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是這十多年的事,之前談不上愛憎。這些年的「人貓互動」經歷,已為六隻曾經互動的貓咪,拍攝萬張貓咪萌照;也曾搜集上百條全球愛貓人的「貓言喵語」,體驗他們的觀察,我向造物者深深獻上感恩,祂真是創造了最可愛的寵物給人作伴,祂賜給貓咪的心性,簡直美得無比。
我對這種高冷寵物,靜默的互動情誼,頗有心領神會,每有一得之見,必化為文字,不覺已在方格子.韓孟子藝文沙龍〔貓咪紀事〕房間積累了60篇貼文。目前某友人関注,慫恿我出書。我雖感到忻喜,但也深知出書不難,勸人買書才萬難。 尤其是網路信息如此方便,抓取高質量的圖文作品太容易了;無償閱讀,早已是網路鄉民的常態常習,有什麼有關貓咪的高見,可讓衆多愛貓人心甘情願地為你的著作付錢?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我是貓》(吾輩は猫である),是我心中的典範。夏目漱石於1905年1月在《子規》雜誌上連載時,其實也對後續寫作沒個譜;衹想當作短篇小說發表就算了,豈料竟然大受歡迎。
小說以貓的視角看世界,特別是對主人「苦沙彌」這類知識分子的生活發出辛辣的譏嘲,充滿悲天憫人,引發相當大的廻響。甚至也使我心有戚戚焉。但是衡量當代人的閱讀習慣,小衆化會員制的經營,培育帶著感情的粉絲,才有賣書營利之可能。我其實是上一世代的讀書人,更新成為數位平台作者,也不過才四、五個年頭,在此期間,我自己的改變是大的:由不問世事的象牙塔走下來,開啟遍歷人間煙火的凢塵之路;很多感興趣的事物,這個世代的人,早已習以為常。所以,我有什麼東東可以弄成書,要人付錢買?
話雖如此,文字寫作仍然是我畢生理想,寵物圖文也書寫成習,〔貓咪紀事〕開始有特定風格和內容可供文友觀看,或許再來40篇累積,才有底氣出書,屆時,書籍的形態,説不定也不是目前想像的。為此願景,我竟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感。
□相關作品□
Al圖片
小白(李建崑攝影)
小黑(李建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