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是體力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週間下午去看畫展,巧遇藝術家。週間看展的人少,他被我這個陌生人攀談後,突然變成導覽,從籌備三年的畫展中,第一幅到最後一幅的安排、如何統一近年來筆觸的轉變,乃至展場牆壁該粉刷成什麼顏色好襯托畫作,他都一一耐心說明。

 

我問題愈問愈多,除了展場作品,還好奇他一項大型壁畫的工作。那件委託案因緣特殊,寺方希望他繪製兩層樓高的畫四幅。他估算時間需要兩年,卻因寺方期待而得在幾個月內完成。我看著他手機中的完成圖,藝術家滿頭灰髮,站在升降梯上,背景是巨大的畫作,彷彿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基羅,在教堂內部搭建的鷹架上工作。

 

巨大的作品很震懾,但我深深佩服的卻是他的體力。不管是籌備三年的畫展,或短期衝刺完成的大型壁畫,需要的不只創造力與專注,還有驚人的體力。看完所有的畫已經兩小時,我腰痠,腳底板抽痛,忍不住瞄著椅子,卻不好意思在比我年長許多的畫家面前坐下來。藝術家體力都這麼好嗎?我想著米開朗基羅最著名的雕塑《大衛像》,要在堅硬的大理石上雕刻,想必那時期知名的藝術家都是肌肉猛男。

 

我認識的藝術家不多,往來的大多是作家。不同於一般人對於「文人」多病少動的認知,很多創作者其實都有運動習慣,從游泳、慢跑、潛水、重訓到攀岩,遇過最溫和的是每天提前下捷運,快走一小時回家。熱愛運動的創作者不分男女,曾有女性創作者交稿討論時,在我面前拉起袖子,展現二頭肌線條。

 

其中,我遇過最資深的創作者是七十歲,創作欲與運動量卻比三十歲的人還大。他要求自己每年至少寫兩本小說,還不包括劇本與散文。問他多產的秘訣,回答是紀律與體力。每天的例行工作是寫五千字,與打球、慢跑或騎兩三小時的自行車。他創作的信念與每天跑十公里的村上春樹一樣:長篇小說是體力活。這項工作需要的絕非只有創意與腦力,還得要有意志,而意志需要體力支持。

 

為腦中完形賦予實相是一項激烈的腦內運動。寫初稿累,創世紀階段得動用各種想像,將尚未存在的人事物帶來世界。修稿也累,作品具備初步造型後,還有無數次增刪捏砍,整章砍掉重寫是常有的事。

 

如此反覆數次,終於無處可動,嘆一口氣,說:完成了。這是對自己說,也是對作品中的人物說,你們可以活過來了。創作是以自己的命換取虛擬人物成真的魔幻過程。沒有足夠的精神與體力,是做不到的。

 

你想創作嗎?與其坐在桌前苦思,不如現在就出門跑兩圈。


(原文刊載於繽紛版2024/12/19)

avatar-img
編輯導航中
104會員
65內容數
這是我第一次針對非特定作者,以編輯角度出發而寫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會針對最普遍與最重要的概念提出說明與練習。儘管這些文章無法照顧到所有創作者的需求。但如果只有某篇文章某句話能帶給你啟發或安慰,對我來說,那就值得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柳靖-avatar-img
2025/03/08
每天的例行工作是寫五千字...希望我也有這種腦袋輸出能力。
林比比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8
柳靖 他之前是記者,每天都要快速且穩定產出一定量的文字。其實不只是他,其他我接觸過的老記者,身體與大腦肌肉已經習慣於書寫。創作者要求自己一天至少寫一千字,慢慢練,會越來越輕鬆的
藍月熊-avatar-img
2025/03/09
要和蜜蜂一樣勤勞
玖伊氏-avatar-img
2025/03/08
確實需要體力跟毅力
編輯導航中 的其他內容
我浮游在同世代的集體潛意識中,一伸手就能汲取到一縷意識流,每次按下更新鍵,便又湧出一整批全新訊息,展示著他們在創作上的焦慮、發現、喜悅與感觸。
影集前身是2019年初出版的原名小說。一開始是週刊娛樂組主管段子薇不經意說起的生平,卻高潮跌宕,起伏得令人難受,令我驚訝的是,旁邊向來以鐵石心腸聞名的前主管董成瑜居然拭著淚。不過她下一秒眼睛發亮,認為若結合段子薇的人生故事與女記者職人職場,定能做出一部結合娛樂圈、週刊職場與職人的超級IP。
近年來,很多人用不同的職業、證照與興趣來定義自己,斜槓成了流行,大家突然無法滿足於只用一種身份介紹自己。
我從自己切身經驗學到,只要持續寫下去,慢慢就會長出書寫肌肉、對主題的判斷力、掌握細節的手感。可能,還會長出一顆心,對於創作者的脆弱有更多包容……
只要切換為編輯模式,我馬上高度社會化,能將話說得委婉絲滑,務求作者能在無痛中服下建議,回家冷靜後,大多能面對作品或多或少地修改。
我是推理迷,因此或熟或不熟地認識了許多推理作家,意外觀察到從狂熱讀者變成作者,再從作者蛻變成優秀作家的過程。
我浮游在同世代的集體潛意識中,一伸手就能汲取到一縷意識流,每次按下更新鍵,便又湧出一整批全新訊息,展示著他們在創作上的焦慮、發現、喜悅與感觸。
影集前身是2019年初出版的原名小說。一開始是週刊娛樂組主管段子薇不經意說起的生平,卻高潮跌宕,起伏得令人難受,令我驚訝的是,旁邊向來以鐵石心腸聞名的前主管董成瑜居然拭著淚。不過她下一秒眼睛發亮,認為若結合段子薇的人生故事與女記者職人職場,定能做出一部結合娛樂圈、週刊職場與職人的超級IP。
近年來,很多人用不同的職業、證照與興趣來定義自己,斜槓成了流行,大家突然無法滿足於只用一種身份介紹自己。
我從自己切身經驗學到,只要持續寫下去,慢慢就會長出書寫肌肉、對主題的判斷力、掌握細節的手感。可能,還會長出一顆心,對於創作者的脆弱有更多包容……
只要切換為編輯模式,我馬上高度社會化,能將話說得委婉絲滑,務求作者能在無痛中服下建議,回家冷靜後,大多能面對作品或多或少地修改。
我是推理迷,因此或熟或不熟地認識了許多推理作家,意外觀察到從狂熱讀者變成作者,再從作者蛻變成優秀作家的過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那時我每天十點開筆,午餐時間小休一下,寫到下午三點半左右就停筆。一週寫七天,如果遇到當天要演講或外出,我會提早起來寫,可能寫個五到八百字才出門。我一天寫一千多字,絕不超過兩千,即使寫到下午有時真的寫得很順手,字數到了我依然會停止。我會跑到沙發上躺一下,把還沒寫的東西在腦中過一遍,然後就出門去運動。
Thumbnail
創作的體力、耐力與精神力,跟重訓一樣,平時沒有培養,就長不出來,特別是長篇小說的創作。
Thumbnail
「每天寫作,是在訓練想像力肌肉」 編劇作家必須養成每天寫作的習慣,給自己一個時間範圍、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坐下來寫作,養成紀律。而這項紀律,需要遵照專業的方法進行,才不會形成沒有目的性的「湊字數」寫作。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只要一直寫下去,之前的累積就能慢慢水到渠成。寫作是個人的事,重點是堅持著寫下去。
Thumbnail
如何持續創作 許多創作者在創作時都會想,要如何才能持續、定時定量地更新作品。通常,我們在寫作時都會有一個依據,例如小說、散文等不同文類,通常會有不同的字數和創作模式。 以下就以我的文章創作模式為例,提供給大家參考。 清晨的心靈雞湯 以「心靈雞湯」這類文章為例,我設定的目標是每天針對一個主題講
30天的寫作挑戰進行到了2/3,我開始透過寫作進入內心。
看到一篇文章寫麼”日更寫500字的好處”,作者挑戰1000篇,以1000篇為單位後,達到後再重新開始,連續三年,他說這是一種寫作文章及邏輯思考的訓練,讓他閱讀書籍加快,整理資料和收斂資訊幫助很大,這也是我想達到的目標,他提到不要給自己壓力,不求完美,只要60分即可,努力練習希望可以持續達到第一個
Thumbnail
一直覺得自己在寫小說,許多的地方實力不足,處在學習的狀態中,在台灣的悅閱更新小說連載,算得上難得的經驗,家人的共同意見,認為我適合當小說的創作者,如果要靠小說為生,真的要喝西北風° 這句話,用在我的寫作情形,真的好貼切,關於年輕的記憶,我知道自己熱愛寫作,彷彿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如此自然躍動著,所以在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那時我每天十點開筆,午餐時間小休一下,寫到下午三點半左右就停筆。一週寫七天,如果遇到當天要演講或外出,我會提早起來寫,可能寫個五到八百字才出門。我一天寫一千多字,絕不超過兩千,即使寫到下午有時真的寫得很順手,字數到了我依然會停止。我會跑到沙發上躺一下,把還沒寫的東西在腦中過一遍,然後就出門去運動。
Thumbnail
創作的體力、耐力與精神力,跟重訓一樣,平時沒有培養,就長不出來,特別是長篇小說的創作。
Thumbnail
「每天寫作,是在訓練想像力肌肉」 編劇作家必須養成每天寫作的習慣,給自己一個時間範圍、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坐下來寫作,養成紀律。而這項紀律,需要遵照專業的方法進行,才不會形成沒有目的性的「湊字數」寫作。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只要一直寫下去,之前的累積就能慢慢水到渠成。寫作是個人的事,重點是堅持著寫下去。
Thumbnail
如何持續創作 許多創作者在創作時都會想,要如何才能持續、定時定量地更新作品。通常,我們在寫作時都會有一個依據,例如小說、散文等不同文類,通常會有不同的字數和創作模式。 以下就以我的文章創作模式為例,提供給大家參考。 清晨的心靈雞湯 以「心靈雞湯」這類文章為例,我設定的目標是每天針對一個主題講
30天的寫作挑戰進行到了2/3,我開始透過寫作進入內心。
看到一篇文章寫麼”日更寫500字的好處”,作者挑戰1000篇,以1000篇為單位後,達到後再重新開始,連續三年,他說這是一種寫作文章及邏輯思考的訓練,讓他閱讀書籍加快,整理資料和收斂資訊幫助很大,這也是我想達到的目標,他提到不要給自己壓力,不求完美,只要60分即可,努力練習希望可以持續達到第一個
Thumbnail
一直覺得自己在寫小說,許多的地方實力不足,處在學習的狀態中,在台灣的悅閱更新小說連載,算得上難得的經驗,家人的共同意見,認為我適合當小說的創作者,如果要靠小說為生,真的要喝西北風° 這句話,用在我的寫作情形,真的好貼切,關於年輕的記憶,我知道自己熱愛寫作,彷彿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如此自然躍動著,所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