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道路上與你相遇!鄉育基金會打破地域限制,攜手偏鄉學子開展豐富的學習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年的二月底,高中學測成績揭曉。在拿到成績單後,學生及家長通常會開始評估分數的落點,並思考多元入學方案的選擇。對於傾向「個別申請入學」的學生來說,需要在三月~五月期間完成「學習歷程」檔案。這份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

(註:個人申請是目前大學入學的主要管道之一,現行大學多元入學管道主要有四種:特殊選才、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分發)



關於學習歷程有不少的討論,其中之一就是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像是都市學生的資源相對較豐富,有比較多的題材,或是都市的學生比較積極主動,知道怎麼找到相對應的學習資源......等。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這個現象,於2022年成立,其使命為:「致力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發展屬於自己的學習歷程與素養、造就台灣未來新世代人才」,以實際的行動,深入地域或經濟不力的地方,透過一系列的課程,幫助偏鄉的孩子完成學習歷程。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講座。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講座。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LearnPal 與鄉育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鄉育夥伴)因為有相似的理念,近期進行了深度的交流。鄉育夥伴與我們分享他們的觀察,在梳理過 600 位以上的訪談紀錄,並研究相關資料,從而整理出的統計數據顯示,當今台灣人才發展困境可以歸納出三個面向:高中階段、大學階段、就業階段。

從研究顯示,高中生有 65% 的學生不知道如何擬定自學計畫,不知道為何而學;大學生有 59% 的人認為選錯科系;上班族則是有高達 71.3% 的人認為學非所用,對職涯感到茫然,這些數據呈現出多數人不滿意做出的選擇。鄉育夥伴認為,為解決終端的人才困境,他們首先能做的就是從高中階段著手,陪伴高中生找到他們的生涯方向。

鄉育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透過面對面近距離的互動,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在深耕偏鄉學校的這段時間裡,夥伴們跟我們分享了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職涯選擇:「我的親友是______,所以我也想要當______」

在職涯探索的講座中,鄉育夥伴觀察到偏鄉的學生對於各行各業的認識不夠全面,在沒有師長的帶領下,很容易把身邊的大人當作典範,進而複製他們的職業,例如:廚師、農夫、殯葬師......;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當下流行的韓劇也會影響學生職涯的規劃,像是有一段時間韓劇流行心理劇,就有學生因為心生嚮往而想當心理師,另一段時間流行法庭劇,也會有學生想仿效當律師!這些現象都顯示了學生對職業的認識不夠多,僅能從親近的人或電視劇去揣測。鄉育的夥伴透過職涯講座,邀請各行各業的名人專家對高中生分享生涯及職涯的歷程,讓學生擴展對各行各業的認識,了解產業所需的技能。

認識自我:「我沒有特殊技能,不知道怎麼寫學習歷程」

高中生從高一開始就要逐步建立學習歷程,鄉育夥伴與我們分享,偏鄉的孩子自信心稍微不足,普遍的現象是認為自己沒有特殊才能,不知道如何開始,他們以為學習歷程是要參加科展、會寫程式......,有好成績才能寫進學習歷程。鄉育的夥伴與高中生進行深入對談後,發現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才能,只是他們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像是有些人擅長料理,甚至可以煮出一桌美食;有的人喜歡研究工具,會修理機車......等等。聽到這裡,我們都忍不住驚嘆學生們太有才華了!

鄉育夥伴很有耐心,在陪伴過程中發現偏鄉學生需要的是被看見、被引導,最重要的是增強自信心!經過鄉育夥伴的輔導,陪伴學生探索自我,透過工具協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主題, 規劃並執行自主學習計畫,最終讓每個學生都能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工作坊。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工作坊。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聽到這麼多精彩的故事後,我們不難想像鄉育夥伴所投入的努力,也對他們的課程設計充滿了好奇。鄉育的夥伴與我們分享了課程內容,以及團隊如何透過活動的帶領和實作,讓學生能夠跟著課程的安排逐步完計畫。例如,藉由「誰是接班人」的活動,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職場所需要的技能,並從中評估現有能力與未來職業的差距,開始展開學習計畫;透過「兩真一假」的活動,學生能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異。

這些活動啟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接著帶入課程,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找尋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從回饋表單看到學生寫著:「打工時曾經被外國人問話過,所以會想要學更多外國語言幫助他們」、「我一直很想當一個藝術家,有和會彈電吉他和貝斯的同學組隊去表演重金屬搖滾,我們都自己寫曲,希望以後還可以接到表演的機會」,可以感受到經過課程的梳理後,學生找到生涯方向的快樂,以及在參與過程中得到的成長。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講座。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講座。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在 2022 年至 2023 年這兩年間,鄉育教育基金會已經走訪了 11 個縣市,服務了 27 間高中職校和9571名學生。鄉育基金會的付出和努力,對偏鄉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無論在學生的個人發展或是社區的整體進步上,都帶來了改變。非常謝謝鄉育夥伴帶來精彩的分享,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教育現場的城鄉差距,也讓我們體會到,差距並不是一道無法突破的城牆,而是可以透過持續的努力和積累,從量變轉化為質變!​

鄉育教育基金會與均一 LearnPal 夥伴交流

鄉育教育基金會與均一 LearnPal 夥伴交流


我們是 LearnPal ,源自於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以數位科技帶動台灣教育創新,聚焦融合「人工智慧」與「個人化學習」,幫助每個人都能找到更合適自己的學習步伐。


avatar-img
29會員
23內容數
哈囉~歡迎來到創學孵化器!這裡是專為高中生打造的創新學習平台,分享高中生學習和生涯相關的文章,引導他們探索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這裡有學習策略、學習歷程,以及生涯探索的相關資訊,輔以AI、數位工具,期待能幫助高中生具備找出自己未來方向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創學孵化器 的其他內容
探險小隊在臺北市數位實驗中學吉林基地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透過交流,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知識,包括學習策略課程、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微課程。期盼在未來能更有系統地支持老師和學生,創造更多積極參與的學習環境。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
探險小隊在臺北市數位實驗中學吉林基地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透過交流,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知識,包括學習策略課程、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微課程。期盼在未來能更有系統地支持老師和學生,創造更多積極參與的學習環境。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小時候,許多父母常對孩子說:「你是我的小公主」、「你是我的小王子」。在年幼時期,或許因為受到長輩的疼愛,孩子真的會感受到這樣的特別待遇。然而,如果父母在管教上缺乏適當的引導與規範,孩子可能真的會內化這種「小公主」或「小王子」的心態,進而影響其價值觀與行為,最終導致一系列框架與適應問題。最近在撰寫專業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XR(擴增實境)技術正逐步進入教育領域,並展現出令人振奮的潛力。以VTuber虛擬教師形象為例,這一創新方式結合XR技術,不僅為教學帶來沉浸式的體驗,也為教育場域的數位轉型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然而,從政策支持到實踐落地,仍面臨諸多挑戰。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填寫志願時,不少人是參考網路資訊或親友意見、同儕相約、印象...糊里糊塗就「上榜」,虛度寶貴光陰。註   建議要先以自己有意願、有興趣、有能力的為主,高中職三年透過學習、實作、參加比賽、考取證照、參加各項活動而累積自信,成為更好的自己。   高分族群若無特殊原因建議選讀前2志願(高中或高職)
Thumbnail
這絕對是申請時的大大大工程,雖然不難但很麻煩呀 前言:由於輔大審查的機制是:「50% 在校歷年平均成績」與「50% 語言能力」,所以準備備審上我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但若積分相同,就會採納書審成績嘍!),網路上有非常非常多優秀學長姊的參考,這邊供各位看看就好
Thumbnail
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布後,通過的高中考生們就必須要準確對接"各校學系"的要求,準備第二階段的學習歷程審查或面試。故以下注意事項提供給各位考生家長參考。 一、重要時程 於113年4月12日至4月17日每天9:00至21:00期間,上網操作測試版系統,練習如 何勾選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並檢查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小時候,許多父母常對孩子說:「你是我的小公主」、「你是我的小王子」。在年幼時期,或許因為受到長輩的疼愛,孩子真的會感受到這樣的特別待遇。然而,如果父母在管教上缺乏適當的引導與規範,孩子可能真的會內化這種「小公主」或「小王子」的心態,進而影響其價值觀與行為,最終導致一系列框架與適應問題。最近在撰寫專業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XR(擴增實境)技術正逐步進入教育領域,並展現出令人振奮的潛力。以VTuber虛擬教師形象為例,這一創新方式結合XR技術,不僅為教學帶來沉浸式的體驗,也為教育場域的數位轉型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然而,從政策支持到實踐落地,仍面臨諸多挑戰。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填寫志願時,不少人是參考網路資訊或親友意見、同儕相約、印象...糊里糊塗就「上榜」,虛度寶貴光陰。註   建議要先以自己有意願、有興趣、有能力的為主,高中職三年透過學習、實作、參加比賽、考取證照、參加各項活動而累積自信,成為更好的自己。   高分族群若無特殊原因建議選讀前2志願(高中或高職)
Thumbnail
這絕對是申請時的大大大工程,雖然不難但很麻煩呀 前言:由於輔大審查的機制是:「50% 在校歷年平均成績」與「50% 語言能力」,所以準備備審上我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但若積分相同,就會採納書審成績嘍!),網路上有非常非常多優秀學長姊的參考,這邊供各位看看就好
Thumbnail
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布後,通過的高中考生們就必須要準確對接"各校學系"的要求,準備第二階段的學習歷程審查或面試。故以下注意事項提供給各位考生家長參考。 一、重要時程 於113年4月12日至4月17日每天9:00至21:00期間,上網操作測試版系統,練習如 何勾選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並檢查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