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等於工作,週末等於自己的時間」這種觀念已經過時了!
「下班後」是第二個一天的開始,有意識地利用這段時間,才是徹底改變人生的關鍵。很多人會覺得「沒有大塊時間就做不了什麼事」「想做的事就留到週末吧」。但真的是這樣嗎?明明很期待週末,但週末到來後卻什麼事也沒做。這和暑假時明明計劃了很多事,結果卻什麼都沒做一樣。
其實,平日的晚上潛藏著自由的時間。
扣除被工作束縛的時間、吃飯和睡眠時間,一天至少還有3-4個小時可以自由支配。你是想漫無目的地度過這段時間,還是用來投資自己呢?這將會大大影響你人生的質量。
第一章:開發潛藏的才能!下班後例行的驚人效果
「沒時間」是一種錯覺嗎?
把平日定義為「只屬於工作」的時間,實在太可惜了。把24小時細分成一小段一小段來看,你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
集中力是時間限制帶來的
週末之類的自由時間越多,就越容易計劃失敗。下班後時間有限,反而更容易專注於某件事,並且高效地完成。
獻給「很累的你」
如果身體疲憊到極限,休息很重要。但如果只是因為壓力而感到疲憊,花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反而能讓你的精力恢復。與被強迫的工作不同,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不會消耗你的能量,反而會讓你感到滿足。
小小一步改變未來
突然做出很大的改變很困難。先從小事做起,然後把它變成習慣,這才是關鍵。
第二章:操縱時間的魔法!「事後記錄」讓你的生活翻倍
「如果可以自由控制時間就好了…」這種夢幻的想法,只要你意識到時間的用法,就可以變成現實。
延長時間感受的方法
我們最能感受到時間流逝,是在等待泡麵煮好、做核心訓練時。也就是說,有意識地使用時間,可以延長時間感受。
比起未來的計劃,更重要的是今天的記錄
時間管理的關鍵不在於事前計劃得有多麼周密,而在於「事後記錄」你花了多少時間在什麼地方。記錄每小時做的事情,就能看出你如何使用時間,以及哪裡浪費了時間。
從今天開始的「時間可視化」
除了用筆記本記錄,也可以用 LINE 的「我的記事」功能發送訊息給自己,或者在小白板上寫下。回顧記錄能讓你發現改進的地方,從而改變你的意識。
記錄是通往未來的羅盤
如果你還記錄飲食和運動,那麼它也能幫助你管理健康,並累積關於自己的珍貴數據。
第三章:一年後的你將變成另一個人!「超級簡單」的習慣養成方法
「完美主義」容易讓人還沒開始就放棄。養成習慣最重要的是「堅持」,而不是完美的內容。
低門檻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不要一開始就設定很高的目標,而是設定一個「一定能做到!」的低門檻目標。例如「每天只讀一頁書」「練習英語 5 分鐘」等等,即使再累也都能做到。
堅持下去,你將收穫成長的喜悅
即使是小習慣,只要持續下去,你就會養成不需要意志力就能堅持下去的習慣,最終它會帶給你巨大的成果。
設定獎勵
對於長期目標,可以在日曆上貼上貼紙等,準備一個看得見的獎勵。
「快樂」持續的秘訣
沒有必要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下班後的例行公事不是工作,所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是長久之計。不過,即使一開始覺得很麻煩,但變成習慣後也可能會覺得沒那麼痛苦。
猶豫的時候,問問自己「是否盡力了?」
即使沒有達成目標,也要問問自己:你是否盡力了?如果結果是盡力了,那就沒關係。明天再努力就好了。
專家建議:針對下班後例行公事,解答常見問題!
Q. 工作太累了,什麼都不想做…
A. 首先要判斷疲勞的原因是身體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如果身體很疲憊,就不要勉強,優先休息。但是,如果只是心理上的疲憊,那麼花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感興趣的事,可以讓你轉換心情,恢復精力。
Q. 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A. 首先,列一個「想做的事清單」。不需要是長期目標,例如「去附近咖啡廳悠閒地讀書」「看看感興趣的線上課程」,從小事做起即可。嘗試各種各樣的事情,找到自己喜歡的、能堅持下去的事情很重要。
Q. 如何維持動力?
A. 明確目標很重要。「為什麼要做到這件事?」,深入思考,設定一個讓你真心想要完成的目標。想像一下,達成目標後你會得到什麼樣的未來,這樣更容易維持動力。此外,找一些有共同目標的朋友也很有效。
特別專欄:一流人士的「下班後」有何不同?
成功人士不會浪費平日的晚上。
他們會積極地投入時間到自我成長或興趣愛好中,例如自我提升、沉醉於自己的愛好、做副業等等。他們明白,平日的晚上是「過自己的人生」的重要時間。
現在,就從今天開始你的「下班後例行公事」,徹底改變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