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惰性
我是牧牧,今年想挑戰日更不間斷的持續練習寫文章的習慣。
每天我們都會花很多時間在娛樂自己身上,
躺在沙發追劇、 拿著平板玩遊戲、或者一直刷短影音追IG。這些都是可以不需要太多思考,
大腦會分泌多巴胺來讓我們達到開心及愉悅的感覺,
這也是讓現代人普遍專注力下降的主因之一。
為了克服自己的惰性,設下一個以前從沒實踐過的目標,
不間斷日更第一階段挑戰100天。
⬛二十英里法則
前陣子多米出的新書,【思維複製寫作術】裡面其中有一個章節就是在探討,
讓寫作變成一種習慣,而不是有靈感才創作。
書裡寫了一個概念【二十英里法則】,
是由”基業長青”的作者詹姆柯林斯所提出的。
這個法則概念是,在美國有一段路程從西海岸橫跨到東北部,
總長大約3000英里,這段路程地形複雜天氣多變。
如果每天走,一天要走多長的路程才是合適的。
詹姆柯林斯舉了兩種方法,都能走到終點但花的時間不一樣。
- 第一種就是依照天氣決定每天走多久,
天氣好就多走40-50英里,氣候不佳就休息不走。
- 第二種就是無論天氣好壞,每天固定走20英里。
第一種走到終點大概要花八到十個月才能走完,
因為實際上好天氣沒幾天,多數日子都是在休息的。
第二種就是嚴守紀律,每天走20英里,
3000英里很容易就能換算出來,只需要五個月就能走完。
嚴守紀律這個鐵則,適用在各個領域上。
每周固定幾天到健身房去健身運動,
身體上的【肌肉記憶】就會自動啟動記住肌肉的發展,
只要持續鍛鍊,肌肉就會持續增長和重塑。
寫作也是如此。
只要持續寫就能讓創作這件事情不用過度依賴靈感,
保持創作習慣維持手感,讓身體記住這種感覺,
寫作或許就會變成反射動作本能的寫出內容來。
⬛不靠靈感寫作,每天寫直到習慣養成
寫作不難,但是持續穩定輸出就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的事情了。
更何況還要維持寫作的內容品質,更加不容易。
就像剛剛的例子一樣,如果有靈感才寫,那一個月有幾天是有靈感的?
這個禮拜有兩天,下個禮拜只有一天有靈感。
那下下周呢?
單靠靈感寫作就很難持續產出內容。
如開頭所提到的,人都有惰性。
想要養成寫作的習慣,就不能一天捕魚兩天曬網。
如果沒有靈感怎麼下筆?
目前我的作法是,從生活中多蒐集一些靈感素材。
隨身準備一本筆記本,或者用打開手機記事本功能
只要是能發揮的主題,趁還有記憶就先紀錄下來。
每天要寫作時,打開靈感筆記本,從中挑一個題目出來下筆。
不要想太多,先下筆就對了。
⬛100天不間斷寫作日更~歡迎追蹤一起見證這個挑戰
我是牧牧,這是一個以商業為主的寫作頻道,
正在挑戰日更100天不間斷寫作的任務。
持續日更創作有價值的內容,
即使不容易,但堅信【二十英里法則】可以讓我完成這個目標。
歡迎新朋友追蹤,一起來見證這個任務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