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筆記#3
一直以來,「整理」都是我的心頭好。
不管是大整理,還是小整理,每次整理過後,都會有一種舒暢的感覺。
今天有這樣的感覺是在早上做完瑜伽、筋骨鬆開的時候,以及坐上馬桶、疏解腸道之後。
我覺得身體是最難「整理」的,因為對它不是很了解,也看不到它的面貌與狀態,更無法像整理物品那樣將五臟六腑一一拿出來檢視。
身體內部其實不用靠我們頭腦指揮就能自己獨立運作,在不同時間還能各司其職,輪番上陣,於是我們睡著時仍保持呼吸,每個月也固定迎接生理期。
這是因為身體遵循著和日月天地相同的運行法則,如同植物在陽光露出時吐出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到了晚上換月光現出時,則吸收氧氣,吐出二氧化碳,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但是人還是有生病的時候,因為我們有意無意擾亂了身體的步調,就像在客廳堆了衣服,在書房堆了玩具,在臥房堆了電器,弄混了它們原本的功能,於是空間得不到舒展,就很難順暢呼吸。
中藥運用各種藥草的特殊性來治病,但沒有任何一藥可以補身體的元氣,如同在房間內堆滿了收納箱,只能暫時性管控過多且無用的雜物,但不是長久之計。是藥三分毒,目的只是解決燃眉之急。
唯有食物能補益元氣,並預防生病。在適合的時間吃適合的食物,能讓身體與日月合音,也是醫的最高境界—「食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