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中的記錄I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質性研究與田野的系列文章見此]

待在田野一陣子之後,應該也把活動環境做了基本記錄,或至少腦袋里也有個粗略的記憶。可能會紀錄到的包括:幾個重要的地點、地理位置或是該地空間的概況等;人群聚集的時間、地點,活動內容;幾位主要人物的角色以及互動內容。簡單來說,大概就是一般日常的事物,或者換句話說,你開始知道何時要去哪裡可以看到什麼,或是哪些事情應該要去找誰。

熟悉在地的公共生活方式後,接著會遇到一個問題:似乎該紀錄的都記錄了,還能做些什麼?

個人建議就是繼續做好自己在田野中的角色,等著例外事件的到來。若站在事後往前看,也就是事後諸葛的角色,例外事物往往讓人對田野有多一點認識,或是對在地事物的發展軌跡有特別影響。相關概念可以參考路徑依賴一詞,這大概說的是一個事物的發展往往與過去的樣貌有關,比較常見的例子是鍵盤qwert安排的模式。這邊鬆散的反過來說,那需要觀察的是,是否在某時某刻曾經有其他事件的出現改變了整個方向?或者曾有其他事件出現,但為什麼沒有改變整個方向?

以前聽過一個故事,不知真假,當笑話以及例子好了。某某前輩說,如果你看到社區的圍欄造景是用水泥的,那應該是XXX的計劃。因為用木造的易壞、金屬的容易被偷,那最後只好都用水泥的。從這個不知真假的例子可以理解,原本想要規劃的事物,遇到一些事件後,只好改變計畫、改變計畫、改變計畫,變成今天看到的樣子。

除了事件發展的變動外,另外就是年度的大活動。這也被我歸類在例外事件,因為通常大家不會一整年都為了這件事情忙著。稍微舉個例子。某些偏鄉只有在投票時會發現原來村子有這麼多人。畢竟日常時期大家外地就學就業,投票這類一定要在籍的活動當然可以見到比較多的戶籍人口。

再者就是關係的變化。田野待一陣子之後,大家也漸漸願意跟你互動了,或者說對你採取較為開放的態度了。這時候開始會聽到一些對外人不會說的事情。最明顯的是某人開始不介意在你面前批評他人,或是評論他人。這反應了你在田野中與大家關係的改變、聽到的資訊有些也對你認識田野有幫助。但個人建議,既然自己是外人,就別亂傳;既然自己是研究者,基於研究倫理,有些故事就別寫出來。

除了事件趨勢的變化外,一些例外的事物也有可能反映出一些在地人的世界觀。最經典的例子應該就是Geertz寫的鬥雞了,對此的介紹實在很多,因此也不贅述。與本文有關的部分是:峇里人的世界觀,在研究者參與的這場鬥雞活動(也就是對研究者來而言的典範個案)中展現了出來。

copilot。幫我畫張圖:在田野中做田野筆記

copilot。幫我畫張圖:在田野中做田野筆記


avatar-img
213會員
154內容數
走走看看,有什麼在地的小故事就記錄一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26
漫步筆記-avatar-img
8
「但個人建議,既然自己是外人,就別亂傳;既然自己是研究者,基於研究倫理,有些故事就別寫出來。」 認同!
漫步筆記-avatar-img
8
雅米-avatar-img
2025/03/26
漫步筆記-avatar-img
4
謝謝分享☺️
漫步筆記-avatar-img
4
宇牛-avatar-img
2025/03/26
漫步筆記-avatar-img
3
妳研究什麼?
漫步筆記-avatar-img
3
漫步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7
4
宇牛 我是中年阿叔。現在沒在做研究了,之前大概就研究地方社區協會。
4
漫步筆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所以,到了現場,要紀錄什麼?
田野調查、質性研究這個系列停了很久,久到自己都有點忘了之前寫過什麼。於是盤點一下:現象與概念、證否、不要先入為主、不要急著給意見、觀察是雙向的、展開互動後,慢慢形成各自的位置與身分(1、2)...等等。簡單來說,大概就是進入田野這一段。
之前聊田野工作會帶的東西時,講到筆電 這裡稍微再解釋一下。
多點漫步,可以有更多的理解。對此,我覺得一個是融入田野的問題,... 因此這邊再次講一下。
前篇提到拜訪地方團體,時間拉長來看,對於雙方的關係來說,還是有點幫助的。
講了自己大概會帶的東西後,接著聊一下自己一些慣例。 (PS:我個人認為這次copilot畫的圖頗為傳神,雖然車子古老了點,但街景倒是很像)
所以,到了現場,要紀錄什麼?
田野調查、質性研究這個系列停了很久,久到自己都有點忘了之前寫過什麼。於是盤點一下:現象與概念、證否、不要先入為主、不要急著給意見、觀察是雙向的、展開互動後,慢慢形成各自的位置與身分(1、2)...等等。簡單來說,大概就是進入田野這一段。
之前聊田野工作會帶的東西時,講到筆電 這裡稍微再解釋一下。
多點漫步,可以有更多的理解。對此,我覺得一個是融入田野的問題,... 因此這邊再次講一下。
前篇提到拜訪地方團體,時間拉長來看,對於雙方的關係來說,還是有點幫助的。
講了自己大概會帶的東西後,接著聊一下自己一些慣例。 (PS:我個人認為這次copilot畫的圖頗為傳神,雖然車子古老了點,但街景倒是很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大湳森林暑期營第一週順利結束了! 每次活動結束都覺得靈魂被用光了,但看了活動照片又漸漸回復起來。 我好喜歡《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這個故事,喜歡你們專注聆聽的眼神,跟著老爺爺一起煩惱、一起無奈,一起經歷旅程;喜歡你們真的試著去把池塘捲起來看看。
Thumbnail
移地教學-將軍村 在古色古香的紅磚牆旁搜尋寫作元素,真有感。 在真正有歷史的地方上在地文化,真有感。 在充滿知識資訊的生物型態博物館裡做中學、學中做,找出可以學習的養分。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Thumbnail
那天,在田間,糖果屋出現了。 荒謬,不合時宜。 但,我看到了。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臺灣濕地紀錄大片《野性濕地》共4集涵蓋高山湖泊、農田、河川、海岸等濕地,歷經十年拍攝,獲拉姆薩公約東亞中心、國際濕地科學學會Best of Best Award等大獎,不僅讓臺灣濕地生態之美躍上國際舞臺,更是國民濕地生態素養最佳在地教材。 ————— 日期:2
Thumbnail
〈鄉間小路〉 一條無名的產業道路 承載了我的青春年華 兩旁不變的田野風光 記載了我的歲月時光 散落在田間的農舍 裝滿了我的懷舊情思 一根根筆直的路燈 陪伴了我無數閱讀的時光 寫在後面: 好久不見了,方格子的文友們。上上個禮拜努力寫完一萬多字的小說後,又緊接著參加另一個平台的七日書活動,所
Thumbnail
山上的生活會偷走任何事物。 你真美好,請你駐留。
Thumbnail
採集人的野帳是一部台漫,描述了日治時期的植物採集職人在臺灣的故事,霉女因為人物的互動關係進而被吸引進這部漫畫世界。在漫畫中,作者生動地描繪了一些臺北植物園的角落。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到臺北植物園實地遊玩,感受時代的風貌與漫畫的場景。
Thumbnail
距離都心沒幾站,就有個室外逃源, 世界級建築的底下,卻讓人有種野放的悠閒。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大湳森林暑期營第一週順利結束了! 每次活動結束都覺得靈魂被用光了,但看了活動照片又漸漸回復起來。 我好喜歡《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這個故事,喜歡你們專注聆聽的眼神,跟著老爺爺一起煩惱、一起無奈,一起經歷旅程;喜歡你們真的試著去把池塘捲起來看看。
Thumbnail
移地教學-將軍村 在古色古香的紅磚牆旁搜尋寫作元素,真有感。 在真正有歷史的地方上在地文化,真有感。 在充滿知識資訊的生物型態博物館裡做中學、學中做,找出可以學習的養分。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Thumbnail
那天,在田間,糖果屋出現了。 荒謬,不合時宜。 但,我看到了。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臺灣濕地紀錄大片《野性濕地》共4集涵蓋高山湖泊、農田、河川、海岸等濕地,歷經十年拍攝,獲拉姆薩公約東亞中心、國際濕地科學學會Best of Best Award等大獎,不僅讓臺灣濕地生態之美躍上國際舞臺,更是國民濕地生態素養最佳在地教材。 ————— 日期:2
Thumbnail
〈鄉間小路〉 一條無名的產業道路 承載了我的青春年華 兩旁不變的田野風光 記載了我的歲月時光 散落在田間的農舍 裝滿了我的懷舊情思 一根根筆直的路燈 陪伴了我無數閱讀的時光 寫在後面: 好久不見了,方格子的文友們。上上個禮拜努力寫完一萬多字的小說後,又緊接著參加另一個平台的七日書活動,所
Thumbnail
山上的生活會偷走任何事物。 你真美好,請你駐留。
Thumbnail
採集人的野帳是一部台漫,描述了日治時期的植物採集職人在臺灣的故事,霉女因為人物的互動關係進而被吸引進這部漫畫世界。在漫畫中,作者生動地描繪了一些臺北植物園的角落。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到臺北植物園實地遊玩,感受時代的風貌與漫畫的場景。
Thumbnail
距離都心沒幾站,就有個室外逃源, 世界級建築的底下,卻讓人有種野放的悠閒。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