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領域(或稱公領域,Public domain)是指不受著作權限制的作品集合。根據不同國家的法律,在著作權保護期滿後,作品就會自動進入公共領域。另外,作者也可以主動選擇將作品貢獻給公共領域。進入公共領域的作品,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不需要再取得授權。

對想要將作品貢獻給公共使用的創作者而言,在著作權保護期限尚未屆滿前直接將作品釋出至公共領域,並不容易。由於各國法律規定不一,判斷哪些權利會自動產生、保護期限為何對於創作者來說都很複雜,甚至一些法律體系明令禁止權利人拋棄法律所自動賦予的權利,尤其是著作人格權。傳統上,作者可以通過公開聲明的方式,宣布將作品貢獻給公共領域。但是這種宣告形式有不確定性,使用者可能仍會擔心有侵權的風險。
為解決這個困境,創用 CC 組織推出 CC0,允許創作者將自己的作品貢獻給公共領域,使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修改和發行這些作品,無需再獲得授權,以在法律許可的最大範圍內,提供創作者拋棄著作權及相關權利的管道。CC0 是一種標準化的工具,類似開源軟體授權,讓作者可以清晰表明放棄作品的所有著作權。提供法律上的明確性。。在當前繁複的著作權體系下,CC0 雖然也不能保證可在每個國家百分之百拋棄權利,但已經是讓權利人把作品釋出至公共領域的最完善方式之一。
CC0的特點
- 放棄作品的著作權和相關權利:作者在適用 CC0 後,將完全放棄作品的著作權和相關權利,包括發行權、演出權等。
- 全球性:CC0 適用於全世界所有司法管轄區的法律。
- 不可撤銷:一旦作者選擇 CC0,就無法撤銷這項授權。
- 無需標示:使用者無需標示使用 CC0 作品或作者姓名。
- 無保證:作者不做使用的保證,也不承擔任何責任。使用者需自行承擔風險。
為什麼創作者應該採用 CC0?
- 促進知識共享:作者可以貢獻知識給全人類。
- 擴大作品影響力:將作品貢獻給公共領域,可以最大化被使用的機會。
- 方便他人合法使用:讓他人合法免費使用作品,無需擔心侵權。
- 利用網路效應:網路時代可以產生巨大的複製效應,CC0 作品更易產生影響力。
什麼類型的作品適合採用CC0?
- 學術研究文獻:研究成果公開有利於科學發展。
- 教育資源:教材、課件等教育資源公開,可以惠及更多學習者。
- 政府資料:政府資料公開有利於社會監督,適合採用 CC0。
- 數據集:公開數據集有利資料分析,機器學習等新技術發展。
- 非營利組織資料:一些非營利組織資料也適合採用 CC0 。
總而言之,CC0 是一種有助於知識共享和公共領域發展的創用 CC 授權。它允許任何人自由地使用、複製、修改及發行作品,甚至可以用於商業用途,而不需要再獲得授權。CC0 降低使用門檻,方便作品傳播,有利於對公共領域的拓展。採用 CC0 的個人或機構,也可以展現出高度的開放和知識分享精神,推動整個社會向更開放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