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超級英雄電影幾乎主宰了全球票房,無論是漫威(Marvel)還是DC,兩大巨頭都打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作品。然而,隨著觀眾審美疲勞的加劇,以及票房表現的波動,許多人開始質疑:超級英雄電影的熱潮是否已經走向衰退?漫威與DC又該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漫威的未來計畫與挑戰
漫威電影宇宙(MCU)曾經締造無數票房奇蹟,從《鋼鐵人》到《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累積了龐大的粉絲基礎。然而,進入多元宇宙階段後,MCU的電影與影集評價開始兩極化,觀眾對於過於複雜的故事線與新角色的接受度參差不齊。漫威的挑戰與策略:- 超級英雄疲勞:隨著過去十幾年來不斷推出大量作品,部分觀眾開始感到疲勞,缺乏新鮮感。
- 缺乏核心角色:隨著鋼鐵人、美國隊長等核心角色的離開,新一代英雄如尚氣、驚奇隊長等尚未能完全承擔票房重任。
- 多元宇宙的風險:多元宇宙概念雖然開創了新的可能性,但也讓故事變得複雜,讓部分觀眾難以投入。
為了重振聲勢,漫威已經規劃了《死侍與金鋼狼》、《神奇四俠》以及即將登場的《復仇者聯盟:康之王朝》。此外,漫威可能會重新專注於角色塑造,而非單純追求大場面特效。
DC的重啟與新策略
與漫威相比,DC影業的發展較為坎坷,早期的DC擴展宇宙(DCEU)因為規劃不明確、風格不統一,導致票房與口碑不穩。近年來,DC已決定進行大規模重啟,由詹姆斯·岡恩(James Gunn)與彼得·薩弗朗(Peter Safran)共同掌舵,推出全新的DC宇宙(DCU)。
DC的挑戰與策略:
- 建立統一宇宙:過去的DCEU因風格各異而難以形成連貫的故事線,DCU將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 重啟經典角色:超人和蝙蝠俠仍然是DC的核心資產,《超人:傳承》將是新DCU的首部作品,預計2025年上映。
- 探索多樣化作品:除了大製作的英雄電影,DC也將推出較獨立的作品,例如《小丑:雙重瘋狂》與《蝙蝠俠2》這類與主宇宙無關的故事。
超級英雄電影的未來展望
雖然超級英雄電影的熱潮可能不如當年鼎盛,但並不代表它即將消失。相反的,漫威與DC正在積極尋找新的敘事方式,讓這個類型繼續進化。
- 更深入的角色塑造:單靠大場面特效已無法吸引觀眾,未來的超級英雄電影需要更扎實的劇本和角色成長。
- 新類型融合:如《羅根》結合西部片風格、《小丑》融合心理驚悚元素,未來超級英雄電影可能會朝更多元類型發展。
- 串流平台與影集發展:迪士尼+與HBO Max的崛起,使得影集成為補充電影宇宙的重要一環,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影集與電影相互呼應。
結論
超級英雄電影並不會輕易消失,但它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無論是漫威還是DC,都在尋找新的敘事方式,以保持觀眾的興趣。未來,這些電影將不僅僅是單純的英雄對決,而是更具深度與創意的故事,才能確保這個類型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