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成為的大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小一直認為我討厭的大人只是單純的

不洗澡、抽菸、吃檳榔、亂丟垃圾.....之類的

越長大越明白

原來我討厭的大人是自己的家人


由於在家工作的關係

每當公事上意見分歧難免會有一些火花

現在的我們認為凡事好溝通不分上司和下屬

但長輩們總是認為大聲就是贏一半 不分青紅皂白

再加上長輩們總愛說 "我們就算再怎麼錯也是長輩,你是晚輩該是這種態度嗎?"

這下有理也說不清 老是為了給長輩台階下而莫名其妙道歉


我以為只要我不去在意他們的情緒就可以

但沒想到的是我平靜的情緒只會讓他們更火爆


舉個例子吧!

身為衛管兼人事的我 (沒辦法公司自家的就是身兼數職

這次因為要去比賽 所以填寫假單請假時假別寫錯

因為我看了當月薪資明細上還有喪假

正常人只要能不動特休當然就不動對吧? XD

結果隔天長輩看到假單劈頭就罵了

"妳請什麼喪假?" "妳請誰喪假?" "妳請喪假什麼意思?"
我整個錯愕 一句話都沒說就劈頭開罵

其實用想的也知道是奶奶的喪假 難不成我請我自己的喪假嗎= =?

但這件事錯在奶奶過世快兩年了 照理說應該是沒有喪假了

只是單純會計沒有歸零還掛著 而我當下也沒想這麼多

長輩得知後就說了句 "明細有錯妳沒確認,再加上我覺得很觸霉頭"

然後就搞了一齣我被誤會+長輩覺得被冒犯這一段劇情


但事情並沒有因為這樣結束

我當下只是說 "如果沒有喪假我扣特休也是可以,但可以用說的"

我心平氣和講出這句話後長輩情緒一發不可收拾

長輩認為我禁不起罵 對上司態度極差 要我反省

但不只這樣 由於都是自家人 長輩最難做到的就是公私分明

回到家一樣也不給我好臉色 直接把情緒感染到家裡的氣氛

走路大聲 關門也大聲 拿個東西也要發出聲響

時時刻刻提醒我 "我還沒氣消,妳也別好過"

並且深夜特地傳了一段文字訊息 裡頭大致上就是

"明細內容錯誤妳身為人事沒確認就是做錯,身為晚輩妳也不應該是這種態度,沒資格糾正長輩的語氣態度"

我也回傳訊息表明

"我當下沒有意會到錯誤,如果知道有錯我還會故意寫出來讓自己被罵嗎?在者我當下也並沒有語氣差,我只是覺得即使是長輩晚輩的身分任何事都可以溝通,不需要事情還沒釐清前就大動肝火"

但事情也沒有因為這樣落幕

因為我想再過幾天我就會被要求以晚輩身分去跟長輩道歉

必須要給長輩一個台階下....


30歲了

我自知自己不是個想法周全的人

很多事情很難面面俱到

想必在這世上的人都有這種想法

我已經想得很周全 但總還是會有出錯的地方

這30年來常因為家族陋習而時常為了莫名其妙的過錯需要跟長輩道歉

因為在整個家族裡我不是最小的 排行倒數第四 但也沒多大 因為整個家族30個人

每次跟我有關的紛爭我都是無條件需要低聲下氣的那個

都會有長輩來勸 "妳晚輩就去道個歉讓事情圓滿,給長輩台階下"

那我長久以來累積的不滿及壓力呢?

誰給我台階下?誰來跟我道歉呢?

長輩情緒需要晚輩來負責 那晚輩活該當出氣筒嗎?

我不懂在這年代怎麼還會有這種陋習

恐懼與距離感就是這樣產生的 自己家人也不例外

每道一次歉 就告訴自己 我以後絕對不要成為這種大人

好好溝通吧! 讓小孩產生壓力及恐懼感就是一個成功的典範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亨利小袋子
2會員
10內容數
我收集了很多聲音,然後賦予我感受 我喜歡靜靜看著人類,然後咀嚼每個人的行為 再分析每個人的味道,再從這些味道中找到我喜歡的香味
亨利小袋子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大家親眼見證了科技的蛻變與進步 體驗了科技帶來的方便與新奇 但科技終究始於人類 總覺得科技本來是為了解決人類的不便 但到後來卻變成了替換人類 我們發明了一個可以完全頂替人類的機器 那人類在這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呢? 科技
2025/04/24
大家親眼見證了科技的蛻變與進步 體驗了科技帶來的方便與新奇 但科技終究始於人類 總覺得科技本來是為了解決人類的不便 但到後來卻變成了替換人類 我們發明了一個可以完全頂替人類的機器 那人類在這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呢? 科技
2025/04/01
非常期待這部電影上映 畢竟當時台灣版本我可是二刷 現在韓版改編當然要期待一下韓版的劇情跟拍攝手法 而且女主角是多賢,男主角是振永 這新奇的組合怎麼可以錯過! 故事劇情角色基本沒什麼太大的變動 以台灣版來說鏡頭比較中規中矩 韓版的鏡頭比較近景感受上會更強烈更容易投入劇情 而且韓版加
Thumbnail
2025/04/01
非常期待這部電影上映 畢竟當時台灣版本我可是二刷 現在韓版改編當然要期待一下韓版的劇情跟拍攝手法 而且女主角是多賢,男主角是振永 這新奇的組合怎麼可以錯過! 故事劇情角色基本沒什麼太大的變動 以台灣版來說鏡頭比較中規中矩 韓版的鏡頭比較近景感受上會更強烈更容易投入劇情 而且韓版加
Thumbnail
2025/04/01
說實在的 我也是在官網上找有什麼新電影剛上映 剛好看到白雪公主 並不是一開始就打算想看 之前看到蓋兒加朵的專訪就發現她是演壞皇后 後來也沒什麼特別印象 就這樣忘記了 那時候在威秀官網看到白雪公主上映只是單純蓋兒加朵所以想看 下班後肚子餓 但為了省時間剛好買GC影廳可以邊吃邊看 (
Thumbnail
2025/04/01
說實在的 我也是在官網上找有什麼新電影剛上映 剛好看到白雪公主 並不是一開始就打算想看 之前看到蓋兒加朵的專訪就發現她是演壞皇后 後來也沒什麼特別印象 就這樣忘記了 那時候在威秀官網看到白雪公主上映只是單純蓋兒加朵所以想看 下班後肚子餓 但為了省時間剛好買GC影廳可以邊吃邊看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是個成績特優異的小孩 但文科還行 重點還常常當幹部 正常不是品學兼優才適合? 在團體生活中我不是特愛 偶爾覺得一個人比較自在 但每個時期我都是有朋友 至今我跟國小同學今年還有聚會 我的父母是一個認知水平非常標準窮人思維 因為我的文科扎根深 如歷史人性醜惡 論語等 人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是個成績特優異的小孩 但文科還行 重點還常常當幹部 正常不是品學兼優才適合? 在團體生活中我不是特愛 偶爾覺得一個人比較自在 但每個時期我都是有朋友 至今我跟國小同學今年還有聚會 我的父母是一個認知水平非常標準窮人思維 因為我的文科扎根深 如歷史人性醜惡 論語等 人
Thumbnail
你們這些長輩,既然過往沒有認真參與別人的人生,就不要這時候跳出來惺惺作態。
Thumbnail
你們這些長輩,既然過往沒有認真參與別人的人生,就不要這時候跳出來惺惺作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