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生活指的是我們生命中所有的東西,食衣住行、柴米油鹽,生活的方式、生活的樣貌。

有多少人問過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當我們還年幼時,我們的生活是由別人所建立的,我們被保護與照顧,並且由負責照顧我們的人形塑出我們的生活。然而,這樣的生活可以說是被迫套用在自己身上的,大多數的人在某個時期過後可能會漸漸發現自己其實並不想要這樣的生活,於是可能會選擇離開原生家庭與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

真正的生活,是沒有所謂的標準的,一百個人,便會有一百種生活。而這一百種生活,全都是由自己世界的不同事物所構成,其中擁有我們每個人對事物不同的感知,和對世界的不同感受。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正因此,每一個人的生活也都是不盡相同的。




當一個人嚮往便利且快速新奇的事物時,大多會選擇生活在大城市中,用高速的步調,不斷面對新的刺激,擁有更多更強烈的感受。然而當一個人想要用緩慢的步調過日子,並想擁有相較簡單的日常時,便會傾向於選擇居住在鄉下。

這其中並沒有優劣,僅是一種選擇,背後當然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考量,好比說城市裡的工作機會較多、孩童的教育環境競爭激烈、各項資源相對充足,比如說醫療與各式大小機構。而鄉下的環境相對單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接近,有較多時間接觸大自然,並且有機會擁有較好的空氣品質與水資源。

因此,當人擁有不同的考量時,便會自然地擁有完全不同的選擇。而同時我們也可以說,是生活的環境構型出大部分的生活樣貌,並在此之下發展出更細微末節的生活方式。




所謂的細微末節的生活方式,便是每分每秒圍繞在我們周圍的事物。

我們是獨自或與誰一起生活過日子、住在哪種房子裡並且如何擺設佈置、做什麼樣的工作以及每天與什麼樣的人相處。我們每天吃進身體的食物是哪些、烹調方式又是如何,穿戴在身上的衣物與塗抹在身上的東西又分別是什麼。更甚至於我們每日每夜所思考著的東西,以及被我們說出的話語,與所接受的資訊。

這些東西實質上都是自己的選擇,根源於我們的感受,並且逐步建立起我們周圍的世界。於是更進一步來說,我們其實是能夠建立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理想世界,只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根本上可以說是理想的生活。

理想的生活並不在遠方,也不在夢境之中,沒有所謂的標準與範本,只能用自己的認知與感受去打造與實踐。

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在初始時便畫出理想生活的藍圖,最一開始必定是從模仿做起,而我們最原始的模仿是自己的原生家庭,與所謂的成功的大人。

原生家庭的生活方式塑形出我們的思考模式、待人接物的方式、與根深蒂固的價值觀。那些我們不明所以,但卻感到非常在意的東西大多是源自於此,我們的頭腦與習性有一大部分是依此為模板,建構出眼前的世界。當我們的價值觀是:理想的生活是居住在某些地區或是擁有某種身份時,很自然地這會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動搖的選項。

同樣地,在成長過程中,那些我們遇見過的成功的大人,出現讓我們羨慕與一心嚮往的感受時,他們的生活方式便也會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像是某種標竿的存在。




當我們對於自己所想要的生活方式還尚未明朗時,用這些模板來打造理想的生活會是很好的架構。然而這世界上沒有人是一模一樣的,因此無論再多麼相似,或者多麼嚮往,在嘗試過後必會漸漸發現到需要修改或是調整的地方。

而這一切關乎於我們內心的感受,當我們朝著自己理想的生活邁進時,是否真正感到心滿意足,並且一次次去看見自己選擇所有東西的方式,是出因於習慣或某種原因,還是因為我們真心想要這個東西。

人的感受會受到許多東西的影響,在不同的時期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想法,這也是為什麼某些人在中年過後會選擇到偏鄉隱居,或是在某些機緣後開始注重養生與運動,而大多數的改變其實是出自於對現狀的不滿,或是受到強烈的打擊與刺激,好比說疾病與意外。

當我們對於事物的感覺變得不同時,其實是代表著我們自己的改變,而這個改變若沒有被我們自己所意識到,便可能會形成傷害,讓自己受困其中。在那樣的狀態下,原本理想的生活便會成為痛苦的根源,也只會離快樂越來越遠。




快樂的人並不會受限於某一種生活中,甚至有可能在不同的面向之中有多種不同的生活。好比說在職場上是一個專業且備受信任的角色,在家庭中是溫暖且耐心的父母,但當沈浸於專屬於自己的興趣中時卻又能像個孩子。這些生活的不同面向都同時會是理想的生活,並且也不相衝突,我們確實可以扮演好所有的角色,只要那是我們真心想做的事。

選擇想做的事,並且做好,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並且為之努力。

這些東西在某一刻之後,是不需要任何人來教導的,並且事實上也無人能教。那是需要時刻按照自己內心的意願去做選擇,只能由自己來告訴自己該怎麼做,並同時不害怕改變,而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無論是做任何改變都能承擔後續的結果,不怨天尤人也不怪罪他人,不對過去感到遺憾也不對未來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理想的生活,指的是這個當下最好的生活,是最好的自己,活在最好的世界裡。




活在理想生活的人,快樂只是必然的事,甚至他並不太在意自己是否感到快樂,因為周圍的一切都讓他感到心滿意足,也別無所求。縱使有某部分的煩惱,或是迎面而來的打擊,也像是天空中的烏雲一樣,在一場雨過後便會消散。

事實上,烏雲只是天空的一種自然狀態,和晴朗的藍天白雲一樣有其存在的價值。在大雨過後,重新地去感受自己對於現狀的所有感覺,並且依照感受如實地做出相對應的行動。有時只是需要調整心態,而有時則可能需要做出極大的改變,但那都是可以接受的,並且也會是理想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自己,並且接下這個挑戰。




人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挑戰都不是來自於外在,而是我們的內心。

我們浮動且極不穩定的內心,由極其複雜的感受與記憶所組成,就像是一口深不見底的井,每每以為自己探到了最深之處,便會在另一處又踩空了腳。

然而,快樂的人並不會視此為失敗,或是為此逃避朝自己的理想生活前進,而是欣然的接受這個挑戰,並且樂於發現更深處的自己,那就像是發現自己其實有著無窮盡的可能,而非只是一個單一平板的單細胞生物,將自己視為是這世界上最有趣的東西,不斷地挖掘與感受,讓腦袋裡的所有想法都攤開在陽光之下,盡情擁抱所有的感受包含全部的喜怒哀樂,誠實地面對自己,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沙一世界
0會員
16內容數
隨筆寫寫,隨意看看。
一沙一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一代宗師裡曾有過這句話。 說到一代宗師這部電影,裡面有好幾句對話會時不時莫名地在心裡反覆出現,像是章子怡說過的:說人生無悔,那是賭氣的話。人生若無悔,該多無趣啊。 說不上來為什麼,但總對於這句話感受特別強烈。 活至現時今日,真要說發生過的事全都無悔,那大概是種自我欺騙。但
2025/04/03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一代宗師裡曾有過這句話。 說到一代宗師這部電影,裡面有好幾句對話會時不時莫名地在心裡反覆出現,像是章子怡說過的:說人生無悔,那是賭氣的話。人生若無悔,該多無趣啊。 說不上來為什麼,但總對於這句話感受特別強烈。 活至現時今日,真要說發生過的事全都無悔,那大概是種自我欺騙。但
2025/03/07
人之所以為人,其獨特之處,在於我們擁有豐富且深厚的情感。 我們同意多數的動物也都有情感的表現,有一些是能夠被我們所理解的,也有能夠互相交流的,但我們從不能肯定,這些情感的表現與理解是否是真實的。 當我們與實際上無法溝通的動物互動時,我們有時會感受到某些情感,好比說聽見一隻鳥的鳴叫與飛舞,感覺他正
2025/03/07
人之所以為人,其獨特之處,在於我們擁有豐富且深厚的情感。 我們同意多數的動物也都有情感的表現,有一些是能夠被我們所理解的,也有能夠互相交流的,但我們從不能肯定,這些情感的表現與理解是否是真實的。 當我們與實際上無法溝通的動物互動時,我們有時會感受到某些情感,好比說聽見一隻鳥的鳴叫與飛舞,感覺他正
2025/03/04
快樂的人都是自己的主人。 自己的主人,也可以說是擁有自己的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其實是一個頗受爭議的字詞,有些人認為人並沒有絕對的自由意志,我們只能在有條件的狀態下獲得有條件的自由,但若不那麼細究所謂的自由一字,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於自己有足夠的自主權,我們能夠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 這聽起來不太困
2025/03/04
快樂的人都是自己的主人。 自己的主人,也可以說是擁有自己的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其實是一個頗受爭議的字詞,有些人認為人並沒有絕對的自由意志,我們只能在有條件的狀態下獲得有條件的自由,但若不那麼細究所謂的自由一字,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於自己有足夠的自主權,我們能夠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 這聽起來不太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人生只有一次,人生的精彩,只有自己才有的特別體驗, 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人生。   也許家境的問題,自己的問題,社會的問題, 都讓人煩惱要如何生存了,哪來的時間想怎樣體驗人生, 但如何去創造體驗人生,都取決於自己, 體驗如何生存也是一種體驗人生。   竟然都誕生在這世上
Thumbnail
人生只有一次,人生的精彩,只有自己才有的特別體驗, 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人生。   也許家境的問題,自己的問題,社會的問題, 都讓人煩惱要如何生存了,哪來的時間想怎樣體驗人生, 但如何去創造體驗人生,都取決於自己, 體驗如何生存也是一種體驗人生。   竟然都誕生在這世上
Thumbnail
「活著,是很困難的。然而,很多人也抱持著簡單的想法,準備過活。」
Thumbnail
「活著,是很困難的。然而,很多人也抱持著簡單的想法,準備過活。」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經歷了種種的體驗,從出生到上學從上學到出社會接著按照社會教育的種種去經歷身分的轉換,工作、結婚、買車、買房,付房貸、生孩子養育成人然後一路朝死亡邁進。 這是社會多數人經歷的種種歷程,當然這是在集體的意識架構下所做的安全選擇,有些人選擇了特別的角色去體驗生命,出家、創業、決定單著或著被迫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經歷了種種的體驗,從出生到上學從上學到出社會接著按照社會教育的種種去經歷身分的轉換,工作、結婚、買車、買房,付房貸、生孩子養育成人然後一路朝死亡邁進。 這是社會多數人經歷的種種歷程,當然這是在集體的意識架構下所做的安全選擇,有些人選擇了特別的角色去體驗生命,出家、創業、決定單著或著被迫
Thumbnail
這世間啊,只有因緣一直不斷地在變化,沒有我們喜不喜歡;就像那個風景都不一樣,如果你只有記得你的喜不喜歡,就會看不到風景。 建議大家有空的話去回顧一下,從現在開始回顧到你小時候,每一年,你的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你到底來做什麼?你要什麼?你想得到什麼?你都在經歷什麼? 我覺得很有趣,幫助很大,找到
Thumbnail
這世間啊,只有因緣一直不斷地在變化,沒有我們喜不喜歡;就像那個風景都不一樣,如果你只有記得你的喜不喜歡,就會看不到風景。 建議大家有空的話去回顧一下,從現在開始回顧到你小時候,每一年,你的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你到底來做什麼?你要什麼?你想得到什麼?你都在經歷什麼? 我覺得很有趣,幫助很大,找到
Thumbnail
隨著生命之流前進,在對的年紀做對的事。人生從出生、就學、就業、結婚生子。依照著我們以為的標準流程完成生命的歷程。 從未思考過這樣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嗎?還是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所以我們也應該這麼做。 在關係裡的遺憾,和一個人相守了半輩子才發現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人。 無意識的在各種關係裡,以為付出能
Thumbnail
隨著生命之流前進,在對的年紀做對的事。人生從出生、就學、就業、結婚生子。依照著我們以為的標準流程完成生命的歷程。 從未思考過這樣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嗎?還是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所以我們也應該這麼做。 在關係裡的遺憾,和一個人相守了半輩子才發現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人。 無意識的在各種關係裡,以為付出能
Thumbnail
你在什麼時刻會想問自己問題呢? 是遇到棘手的問題而急欲尋求解答之時,抑或是無助氣餒的茫然時刻? 打從幼兒時期,我們就對周遭的一切感到好奇,也會積極向父母尋求解答,不知不覺邁入求學階段,我們忙著在一張張的考試卷中解題,在踏入職場後又為了每個月的薪餉賣力工作,以至於我們幾乎沒有餘裕思考屬
Thumbnail
你在什麼時刻會想問自己問題呢? 是遇到棘手的問題而急欲尋求解答之時,抑或是無助氣餒的茫然時刻? 打從幼兒時期,我們就對周遭的一切感到好奇,也會積極向父母尋求解答,不知不覺邁入求學階段,我們忙著在一張張的考試卷中解題,在踏入職場後又為了每個月的薪餉賣力工作,以至於我們幾乎沒有餘裕思考屬
Thumbnail
這篇寫給以前的自己,還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 人生從出生到結束,事實上會永遠陪伴你的人,都是自己,請凡事以自己想活出的人生為主。 為什麼這麼說呢? 1、每個人有其條件與特質 有些人在社會框架下非常有優勢,成為社會上的風雲人物,有些人在小領域中闖出一片天,發展其重視的領域並自給自足,
Thumbnail
這篇寫給以前的自己,還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 人生從出生到結束,事實上會永遠陪伴你的人,都是自己,請凡事以自己想活出的人生為主。 為什麼這麼說呢? 1、每個人有其條件與特質 有些人在社會框架下非常有優勢,成為社會上的風雲人物,有些人在小領域中闖出一片天,發展其重視的領域並自給自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