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失去的人當中,我最懷念的是自己。

在所有失去的人當中,我最懷念的是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忘記從哪一天開始,習慣於記錄感受或是記下那些觸動心弦的話語,也透過記錄下來的文字,漸漸地開始與自己的內心世界建立了更深的聯繫。剛剛翻閱了過往的筆記看到了一句話。


「在所有失去的人當中,我最懷念的是自己。」


回顧在過往每段關係過程中,有時候會不自覺地放下某部分的自我,來換取新的感知和渴望,我想,當時寫下這句話的我應該很懷念從前的自己吧。


那麼,為何會懷念所失去的自己呢?也許答案與在某些關係裡所作出的犧牲與妥協有關。為了迎合伴侶或珍惜的朋友,有時會選擇淡化自己的興趣,甚至壓抑真實的情感,只為換取一份和諧。一點一點地,那個曾經勇於表達、自信獨立的自我,在關係結束之後並沒有找回來,反而一起被埋進了關係墳墓的泥土中。常以為難過是正在懷念一個人,實際上想念的可能是當時那個未被改寫的勇敢、真實、純粹的自我。這種懷念並不是矯情,更像是一種痛楚——因為曾經期待在關係裡完整,卻發現自己因此變得支離破碎。


不過,換個角度從「懷念自己」來看,或許就不是一種純粹的悲傷,而是一種對故事重寫的渴望。當我們失去自我時,其實也在創造一則新故事——充滿了妥協、學習、成長與蛻變。有些在關係中失去獨立性的人,可能會將自己之後的故事定義為「奉獻者的旅程」;而另一些因情感挫敗而撕裂內心的人,可能會選擇書寫「破碎後的重生」。這些故事並非靜態的結局,它們伴隨時間流動,不斷拓展、迭代,從而確立繼續杜撰或改變故事篇章。


這樣思考之後,其實就無需將「失去的自己」視為一種遺憾,而是將其看作故事中一次至關重要的轉折。因為那個曾經的自己其實未曾遠去,而是會轉化成了一個全新的模樣。正如每本書中的主角都需經歷試煉來完成蛻變,經歷每段關係的我們,會在迷失與找回的過程中,漸漸地勾勒出更豐盈、更完整的自我形象。


結語

「在所有失去的人當中,我最懷念的是自己。」這句話表面上是對自我的悼念,實則是對自我狀態深度的叩問。任何關係不再只是情感的交匯,更是一個故事的舞台。在舞台上,我們既是編劇也是演員;既可能迷失,也有機會反轉重生。因為關係,我們或許會失去部分舊有的自我,但同時也能從中書寫出全新的章節。


而過去的自己其實不會永遠停留在過去,會不斷地在必要時刻啟發著我們,當我們開始懷念自己時,或許就是過去的自我在提醒,提醒自己該反思:現在正在書寫的故事,是否忠於我們內心的渴望?在這段關係中,是否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角色?畢竟,一段關係的深刻意義,並非僅取決於我們付出了什麼,更在於這段旅程中,我們如何成就出一個更成熟、更豐盛、更理想的自己。

avatar-img
Leonardo Roosevelt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