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前一篇)
另外一篇我也很有感的是:
「你的善良,別太張揚」
善良要有鋒芒,否則只是無底線的溺愛,如果你的善良沒有界線,那麼它會變成別人無止盡索取的資源,而不是值得尊重的品質。
善良不是廉價品,真正的慈悲是有原則的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相由心生。」
- 一個人內心的強大或軟弱,會透過他的氣場展現出來。
- 如果一個人過於善良,缺乏防衛心,就會像燈塔一樣吸引所有「爛咖」靠近。
- 這些人不是因為欣賞你的善良,而是因為他們知道你容易心軟、容易幫忙、不擅拒絕。
這就是為什麼 很多好心人,最後卻變成「被情緒勒索」最多的人。
「爛咖磁鐵」現象:為什麼越善良的人,越容易遇到麻煩?
✔ 因為你不習慣拒絕
✔ 因為你沒有設立界線
✔ 因為你以為自己可以「用愛感化」一切
例子——借錢這件事。
朋友跟你借錢,說好何時還,結果他沒還,你去催討,反而變成你好像在求他還錢,甚至對方還露出「你怎麼那麼計較」的表情。
這種事情發生一次、兩次,也許是偶然。
但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變成「爛咖磁鐵」,那就是因為你的界線不夠清晰。
如何建立「有鋒芒的善良」?
✅ 1. 善良要有條件,對「經得起考驗」的人才給予
- 信用不良的人,不能輕易給予信任。
- 有過「爛帳紀錄」的人,不能輕易再借錢給他。
- 經常消耗你情緒的人,不值得你的耐心與善意。
✅ 2. 設定界線,讓別人知道你的原則
- 你可以善良,但不能毫無原則地善良。
- 你可以幫助人,但不能讓對方把你的善意當成理所當然。
- 說「不」,不是冷漠,而是尊重自己。
✅ 3. 設立「試煉期」,觀察對方值不值得幫
- 真正值得幫助的人,會感激你的幫助,而不是利用你的善良。
- 如果一個人過去有過「不還錢、不守信用」的紀錄,他未來很可能還是這樣。
- 這不是「偏見」,而是基於過去行為的理性判斷。
✅ 4. 不讓自己的善良,變成別人的「取款機」
- 如果有人不珍惜你的幫助,甚至當成隨時可以索取的資源,那就該停手了。
- 善良要給值得的人,而不是讓不懂感恩的人無限索取。
- 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應該被珍惜,而不是被隨意揮霍。
「善良」要帶點鋒芒,才能真正幫到人
沒有底線的善良,不是真正的慈悲,而是溺愛和縱容。
如果你的善良變成了一個「水龍頭」,誰都能開,那麼你的價值就會被廉價對待。
所以,真正的善良,不是無條件地滿足別人,而是:
✔ 知道對誰善良,對誰設防
✔ 知道如何拒絕,而不覺得愧疚
✔ 知道幫助該幫的人,而不是幫助不珍惜的人
「你的善良,別太張揚。」因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另外一篇我也很有感的是:
「偶爾當回壞人,別讓自己成為『被利用的好人』」
這一章的核心觀點很有趣:
當你總是當好人,大家會習慣你的善良,甚至把它當成理所當然;但如果你偶爾「當回壞人」,反而更容易獲得尊重與感激。
「猴子與香蕉」的心理學現象:預期 vs. 失落感
這個**「猴子與香蕉」**的故事點出了人性的一個關鍵:預期心理。
✔ 第一種情境:第一天給4根香蕉,第二天只給3根 → 猴子覺得被剝奪了,覺得你是小氣鬼。
✔ 第二種情境:第一天只給2根,第二天給4根 → 猴子覺得你變大方了,甚至稱讚你是好人。
這背後的心理機制是:「人們習慣於擁有的東西,一旦被減少,就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而不是感激。」
這就像職場上或人際關係中,當你一直當「好人」的時候,你的善良會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只要有一天你稍微拒絕了,就會被批評、抱怨,甚至被扣上「變了、不夠義氣」的標籤。
善良的「人設」太完美,反而讓自己吃虧
在職場、社交圈,甚至是家庭中,有些人總是扮演「好人」的角色,這樣雖然讓人際關係變得和諧,但長期下來,會發現幾個問題:
1️⃣ 好人一旦不滿足他人的期待,就會被當成「壞人」
👉 你一直幫忙,偶爾拒絕一次,對方反而怪你變了。
2️⃣ 壞人偶爾做點好事,反而會被視為「偉大」
👉 例如,一個平常對人不太友善的主管,某天突然誇了你一句話,你會覺得「哇!今天太幸運了!」
👉 但如果是平常就很關心你的主管,你可能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甚至有一天他沒有誇你,還會覺得不習慣。
3️⃣ 過度的善良,會變成「爛好人」,被人利用
👉 你幫一次忙,對方會記住你很好相處,然後開始習慣「有事就找你」,最後變成「沒事也找你」。
👉 你做得越多,反而越累,最後當你不想繼續幫忙時,對方可能還會生氣。
偶爾當回壞人,建立健康的「人設」
這裡說的「壞人」,不是要你真的去傷害別人,而是:學會適時拒絕,讓別人知道你的底線,別讓你的好被當成廉價品。
✅ 1. 適時拒絕,不要讓別人習慣你的善良
- 「這件事我現在沒辦法幫忙,你可以找別人試試看嗎?」
- 「我之前幫過幾次了,這次可能要靠你自己解決喔!」
✅ 2. 偶爾「壞」一下,讓人對你的好更珍惜
- 不要什麼都答應,讓別人覺得你的幫忙是珍貴的,而不是隨時可得的。
- 適時冷淡一點,讓你的善意更有價值。
✅ 3. 不要做「討好型人格」,做個「有原則的人」
- 不需要讓每個人都喜歡你,適當的堅持自己的原則,別讓人「牽著鼻子走」。
- 當個值得尊重的人,而不是只想讓大家都開心的人。
總結:「不當壞人,不代表一定要當爛好人」
✔ 長期當好人,會讓你的善意變成「理所當然」,一旦你拒絕,對方就會覺得你「變了」。
✔ 偶爾當回壞人,反而讓人更珍惜你的善良,讓你的付出更有價值。
✔ 真正聰明的人,不是讓自己變成好人或壞人,而是讓自己成為「有原則的人」。
偶爾「壞」一點,不是冷漠,而是讓別人知道,你的善良有價值,值得被尊重。
另外一篇我也很有感的是:
「會裝傻,但不能真傻」——低調的智慧,藏拙的力量
在人際關係與職場競爭中,太鋒芒畢露的人,容易成為眾矢之的;相反,懂得「藏拙」的人,反而能走得更遠、更自在。
這裡的「裝傻」,不是愚蠢,而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韜光養晦的生存策略。
為什麼太聰明、太突出的人容易惹禍?
1️⃣ 太聰明,容易成為攻擊目標
- 在江湖上,如果你表現得太聰明、太有能力,別人可能會視你為競爭對手,甚至想辦法拉你下來。
- 鋒芒太露的人,就像是戰場上的旗幟,敵人會優先瞄準你。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太高調,反而容易招致嫉妒與攻擊。
2️⃣ 事事求勝,容易讓人反感
- 如果你每次都想贏,總是要爭第一,久而久之,別人可能會對你產生反感,甚至想看你跌倒。
- 人際關係不是競技場,適當給別人台階下,反而能讓你走得更順利。
3️⃣ 逞一時之快,可能損害長遠利益
- 有時候,明明你知道真相,但如果當場點破,可能會讓別人難堪,甚至得罪人。
- 有智慧的人,知道「該說的時候說,該裝傻的時候裝傻」,因為有時候贏了一場辯論,卻輸了人心。
「裝傻」的三大技巧:怎麼低調藏拙,卻不讓人看不起?
✅ 1.「鴨子划水」法則——表面裝傻,實際努力精進
- 表面看起來不爭不搶,私下卻不斷提升自己,默默積累實力。
- 就像水中的鴨子,水面上風平浪靜,水底下卻在拼命划水。
- 這樣做的好處是,當機會來臨時,你已經準備好,一鳴驚人。
✅ 2.「三分糊塗」——不該爭的時候裝糊塗,讓別人放下戒心
- 不是所有的事都要爭個對錯、討個說法,有時候,糊塗一點,反而讓你活得更輕鬆。
- 例如:有人故意考你、挑釁你,你可以笑笑回:「哈哈,這我不太懂耶!」,讓對方無從下手。
✅ 3.「大智若愚」——該精明的時候精明,該裝傻的時候裝傻
-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完全低調,而是懂得在「該表現的時候」展現實力,該退讓的時候低調不爭。
- 例如:你明明知道某個同事說錯了,但如果他不是在惡意攻擊你,你可以選擇「不拆穿」,讓他有台階下,反而會讓你贏得人心。
真正聰明的人,懂得藏拙,該裝傻時裝傻,該精明時精明
✔ 不要逞一時之快,避免成為競爭目標。
✔ 低調累積實力,讓機會來臨時,一鳴驚人。
✔ 適時裝傻,讓自己更自在,也讓別人更舒服。
這不是虛偽,而是一種智慧。因為——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藏拙,因為活得長久,比一時的勝利更重要。」
另外一篇我也很有感的是:
「有主張,但不急著表態」——穩健行走江湖的智慧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職場、社交圈,甚至家庭關係,都像是一個江湖。如果你總是太快表態,立場鮮明,雖然看起來是有個性、有態度,但很容易變成衝突的中心,被當成釘子來打。
為什麼不能太快表態?
1️⃣ 局勢不明,過早表態容易踩坑
- 事情往往不是表面看起來的那麼簡單,有時候還有「隱藏劇本」。
- 如果你太快選邊站,可能發現自己站錯隊,結果讓自己陷入麻煩。
- 真正有智慧的人,會先觀察局勢,等待時機,再決定如何行動。
2️⃣ 過於堅持己見,容易讓自己變成「難搞的人」
- 有主張是好事,但如果每件事都急著表達立場,可能會讓人覺得你固執、強勢,不好合作。
- 在團隊中,適當的靈活與彈性,能讓你走得更遠,贏得更多人的支持。
3️⃣ 這是江湖,不是你家,信任要建立,但不要輕易交出底牌
- 信任需要時間,忠誠需要考驗,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一開始就掏心掏肺。
- 如果你太快表達自己所有的想法,甚至亮出所有底牌,可能會被別人利用,甚至成為別人的攻擊目標。
- 真正的高手,懂得保留,懂得隱藏,該出手時才出手。
如何「有主張,但不急著表態」?
✅ 1. 先觀察,再出手——「局勢清楚後再決定方向」
- 像棋手一樣,先觀察全局,不要一開始就急著走棋。
- 很多時候,剛開始的「真相」只是部分事實,等時間過了,你會看到更多細節。
- 讓子彈飛一會兒,你才知道真正的劇本是什麼。
✅ 2. 給自己多一點時間,避免衝動決策
- 你可以這樣說:「這件事情我先看看,再想想。」
- 不要覺得「沉默」是一種示弱,反而,沉默有時候是一種力量,一種穩定自己的策略。
✅ 3. 把握「時機」,讓自己站在最穩的位置
- 有時候,最早表態的人,反而是最容易被犧牲的人。
- 有智慧的人,懂得等機會成熟,等環境對自己更有利的時候,再表達自己的立場。
總結:穩住陣腳,才是長久生存之道
✔ 在江湖上,保持觀察,不急著表態,才能讓自己站得穩。
✔ 不要輕易讓別人知道你的底線與所有想法,該保留的時候就保留。
✔ 真正的強者,都是「先沉穩,後出手」,讓自己掌握局勢,而不是被局勢牽著走。
因為——江湖路遠,你要走三四十年,而不是只活在今天的情緒裡。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