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財報佳績帶動AI產業成長,臺廠受惠潛力大

博通財報佳績帶動AI產業成長,臺廠受惠潛力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AI巨頭—博通,公布2025年第一季的財報,財報表現不錯,整體營收149.2億美元,超過原先估計146億美元。此外,調整第一季的EPS來到1.6美元,高於預估的1.49美元,營收跟EPS雙雙超出預期的情況下,博通當日股價上漲超過15%,一度來到接近200元大關。

那麼,博通的表現如何?未來博通還有新的成長動能嗎?整體AI局勢有機會再創佳績嗎?台股有哪些機會受惠?

首先,我想從幾個角度跟大家分享:

1.財報持續強勢。

本月由於關稅跟未來走向的不確定,科技股進入大幅的修正,尤其是跟AI相關的類股。博通也在這一波下跌中,損失了23%的股價。

不過,從第一季的財報中,似乎AI的成長還在延續。第一季關於AI的營收就高達41億美元,年增77%,也帶動整體『半導體方案』部門,相較於去年同期成長11% 。

此外,博通另外一個部門為『Infrastructure software』,主要來自於併購的--VMWare營收貢獻,本季達到67億美元,年成長47%,隨著VMWare 合併後成本的下降,慢慢看到VMWare為博通帶來的營收貢獻,有顯著的成長效應。

以目前的佔比來看,半導體事業跟基礎軟體事業部門佔比分別是55%跟45%,比去年同期的62%跟38%更加均勻,代表VMWare併購為博通帶來的成長性更勝過半導體的部分。

也代表博通未來在AI的發展非常重要,因為其他半導體相關的事業似乎成長已經受限。

2.客製化商機穩定。

博通跟三大CSP廠商的合作一直持續進行,不論是Google,Meta,Amazon,甚至是Tiktok都有跟博通持續合作開發AI網通跟客製化晶片。

主要的原因在於,這些科技巨頭們一直不想要被輝達綁住,也需要尋找其他方案。但是對於科技巨頭來說,晶片設計並不是軟體公司最擅長的部分,所以如果有設計能力的公司協助開發,不僅可以減少開發時間,也可以加速脫離輝達的依賴。

當然,輝達的效能還是不可或缺,不過對於一些特殊運算的部分,『客製化』晶片的方式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依照每個科技巨頭不同的需求去制定演算法,協助晶片達到最大的效能。

博通也率先其他美國IC House切入這塊領域,帶來龐大的收入。

不可否認,隨著越來越多的『台廠』IC House加入,會慢慢稀釋掉博通的利潤。不過,我認為對於科技巨頭來說,在博通的黏滯性會比較高,原因是複雜的運算跟訓練需求。

但是如果需求來自中國廠商或是科技巨頭以外的企業,就有可能考慮台廠。

3.台廠持續受惠。

因此,對於台廠來說,IP公司或是ASIC晶片設計公司如:『創意』『世芯-KY』甚至是模組相關的『立積』就有機會獲部分科技巨頭的訂單。此外,隨著DeepSeek的出現,對於中低階AI的應用提升,未來會有更多中小企業,採用『ASIC』晶片使用,才是台廠龐大商機的開始。

更重要的是,這一陣子隨著關稅的不確定性,未來純硬體的部分進入不明朗的狀態,反而IC設計跟IP相關的產業,會是比較穩定且受到關稅影響較低的產業,或許這些公司會是未來股市不穩定的情況下,更好置放資金的地方。

總結來說,我認為博通跟科技巨頭的合作會持續進行,目前科技巨頭並沒有縮減開支,ASIC晶片會帶來不小的獲利。另一方面,VMWare已經成功把成本降下來,轉向獲利,未來會提供博通更好的成長性。兩者加乘之下,今年博通的EPS應該可以上看6美元以上,合理股價可達250美元。

所以即便前一陣子的修正,或許會是一個好的買點出現,讓大家入手佈局,我們持續觀察下去。

這是我的看法,歡迎跟我分享交流你的意見~

avatar-img
黑麥的沙龍
18會員
68內容數
黑麥先生的關鍵報告,主要以產業趨勢跟投資理財為主題,提供深入淺出的觀點,以最容易的方式分享當今產業看法,也讓讀者在投資上可以有更多知識,面對變化迅速的當今投資局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黑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臺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將興建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一座研發中心,此舉對臺積電、臺灣產業及地緣政治皆有深遠影響。本文分析此事件的利弊,包含臺積電的策略自主性、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臺灣技術外移及人才流失的風險,臺積電產能過剩的潛在隱憂。同時比較臺積電與三星的策略差異,探討地緣政治角力下產業競爭。
環球晶2024年營收年減11.4%,EPS為21.06元,年減約一半,主要受世創股價下跌影響。儘管如此,第四季營收仍創歷史同期第三高。本文分析環球晶未來展望,包含半導體市場不明朗、新事業投入(碳化矽、氮化鎵基板)的挑戰與機會,以及股價投資策略。
輝達即將公佈財報,市場預期分歧。分析師對AI應用簡化後帶來的商機和DeepSeek導入後低階晶片競爭的影響看法不一。本文分析三點:AI普及化、成本白熱化和週期轉換,探討輝達財報表現、AI發展趨勢及股價走向。作者認為輝達短期表現可能持平,但長期仍具成長空間,需關注中低階晶片競爭和臺灣、中國IC廠的崛起
碳化矽基板價格持續走弱,影響車用電子佈局。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崛起,碳化矽材料市佔率提升,導致價格下跌和產能過剩。車用電子大廠轉向砷化鎵元件開發,以應對中國競爭。預計未來將出現碳化矽工廠倒閉潮,產業將走向大者恆大。
本文分析美國川普政府要求臺積電入股英特爾的事件,探討此舉對臺積電、英特爾及整體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文章從英特爾的困境、臺積電入股的可能性、過往合作案例以及對臺積電的影響等四個角度深入分析,並對事件的後續發展提出預測。
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最新發展,尤其是比亞迪推出搭載『天使之眼』自駕系統的新車,對整個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此舉標誌著中國電動車產業轉向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功能,不再僅依靠價格競爭。此舉也對特斯拉等國際競爭者造成衝擊。本文將從中國自駕系統、電動車壓力、特斯拉股價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四個角度深入分析此現象。
臺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將興建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一座研發中心,此舉對臺積電、臺灣產業及地緣政治皆有深遠影響。本文分析此事件的利弊,包含臺積電的策略自主性、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臺灣技術外移及人才流失的風險,臺積電產能過剩的潛在隱憂。同時比較臺積電與三星的策略差異,探討地緣政治角力下產業競爭。
環球晶2024年營收年減11.4%,EPS為21.06元,年減約一半,主要受世創股價下跌影響。儘管如此,第四季營收仍創歷史同期第三高。本文分析環球晶未來展望,包含半導體市場不明朗、新事業投入(碳化矽、氮化鎵基板)的挑戰與機會,以及股價投資策略。
輝達即將公佈財報,市場預期分歧。分析師對AI應用簡化後帶來的商機和DeepSeek導入後低階晶片競爭的影響看法不一。本文分析三點:AI普及化、成本白熱化和週期轉換,探討輝達財報表現、AI發展趨勢及股價走向。作者認為輝達短期表現可能持平,但長期仍具成長空間,需關注中低階晶片競爭和臺灣、中國IC廠的崛起
碳化矽基板價格持續走弱,影響車用電子佈局。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崛起,碳化矽材料市佔率提升,導致價格下跌和產能過剩。車用電子大廠轉向砷化鎵元件開發,以應對中國競爭。預計未來將出現碳化矽工廠倒閉潮,產業將走向大者恆大。
本文分析美國川普政府要求臺積電入股英特爾的事件,探討此舉對臺積電、英特爾及整體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文章從英特爾的困境、臺積電入股的可能性、過往合作案例以及對臺積電的影響等四個角度深入分析,並對事件的後續發展提出預測。
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最新發展,尤其是比亞迪推出搭載『天使之眼』自駕系統的新車,對整個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此舉標誌著中國電動車產業轉向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功能,不再僅依靠價格競爭。此舉也對特斯拉等國際競爭者造成衝擊。本文將從中國自駕系統、電動車壓力、特斯拉股價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四個角度深入分析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