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鐵路禮拜旅行~苗栗、豐富,發現倒霉的由來~3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苗栗地名由來

       苗栗,地勢綿延起伏又有山城之名,漢人來到以前是平埔族道卡斯族貓裡社(或稱為麻裡社)居住地,乾隆年間有廣東客家人來這裡開墾,依照音譯把這裡稱為“貓裡”,1889年苗栗設縣後才改名苗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漢人,在開墾地區自然需要有良好的灌溉系統,所以乾隆年間,苗栗謝雅仁就集結佃農合資興建龜山大陂圳,引後龍溪水灌溉苗栗農田,而另外兩個著名水圳分別是公館穿龍圳與後龍圳。我們今天有找到後龍圳的取水位置,就在苗栗龍頸潭,灌溉範圍涵蓋頭屋、造橋、後龍

raw-image


舊苗栗八景之一“龍潭泛月”


       位於後龍圳取水口的龍頸潭,在日治時期政府著手改建成為水泥鋼骨結構,是苗栗早期重要的官設埤圳工程。龍頸潭在老田寮溪與後龍溪交界,潭面寬廣,高處眺望時有如龍頸,是早期龍舟競賽與文人泛舟、賞月吟詩之處,有苗栗詩仙之稱的賴江質先生見龍頸潭之美便寫下“龍潭泛舟七律”與“竹枝詞”兩首詩,我們探訪苗栗時發現有許多清代舉人留下來的旗杆座,不知道是否跟苗栗離當時行政中心的新竹很近有關,而確實清代台灣進士約有33名,有3名苗栗人,被列為苗栗大事件之一


舉人旗竿座

湯氏宗祠的舉人旗杆

湯氏宗祠的舉人旗杆


       古代科舉考試中舉的人會有相關的楣杆與旗杆座以表明身份,台灣現在還有許多清代舉人的旗杆座保留,但少有楣杆存在,因為旗杆座是以石頭製造,楣杆則可分為石製與木製,立於家廟與墓旁的大部分都是木製,木材經過經年累月腐蝕,到現代只剩旗杆座,像是紗帽山上的陳霞林祖母墓旁的旗杆座就是如此,而這次我們在苗栗湯氏宗祠發現還留有木桿的舉人旗杆,有一個鐵製的米斗,看來是復刻的木旗杆,杆子功名越高,竿子越長,古人有時候會在臨考前,門前豎起楣杆,如果沒考上就將桿子倒下,這是倒霉的由來,這個宗祠建於1834年,湯氏宗族在清代開放渡台禁令後來到苗栗,建築上有燕尾,又有旗杆,帶表苗栗湯氏在古代有功名在身,除了湯氏宗祠,在劉屋伙房也留有四座旗杆座,古代苗栗人才輩出


英才書院


作育英才的清代設施稱為書院,苗栗設縣時在現在文昌祠的位置設立英才書院,開設當時的苗栗官府督辦地方教育設施,現在位於北勢溪畔的英才書院原名閩南書院,經由地方文史學者建議才改名為英才書院,新的英才書院只是參考閩南建築與書院精神而建設的仿古建築

英才書院

英才書院


苗栗的火車站

功維敘隧道

功維敘隧道


清代新竹是淡水廳行政中心,鐵路建設在劉銘傳主導之下開到的新竹,1893年11月基隆到新竹全段鐵路通車,總長106.7公里,繼任巡撫邵友濂採取經費緊縮政策,鐵路建設至此中斷,新竹到苗栗間的火車則是日據時代完成,1903年苗栗驛落成開始營業,1943年遭遇美軍空襲炸毀許多設施,戰後才逐步重建,位於貓貍山公園的功維敘隧道也是在1903年完工,並在隧道北口有兒玉源太郎題字“功維敘”,表達對開鑿隧道與修築鐵路的鼓勵,且一路營運到1998年鐵路改成雙線通車,功成身退,位於苗栗北邊的豐富車站舊稱後龍,直到苗栗海線開通才改名北勢,與苗栗南部的南勢對稱,直到民國60年因為閩客族群認為發音不雅,才改名豐富,從1903年一直營運到近年苗栗高鐵營運,站體坐落於豐富火車站北側450公尺,豐富火車站另立新站與高鐵共構,2016年9月10日舊豐富火車站走入歷史。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苗栗教會

raw-image


馬偕牧師1872年來台宣教,足跡遍佈北台灣,東部最遠抵達花蓮,苗栗教會就是馬偕來台建立的第60間教會,1890年以前苗栗無人信主,直到第一名基督徒黃哲臣開始發展信仰,1935年4月21日發生新竹-台中大地震,規模7.1,造成3279人死亡,11976人受傷,17927戶全毀,又稱關刀山大地震,苗栗教會也在這個時候全倒,隔年三月重建,後來會友漸漸成長,1967年新建禮拜堂,1986年完工啟用,整個發展歷史約有134年,目前苗栗教會坐落於苗栗繁華的米市街,這是一個多族群聚會的教會,有來自中油與台肥員工的閩南人與客家人,南苗眷村的外省人,也有部分外籍勞工,早期仍然有許多人不接受教會,曾有牧師受攤販恐嚇、寄冥紙到教會


禮拜談些什麼?


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這句話時常聽到,但如果以“申命記”來看這句話,是因為神守約,守那在古時與猶太人的祖先立的約,但神希望猶太人可以遵守與神的約定,有良好的行為,也真的很難遵守,聖經中的律法如果要全部變成一個國家的法律,大部分人都要接受刑罰吧,而上帝的選民應該是要勇於認錯。



參考資料

苗栗市志,p130,p132,p172,p179,p427,7428,p824

國家文化記憶庫:苗栗人,中進士、高鐵苗栗站與豐富新站

頭屋鄉志,p94

後龍鎮志,p120,p306

獅潭社區:一、獅潭社區之歷史沿革

痞客邦:姜朝鳳宗族

人間福報:【香火傳承】有斗的旗杆─訪苗栗湯氏宗祠

功維敘隧道導覽網站:苗栗市公所:[苗栗.苗栗市]功維敘隧道的穿越時空漫步.穿梭七彩光影的星光大道

中央氣象署南區氣象服務站:晨曦中,烈震來襲 1935年新竹—臺中大地震

地震分析圖片出自:《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臺北觀測所,1936年,臺北市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苗栗教會 簡史

FB:苗栗基督長老教會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苗栗基督長老教會禮拜堂獻堂紀念照片 1968年2月3日

關刀山大地震照片來源:開放博物館:臺灣日日新報社發行大甲郡役所內救護班,典藏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作者:資料撰寫: 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修物誌


方格子:vocus.cc/user/suhsiaoshon

FB:https://www.facebook.com/JacobFinding

Youtube:https://youtube.com/@zhanglihan318




#苗栗 #貓貍

avatar-img
10會員
87內容數
在因緣際會之下了解到台灣這塊島嶼上也有著迷人的故事,那些路上曾經行走過的人們與他們遺留下來的足跡,寫著前人的歡喜、悲傷與生命,我認識的並不全面,但也想把我所知道的台灣史與世人分享,讓生長在這塊土地的人知道,我們自己的台灣也很有內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修物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福建巡撫丁日昌在台期間僅1876~1877年短短5個月,短短的時間內架設台灣第一條電報線,推動能源的開發,並主張需要鞏固台灣的防禦力量,是劉銘傳來台以前真正提出台灣鐵道建設計畫的清朝官員,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他在台灣所推動的洋務運動,還有當時所遇到的困難 洋務 清代
在五股觀音山的硬漢嶺,海拔616公尺,早期是憲兵學校訓練基地,現在是假日休閒旅遊的好去處,除了白天有人來健行強身,其實硬漢嶺24小時幾乎都有人,有附近的居民來會散步,有春暖花開之際賞花的人們,也有人會來看夜景透透氣,最瘋狂的其實是一群會來拍夜晚低空雲海的人。        觀音山那
今年農曆春節,我跟太太和朋友四個人到了高雄的六龜警備道的石藥師至鳴海路段,總共探訪石藥師、四日市、桑名、宮與鳴海分遣所,順道撿了鳴海山三角點。 日治時期的警備道源自於清代的隘勇線,一開始是為了保護漢人進入山林獲取資源時免於山地人的攻擊,日據時期實行隘勇線前進以圖獲取更多可以掌控的土地,隘勇線上
觀音山 五股觀音山地名由來有很多,其中一個是因為遠遠的看向觀音山時,形狀像是橫躺的觀音而得名,除了觀音山之名以外,清朝時也稱作興直山、橫直山、淡水山或八里坌山,清同治10年,陳培桂《淡水廳志》中的「淡北內八景」中就有坌嶺吐霧的形容。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凌雲寺供奉觀音,信眾上
劉銘傳隧道位於基隆的獅球嶺     清朝雍正年間水師進駐基隆後開始有閩南的漳州人由八里坌(八里)、金包里(金山)、瑪鋉(萬里),沿著北海岸移居到雞籠(基隆),在牛稠港落腳,從事漁業捕撈。在崁仔頂集市成街,是漢人在基隆創建市街的開始。     昔日,獅球嶺是基隆到台北交通必經之處,清朝
2024年的2月23日 我們開始舉辦第一堂春季城鄉漫遊 我們主要參訪劍潭親山步道系統中的毋忘在莒步道,看看戒嚴時期,劍潭山區為軍事警戒區時遺留下來的軍事設施,也看看為日治時期的自來水系統-草山水道系統建造而罹難的紀念性神社-圓山水神社 以下是我們經過的主要景點 圓山水神社,步道入口位
福建巡撫丁日昌在台期間僅1876~1877年短短5個月,短短的時間內架設台灣第一條電報線,推動能源的開發,並主張需要鞏固台灣的防禦力量,是劉銘傳來台以前真正提出台灣鐵道建設計畫的清朝官員,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他在台灣所推動的洋務運動,還有當時所遇到的困難 洋務 清代
在五股觀音山的硬漢嶺,海拔616公尺,早期是憲兵學校訓練基地,現在是假日休閒旅遊的好去處,除了白天有人來健行強身,其實硬漢嶺24小時幾乎都有人,有附近的居民來會散步,有春暖花開之際賞花的人們,也有人會來看夜景透透氣,最瘋狂的其實是一群會來拍夜晚低空雲海的人。        觀音山那
今年農曆春節,我跟太太和朋友四個人到了高雄的六龜警備道的石藥師至鳴海路段,總共探訪石藥師、四日市、桑名、宮與鳴海分遣所,順道撿了鳴海山三角點。 日治時期的警備道源自於清代的隘勇線,一開始是為了保護漢人進入山林獲取資源時免於山地人的攻擊,日據時期實行隘勇線前進以圖獲取更多可以掌控的土地,隘勇線上
觀音山 五股觀音山地名由來有很多,其中一個是因為遠遠的看向觀音山時,形狀像是橫躺的觀音而得名,除了觀音山之名以外,清朝時也稱作興直山、橫直山、淡水山或八里坌山,清同治10年,陳培桂《淡水廳志》中的「淡北內八景」中就有坌嶺吐霧的形容。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凌雲寺供奉觀音,信眾上
劉銘傳隧道位於基隆的獅球嶺     清朝雍正年間水師進駐基隆後開始有閩南的漳州人由八里坌(八里)、金包里(金山)、瑪鋉(萬里),沿著北海岸移居到雞籠(基隆),在牛稠港落腳,從事漁業捕撈。在崁仔頂集市成街,是漢人在基隆創建市街的開始。     昔日,獅球嶺是基隆到台北交通必經之處,清朝
2024年的2月23日 我們開始舉辦第一堂春季城鄉漫遊 我們主要參訪劍潭親山步道系統中的毋忘在莒步道,看看戒嚴時期,劍潭山區為軍事警戒區時遺留下來的軍事設施,也看看為日治時期的自來水系統-草山水道系統建造而罹難的紀念性神社-圓山水神社 以下是我們經過的主要景點 圓山水神社,步道入口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1.農村生活的美食魅力: 鄰近產地,食材新鮮且便宜 豐富多樣的地方特色美食 2.農村文化的獨特性: 傳統節慶活動,如客家義民祭 宗教活動,如媽祖遶境和王爺出巡 多元文化交流(客家、原住民、眷村、新住民等) 3.農村生活的挑戰: 人口外流和老齡化問題 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交通、教育資源等)
Thumbnail
當中部平埔族土地,逐步被漢人搶奪後,平埔族就無地可耕種,陷入困境。 這時解決的方法,就是移民。 第一次,中部平埔族大移民,發生在嘉慶九年(西元1804年)。 這次大移民,是中部5個平埔族聯合移民,有一千多人。由巴宰族阿里史社(住在潭子一帶)領袖潘賢文帶領,攜帶很多武器(鳥銃), 翻越中央山脈。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中開墾時,台中土地上,居住著平埔族。 在理論上,台中的土地,屬於這些平埔族所有,並非無主土地。 漢人移民為了搶奪平埔族土地,用了很多方法。 1、直接殺戮平埔族人。 如前面提過的沙轆社事件。 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幾乎將沙轆社平埔族人,全部殺光。只剩下6人躲藏起來,沒被殺。
Thumbnail
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將平埔族分成10族。平埔族就是住在平地的原住民,俗稱熟番。 這10族中,有5族住在中部地區,和台中的開發有密切關係。要研究台中的開發,不得不研究平埔族。 這5個平埔族是:道卡斯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 下面先介紹道卡斯族。
Thumbnail
荷蘭人、鄭成功到台灣時,台灣高山上有原住民,平地上也有原住民,這些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就是平埔族。 平埔族一般分成10個族,其中5個平埔族住在中部地區,就是道卡斯族(斗葛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羅亞族、阿立昆族)。 其他5個族中,最有名的就是住在台南一帶的西拉雅族。
Thumbnail
土地的一切是人類多重延伸的畜養元素,而在新北市坪林區就是個台灣重要包種茶基地。 在新北市坪林區多達九成居民世世代代都以種茶為業, 探索「台灣茶」的無限可能。立基於新北市坪林區這一個百年茶鄉,肩負文山包種茶的再興使命,在坪林的山裡滿佈茶園,茶農間很多是親戚關係。在新北市坪林區高峰期間多達一百多家茶
Thumbnail
習慣每個禮拜關心著國際油價升降,影響國內汽柴油價格的你,一定深刻體會到國內自產原油量少,幾乎全數汽柴油都是仰賴進口原油煉製的市況。但你是否知道,在苗栗公館後龍溪旁的出磺坑,曾經擁有亞洲第一口、世界第二口油井,讓這塊現在看來一片鬱鬱蔥蔥的小鎮曾經繁華一時,獲得小香港這個不夜城的稱號,入夜後持續燈火通明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也產過石油嗎?當時甚至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口油井。苗栗公館小山區中的出磺坑,就寫下了這一段黑金歷史故事與地景風貌,當時的油井架、地軌纜車、宿舍、辦公室等都還存在,來這裡走訪一趟,能認識是更多台灣有趣的故事。
Thumbnail
在苗栗頭份地區越過中港溪的省道有兩條,一條是台1,另外則是台13。過中港溪橋後的台13進入一個小小的街市,這邊就是尖山。 應該很多人不知道:尖山曾經是出產米粉的地方(現在還是有,只是剩兩家吧),小時候我跟大人來這邊,常在中港溪畔看到一排排的竹排,上面放著白白的米粉,正在那邊吹著風、曬太陽,在沒有防
1950年代,台灣各地有些關於野豬的新聞,例如卑南鄉作物被野豬吃光,或是宜蘭頭城野豬為患,故邀獵戶前往狩獵。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1.農村生活的美食魅力: 鄰近產地,食材新鮮且便宜 豐富多樣的地方特色美食 2.農村文化的獨特性: 傳統節慶活動,如客家義民祭 宗教活動,如媽祖遶境和王爺出巡 多元文化交流(客家、原住民、眷村、新住民等) 3.農村生活的挑戰: 人口外流和老齡化問題 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交通、教育資源等)
Thumbnail
當中部平埔族土地,逐步被漢人搶奪後,平埔族就無地可耕種,陷入困境。 這時解決的方法,就是移民。 第一次,中部平埔族大移民,發生在嘉慶九年(西元1804年)。 這次大移民,是中部5個平埔族聯合移民,有一千多人。由巴宰族阿里史社(住在潭子一帶)領袖潘賢文帶領,攜帶很多武器(鳥銃), 翻越中央山脈。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中開墾時,台中土地上,居住著平埔族。 在理論上,台中的土地,屬於這些平埔族所有,並非無主土地。 漢人移民為了搶奪平埔族土地,用了很多方法。 1、直接殺戮平埔族人。 如前面提過的沙轆社事件。 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幾乎將沙轆社平埔族人,全部殺光。只剩下6人躲藏起來,沒被殺。
Thumbnail
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將平埔族分成10族。平埔族就是住在平地的原住民,俗稱熟番。 這10族中,有5族住在中部地區,和台中的開發有密切關係。要研究台中的開發,不得不研究平埔族。 這5個平埔族是:道卡斯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 下面先介紹道卡斯族。
Thumbnail
荷蘭人、鄭成功到台灣時,台灣高山上有原住民,平地上也有原住民,這些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就是平埔族。 平埔族一般分成10個族,其中5個平埔族住在中部地區,就是道卡斯族(斗葛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羅亞族、阿立昆族)。 其他5個族中,最有名的就是住在台南一帶的西拉雅族。
Thumbnail
土地的一切是人類多重延伸的畜養元素,而在新北市坪林區就是個台灣重要包種茶基地。 在新北市坪林區多達九成居民世世代代都以種茶為業, 探索「台灣茶」的無限可能。立基於新北市坪林區這一個百年茶鄉,肩負文山包種茶的再興使命,在坪林的山裡滿佈茶園,茶農間很多是親戚關係。在新北市坪林區高峰期間多達一百多家茶
Thumbnail
習慣每個禮拜關心著國際油價升降,影響國內汽柴油價格的你,一定深刻體會到國內自產原油量少,幾乎全數汽柴油都是仰賴進口原油煉製的市況。但你是否知道,在苗栗公館後龍溪旁的出磺坑,曾經擁有亞洲第一口、世界第二口油井,讓這塊現在看來一片鬱鬱蔥蔥的小鎮曾經繁華一時,獲得小香港這個不夜城的稱號,入夜後持續燈火通明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也產過石油嗎?當時甚至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口油井。苗栗公館小山區中的出磺坑,就寫下了這一段黑金歷史故事與地景風貌,當時的油井架、地軌纜車、宿舍、辦公室等都還存在,來這裡走訪一趟,能認識是更多台灣有趣的故事。
Thumbnail
在苗栗頭份地區越過中港溪的省道有兩條,一條是台1,另外則是台13。過中港溪橋後的台13進入一個小小的街市,這邊就是尖山。 應該很多人不知道:尖山曾經是出產米粉的地方(現在還是有,只是剩兩家吧),小時候我跟大人來這邊,常在中港溪畔看到一排排的竹排,上面放著白白的米粉,正在那邊吹著風、曬太陽,在沒有防
1950年代,台灣各地有些關於野豬的新聞,例如卑南鄉作物被野豬吃光,或是宜蘭頭城野豬為患,故邀獵戶前往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