長姊的參考,這邊供各位看看就好
Thumbnail
這絕對是申請時的大大大工程,雖然不難但很麻煩呀 前言:由於輔大審查的機制是:「50% 在校歷年平均成績」與「50% 語言能力」,所以準備備審上我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但若積分相同,就會採納書審成績嘍!),網路上有非常非常多優秀學長姊的參考,這邊供各位看看就好
Thumbnail
以學校來說,通常會在「學測成績出來的時候」,早期流行公告學校裡有幾位滿級分的學生作為炫耀,但後來因台北名校學生曾發起拒絕學測成績被大作文章的抗議,而漸漸不是各校敢"公開張揚"的事了。 再來就是「大學錄取放榜的時候」,但因現今升學管道多元,高三學生從三年級上學期開始,到下學期畢業前夕,甚至畢業後八月
Thumbnail
以學校來說,通常會在「學測成績出來的時候」,早期流行公告學校裡有幾位滿級分的學生作為炫耀,但後來因台北名校學生曾發起拒絕學測成績被大作文章的抗議,而漸漸不是各校敢"公開張揚"的事了。 再來就是「大學錄取放榜的時候」,但因現今升學管道多元,高三學生從三年級上學期開始,到下學期畢業前夕,甚至畢業後八月
Thumbnail
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布後,通過的高中考生們就必須要準確對接"各校學系"的要求,準備第二階段的學習歷程審查或面試。故以下注意事項提供給各位考生家長參考。 一、重要時程 於113年4月12日至4月17日每天9:00至21:00期間,上網操作測試版系統,練習如 何勾選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並檢查
Thumbnail
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布後,通過的高中考生們就必須要準確對接"各校學系"的要求,準備第二階段的學習歷程審查或面試。故以下注意事項提供給各位考生家長參考。 一、重要時程 於113年4月12日至4月17日每天9:00至21:00期間,上網操作測試版系統,練習如 何勾選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並檢查
Thumbnail
本文準要談申請大學第二階段甄選審查資料的準備方向,究竟要準備哪些審查資料?又要上傳哪些項目呢?
Thumbnail
本文準要談申請大學第二階段甄選審查資料的準備方向,究竟要準備哪些審查資料?又要上傳哪些項目呢?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正緊鑼密鼓準備面試的18歲的你:首先,請放下「臨時抱佛腳」的奢望,直面現實吧!同時,也請切莫放棄「臨陣磨槍」的機會
Thumbnail
正緊鑼密鼓準備面試的18歲的你:首先,請放下「臨時抱佛腳」的奢望,直面現實吧!同時,也請切莫放棄「臨陣磨槍」的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