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同學準備了一個打字練習,練習用遊戲的方式包裝,時間不長,僅三分鐘。系統會念出單詞,學生敲下相對的注音符號,慢慢累積積分。計時結束時,全班響起哀嚎聲,有人抱怨自己的題目太難,有人躍躍欲試想馬上再來一局。
我們上週就測試過了,我告訴同學,這禮拜的分數只要比上禮拜高,就能夠換點數喔。大家專心地進行測試,想要贏過上禮拜的自己。
第一排的最後一位同學,趴在桌上、沒在練習,過去看看怎麼了?似乎是沒找到進不去練習網站。幫他設定好之後,過一陣子,發現他還是對著電腦發著呆。
「怎麼了嗎?」「老師我不會。」他也蠻直接的,一下子就說明了自己的情況。「那我們把難度降低一點?你再試試看好不好?」我輕輕的說。「嗯。」
觀察他練習,跟旁邊的同學比起來,他的速度真的明顯慢很多,一個注音要找好幾秒。其實不要說他旁邊的同學了,就算是跟全班比也是慢上許多,再他身旁待三分鐘看他打字,感覺時間變很長。
第一輪結束了,系統顯示是400分,也就是對了兩題。「我們再一次好不好?」「嗯。」第二輪開始了。「你看『ㄨ』在哪裡?你剛剛找過喔。」果然第二次,有快一點點了。「只要慢慢練習,就會進步了。」我慢慢地跟他說。第二輪結束了,系統顯示為600分。我跟他說之後的課程,再安排他累積練習次數,然後就先去看其他人的練習狀況了。
打鐘了,同學開始相繼離開資料,我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稍作休息。他經過我時,跑過來問我:「老師我幾分?」我有點意外,然後跟他說:「60喔。」他點點頭離開了。
本來放棄練習的孩子,他不是不在意自己的表現。而是在面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任務時,趴著比較快吧?我沒有美化他的成績,不過我想讓他知道,只要慢慢地一次一次去挑戰,就會進步的,不用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