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手作中 學習與成長—師資培訓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之前寒假除了準備小朋友模特兒課程之外,還接受了新的師資課程培訓,

是科技手作課程 — 雪橇狗 和 飛輪胖胖車。


我其實很喜歡動手組裝東西,分類各種零件,一步步順序地完成各部份物件,

然後從中觀察步驟,慢慢地除錯修正,完成作品後都會馬上拿去玩。

只是偶而因為力氣太大,有些小零件都會被我折斷🤖

raw-image




🧰透過組裝玩具讓學生快速地認識物理概念

培訓老師從生活中常見的物理基礎概念引導至木頭玩具上,讓科學變得簡單易懂,即使是小孩子也會很快地理解和上手

在複習物理相關的知識時,有種回到唸書時候的感覺,一種我曾經記得但早就忘記的概念,很有趣的回憶過程,讓我同時思考著,如果我是老師時,會如何介紹這些物理科學的知識給小朋友認識?

木頭玩具手作的部分就挺考驗細心程度,即使是大人,也需要很高的集中力、耐心和辨識能力。

因為零件的正反面會影響整個機械運作,甚至某些結構在不對的位置就無法正常組裝,所以每個階段的必須很清楚自己的步驟,必且要盡快調整錯誤的部分,讓玩具可以順利完成


📕老師的思考與準備

這次培訓課程結束後,學會提供全新的一組木頭玩具材料包,讓我可以回家繼續研究重新製作。

邊做邊思考我要如何指導小朋友製作,同時紀錄流程,調整教課的PPT,這就是老師的日常備課生活

寒假我就開始另一個類別的老師身份了,希望我的學生們都可以跟我一樣,從玩樂中學習,學習到知識的同時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n X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跟一位朋友聊當模特兒老師的近期狀況 讓我重新審視教學的內容與模式📕
前幾天,跟一位朋友聊當模特兒老師的近期狀況 讓我重新審視教學的內容與模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好幾天沒有發表了,這幾天自己鉤織了兩個娃娃,好可愛,覺得鉤針很好玩,可以做玩的,可以做圍巾,還可以做衣服外套之類的,雖然全部都是自學的,但一點問題也沒有,畢竟有書可以看,有影片可以學。這個年代,要自覺真的只需要自制力就足夠了。 無論是鉤針或是畫畫,還是要學程式,都很方便。 這樣就想起自己學生時代
Thumbnail
第一次想要自己試看看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完成
Thumbnail
  偶爾的下午時光,孩子們會在教室的角落區遊戲著,有時是培養建構能力的組裝積木;有時是促進邏輯的拼圖;有時是運用精細動作的串珠;有時是團體遊戲的桌遊,每一組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故事產生!這周孩子們搭建了可愛的積木,並述說、扮演著每個區域的功能,讓老師覺得非常有趣呢! 昱全:「嗯─列車要進站
👶 專為孩子設計課程,從小啟蒙,培養智慧 💭 活動充滿趣味與挑戰,讓孩子在玩耍中訓練思維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小艾科普|3D列印:創造自己的未來玩具|3D Printing:Create your own toys of the feuture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孩子發起的娃娃配件縫紉計畫,從設計到製作的過程,以及背後的練習項目和爺爺的觀察與感受。文章透過縫紉活動的描述,呈現出對耐心、重新與重複的考驗,以及爺爺對於孩子經歷的感慨。
Thumbnail
來分享一下最近偶然入手的小玩具
Thumbnail
很多人問我,孩子放寒假在家做什麼?第一週我比較刻意安排的是「樂高積木機器人」只有這個活動是一整天,其餘的時間我們就是一起運動(打桌球、游泳、跳繩)、完成寒假作業、去看展覽(兒童新樂園)。結果時間真是抓也抓不住,一週就過了。
Thumbnail
班親會先從後面說起。這方案的尾端,是藝術創創作也是科學實驗。 記得小時後的幼兒園,大家做著一樣的作品, 材料一樣,外型一樣,功能一樣~雖然捧著作品的成就感一樣很大! 但那背後的意義其實差很多。材料包既簡單又方便。 完成的過程,當然仍有一些精細動作的挑戰。 可能也會上色,仍也是個藝術創作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好幾天沒有發表了,這幾天自己鉤織了兩個娃娃,好可愛,覺得鉤針很好玩,可以做玩的,可以做圍巾,還可以做衣服外套之類的,雖然全部都是自學的,但一點問題也沒有,畢竟有書可以看,有影片可以學。這個年代,要自覺真的只需要自制力就足夠了。 無論是鉤針或是畫畫,還是要學程式,都很方便。 這樣就想起自己學生時代
Thumbnail
第一次想要自己試看看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完成
Thumbnail
  偶爾的下午時光,孩子們會在教室的角落區遊戲著,有時是培養建構能力的組裝積木;有時是促進邏輯的拼圖;有時是運用精細動作的串珠;有時是團體遊戲的桌遊,每一組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故事產生!這周孩子們搭建了可愛的積木,並述說、扮演著每個區域的功能,讓老師覺得非常有趣呢! 昱全:「嗯─列車要進站
👶 專為孩子設計課程,從小啟蒙,培養智慧 💭 活動充滿趣味與挑戰,讓孩子在玩耍中訓練思維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小艾科普|3D列印:創造自己的未來玩具|3D Printing:Create your own toys of the feuture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孩子發起的娃娃配件縫紉計畫,從設計到製作的過程,以及背後的練習項目和爺爺的觀察與感受。文章透過縫紉活動的描述,呈現出對耐心、重新與重複的考驗,以及爺爺對於孩子經歷的感慨。
Thumbnail
來分享一下最近偶然入手的小玩具
Thumbnail
很多人問我,孩子放寒假在家做什麼?第一週我比較刻意安排的是「樂高積木機器人」只有這個活動是一整天,其餘的時間我們就是一起運動(打桌球、游泳、跳繩)、完成寒假作業、去看展覽(兒童新樂園)。結果時間真是抓也抓不住,一週就過了。
Thumbnail
班親會先從後面說起。這方案的尾端,是藝術創創作也是科學實驗。 記得小時後的幼兒園,大家做著一樣的作品, 材料一樣,外型一樣,功能一樣~雖然捧著作品的成就感一樣很大! 但那背後的意義其實差很多。材料包既簡單又方便。 完成的過程,當然仍有一些精細動作的挑戰。 可能也會上色,仍也是個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