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六) 拜海幢比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第六參.拜海幢比丘

修行法門: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

海幢比丘,梵文 Sāgaradhvaja bhikṣu。善財至閻浮提畔利伽羅國,參詣海幢比丘,海幢為其解說「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

善財童子 參海幢比丘

善財童子 參海幢比丘


摘自《華嚴經.入法界品》

第六參.拜海幢比丘 五十三參目錄

經文】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正念彼長者教,觀察彼長者教,憶念彼不思議菩薩解脫門,思惟彼不思議菩薩智光明,深入彼不思議法界門,趣向彼不思議菩薩普入門,明見彼不思議如來神變,解了彼不思議普入佛剎,分別彼不思議佛力莊嚴,思惟彼不思議菩薩三昧解脫境界分位,了達彼不思議差別世界究竟無礙,修行彼不思議菩薩堅固深心,發起彼不思議菩薩大願淨業。

漸次南行,至閻浮提畔摩利聚落,周遍求覓海幢比丘。乃見其在經行地側,結跏趺坐,入於三昧,離出入息,無別思覺,身安不動。

從其足下,出無數百千億長者、居士、婆羅門眾,皆以種種諸莊嚴具莊嚴其身,悉著寶冠,頂繫明珠,普往十方一切世界,雨一切寶、一切瓔珞、一切衣服、一切飲食如法上味、一切華、一切鬘、一切香、一切塗香、一切欲樂資生之具,於一切處救攝一切貧窮眾生,安慰一切苦惱眾生,皆令歡喜心意清淨,成就無上菩提之道。

從其兩膝,出無數百千億剎帝利、婆羅門眾,皆悉聰慧,種種色相、種種形貌、種種衣服上妙莊嚴,普遍十方一切世界,愛語、同事攝諸眾生。所謂:貧者令足,病者令愈,危者令安,怖者令止,有憂苦者咸使快樂;復以方便而勸導之,皆令捨惡,安住善法。

從其腰間,出等眾生數無量仙人,或服草衣或樹皮衣,皆執澡瓶,威儀寂靜,周旋往返十方世界,於虛空中,以佛妙音,稱讚如來,演說諸法;或說清淨梵行之道,令其修習,調伏諸根;或說諸法皆無自性,使其觀察,發生智慧;或說世間言論軌則,或復開示一切智智出要方便,令隨次第各修其業。

從其兩脅,出不思議龍、不思議龍女,示現不思議諸龍神變,所謂:雨不思議香雲、不思議華雲、不思議鬘雲、不思議寶蓋雲、不思議寶幡雲、不思議妙寶莊嚴具雲、不思議大摩尼寶雲、不思議寶瓔珞雲、不思議寶座雲、不思議寶宮殿雲、不思議寶蓮華雲、不思議寶冠雲、不思議天身雲、不思議采女雲,悉遍虛空而為莊嚴,充滿一切十方世界,諸佛道場而為供養,令諸眾生皆生歡喜。

從胸前卍字中,出無數百千億阿脩羅王,皆悉示現不可思議自在幻力,令百世界皆大震動,一切海水自然湧沸,一切山王互相衝擊,諸天宮殿無不動搖,諸魔光明無不隱蔽,諸魔兵眾無不摧伏;普令眾生,捨憍慢心,除怒害心,破煩惱山,息眾惡法,長無鬥諍,永共和善;復以幻力,開悟眾生,令滅罪惡,令怖生死,令出諸趣,令離染著,令住無上菩提之心,令修一切諸菩薩行,令住一切諸波羅蜜,令入一切諸菩薩地,令觀一切微妙法門,令知一切諸佛方便。如是所作,周遍法界。

從其背上,為應以二乘而得度者,出無數百千億聲聞、獨覺;為著我者,說無有我;為執常者,說一切行皆悉無常;為貪行者,說不淨觀;為瞋行者,說慈心觀;為癡行者,說緣起觀;為等分行者,說與智慧相應境界法;為樂著境界者,說無所有法;為樂著寂靜處者,說發大誓願普饒益一切眾生法。如是所作,周遍法界。

從其兩肩,出無數百千億諸夜叉、羅剎王,種種形貌、種種色相,或長或短,皆可怖畏,無量眷屬而自圍遶,守護一切行善眾生,並諸賢聖、菩薩眾會,若向正住及正住者;或時現作執金剛神,守護諸佛及佛住處,或遍守護一切世間。有怖畏者,令得安隱;有疾病者,令得除差;有苦惱者,令得免離;有過惡者,令其厭悔;有災橫者,令其息滅。如是利益一切眾生,皆悉令其捨生死輪轉正法輪。

從其腹,出無數百千億緊那羅王,各有無數緊那羅女前後圍遶;又出無數百千億乾闥婆王,各有無數乾闥婆女前後圍遶。各奏無數百千天樂,歌詠讚歎諸法實性,歌詠讚歎一切諸佛,歌詠讚歎發菩提心,歌詠讚歎修菩薩行,歌詠讚歎一切諸佛成正覺門,歌詠讚歎一切諸佛轉法輪門,歌詠讚歎一切諸佛現神變門,開示演說一切諸佛般涅槃門,開示演說守護一切諸佛教門,開示演說令一切眾生皆歡喜門,開示演說嚴淨一切諸佛剎門,開示演說顯示一切微妙法門,開示演說捨離一切諸障礙門,開示演說發生一切諸善根門。如是周遍十方法界。

從其面門,出無數百千億轉輪聖王,七寶具足,四兵圍遶,放大捨光,雨無量寶;諸貧乏者悉使充足,令其永斷不與取行;端正采女無數百千,悉以捨施心無所著,令其永斷邪婬之行;令生慈心,不斷生命;令其究竟常真實語,不作虛誑無益談說;令攝他語,不行離間;令柔軟語,無有粗惡;令常演說甚深決定明瞭之義,不作無義綺飾言辭;為說少欲,令除貪愛,心無瑕垢;為說大悲,令除忿怒,意得清淨;為說實義,令其觀察一切諸法,深入因緣,善明諦理,拔邪見刺,破疑惑山,一切障礙悉皆除滅。如是所作,充滿法界。

從其兩目,出無數百千億日輪,普照一切諸大地獄及諸惡趣,皆令離苦;又照一切世界中間,令除黑暗;又照一切十方眾生,皆令捨離愚癡翳障;於垢濁國土放清淨光,白銀國土放黃金色光,黃金國土放白銀色光,琉璃國土放玻璃色光,玻璃國土放琉璃色光,硨磲國土放碼瑙色光,碼瑙國土放硨磲色光,帝青國土放日藏摩尼王色光,日藏摩尼王國土放帝青色光,赤真珠國土放月光網藏摩尼王色光,月光網藏摩尼王國土放赤真珠色光,一寶所成國土放種種寶色光,種種寶所成國土放一寶色光,照諸眾生心之稠林,辦諸眾生無量事業,嚴飾一切世間境界,令諸眾生心得清涼,生大歡喜。如是所作,充滿法界。

從其眉間白毫相中,出無數百千億帝釋,皆於境界而得自在,摩尼寶珠繫其頂上,光照一切諸天宮殿,震動一切須彌山王,覺悟一切諸天大眾;歎福德力,說智慧力,生其樂力,持其志力,淨其念力,堅其所發菩提心力,讚樂見佛;令除世欲,讚樂聞法;令厭世境,讚樂觀智;令絕世染,止脩羅戰,斷煩惱諍,滅怖死心,發降魔願,興立正法須彌山王,成辦眾生一切事業。如是所作,周遍法界。

從其額上,出無數百千億梵天,色相端嚴,世間無比,威儀寂靜,言音美妙,勸佛說法,歎佛功德,令諸菩薩悉皆歡喜,能辦眾生無量事業,普遍一切十方世界。

從其頭上,出無量佛剎微塵數諸菩薩眾,悉以相好莊嚴其身,放無邊光,說種種行。所謂:讚歎佈施,令捨慳貪,得眾妙寶莊嚴世界;稱揚讚歎持戒功德,令諸眾生永斷諸惡,住於菩薩大慈悲戒;說一切有悉皆如夢,說諸欲樂無有滋味,令諸眾生離煩惱縛;說忍辱力,令於諸法心得自在;讚金色身,令諸眾生離瞋恚垢,起對治行,絕畜生道;歎精進行,令其遠離世間放逸,皆悉勤修無量妙法;又為讚歎禪波羅蜜,令其一切心得自在;又為演說般若波羅蜜,開示正見,令諸眾生樂自在智拔諸見毒;又為演說隨順世間種種所作,令諸眾生雖離生死,而於諸趣自在受生;又為示現神通變化,說壽命自在,令諸眾生發大誓願;又為演說成就總持力、出生大願力、淨治三昧力、自在受生力;又為演說種種諸智,所謂:普知眾生諸根智、普知一切心行智、普知如來十力智、普知諸佛自在智。如是所作,周遍法界。

從其頂上,出無數百千億如來身,其身無等,諸相隨好,清淨莊嚴,威光赫奕如真金山,無量光明普照十方,出妙音聲充滿法界,示現無量大神通力,為一切世間普雨法雨。所謂:為坐菩提道場諸菩薩,雨普知平等法雨;為灌頂位諸菩薩,雨入普門法雨;為法王子位諸菩薩,雨普莊嚴法雨;為童子位諸菩薩,雨堅固山法雨;為不退位諸菩薩,雨海藏法雨;為成就正心位諸菩薩,雨普境界法雨;為方便具足位諸菩薩,雨自性門法雨;為生貴位諸菩薩,雨隨順世間法雨;為修行位諸菩薩,雨普悲愍法雨;為新學諸菩薩,雨積集藏法雨;為初發心諸菩薩,雨攝眾生法雨;為信解諸菩薩,雨無盡境界普現前法雨;為色界諸眾生,雨普門法雨;為諸梵天,雨普藏法雨;為諸自在天,雨生力法雨;為諸魔眾,雨心幢法雨;為諸化樂天,雨淨念法雨;為諸兜率天,雨生意法雨;為諸夜摩天,雨歡喜法雨;為諸忉利天,雨疾莊嚴虛空界法雨;為諸夜叉王,雨歡喜法雨;為諸乾闥婆王,雨金剛輪法雨;為諸阿脩羅王,雨大境界法雨;為諸迦樓羅王,雨無邊光明法雨;為諸緊那羅王,雨一切世間殊勝智法雨;為諸人王,雨無樂著法雨;為諸龍王,雨歡喜幢法雨;為諸摩睺羅伽王,雨大休息法雨;為諸地獄眾生,雨正念莊嚴法雨;為諸畜生,雨智慧藏法雨;為閻羅王界眾生,雨無畏法雨;為諸厄難處眾生,雨普安慰法雨。悉令得入賢聖眾會。如是所作,充滿法界。

海幢比丘,又於其身一切毛孔,一一皆出阿僧祇佛剎微塵數光明網,一一光明網具阿僧祇色相、阿僧祇莊嚴、阿僧祇境界、阿僧祇事業,充滿十方一切法界。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觀察海幢比丘,深生渴仰,憶念彼三昧解脫,思惟彼不思議菩薩三昧,思惟彼不思議利益眾生方便海,思惟彼不思議無作用普莊嚴門,思惟彼莊嚴法界清淨智,思惟彼受佛加持智,思惟彼出生菩薩自在力,思惟彼堅固菩薩大願力,思惟彼增廣菩薩諸行力。如是住立,思惟觀察,經一日一夜,乃至經於七日七夜、半月、一月,乃至六月,復經六日。

過此已後,海幢比丘,從三昧出。善財童子讚言:

「聖者!希有奇特!如此三昧最為甚深,如此三昧最為廣大,如此三昧境界無量,如此三昧神力難思,如此三昧光明無等,如此三昧莊嚴無數,如此三昧威力難制,如此三昧境界平等,如此三昧普照十方,如此三昧利益無限,以能除滅一切眾生無量苦故。

「所謂:能令一切眾生離貧苦故,出地獄故,免畜生故,閉諸難門故,開人、天道故,令人、天眾生喜樂故,令其愛樂禪境界故,能令增長有為樂故,能為顯示出有樂故,能為引發菩提心故,能使增長福智行故,能令增長大悲心故,能令生起大願力故,能令明瞭菩薩道故,能使莊嚴究竟智故,能令趣入大乘境故,能令照了普賢行故,能令證得諸菩薩地智光明故,能令成就一切菩薩諸願行故,能令安住一切智智境界中故。聖者!此三昧者,名為何等?」

海幢比丘言:「善男子!此三昧名:普眼捨得,又名:般若波羅蜜境界清淨光明,又名:普莊嚴清淨門。善男子!我以修習般若波羅蜜故,得此普莊嚴清淨三昧等百萬阿僧祇三昧。」

善財童子言:「聖者!此三昧境界究竟唯如是耶?」

海幢言:

「善男子!入此三昧時,了知一切世界,無所障礙;往詣一切世界,無所障礙;超過一切世界,無所障礙;莊嚴一切世界,無所障礙;修治一切世界,無所障礙;嚴淨一切世界,無所障礙;見一切佛,無所障礙;觀一切佛廣大威德,無所障礙;知一切佛自在神力,無所障礙;證一切佛諸廣大力,無所障礙;入一切佛諸功德海,無所障礙;受一切佛無量妙法,無所障礙;入一切佛法中修習妙行,無所障礙;證一切佛轉法輪平等智,無所障礙;入一切諸佛眾會道場海,無所障礙;觀十方佛法,無所障礙;大悲攝受十方眾生,無所障礙;常起大慈充滿十方,無所障礙;見十方佛心無厭足,無所障礙;入一切眾生海,無所障礙;知一切眾生根海,無所障礙;知一切眾生諸根差別智,無所障礙。

「善男子!我唯知此一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如諸菩薩入智慧海,淨法界境,達一切趣,遍無量剎,總持自在,三昧清淨,神通廣大,辯才無盡,善說諸地,為眾生依;而我何能知其妙行,辨其功德,了其所行,明其境界,究其願力,入其要門,達其所證,說其道分,住其三昧,見其心境,得其所有平等智慧?

「善男子!從此南行,有一住處,名曰:海潮;彼有園林,名:普莊嚴;於其園中,有優婆夷,名曰:休捨汝往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於海幢比丘所,得堅固身,獲妙法財,入深境界,智慧明徹,三昧照耀,住清淨解,見甚深法,其心安住諸清淨門,智慧光明充滿十方,心生歡喜,踴躍無量;五體投地,頂禮其足,遶無量匝,恭敬瞻仰,思惟觀察,諮嗟戀慕,持其名號,想其容止,念其音聲,思其三昧,及彼大願所行境界,受其智慧清淨光明;辭退而行。

續… (第七參) 拜休捨優婆夷

見 :【五十三參目錄

***

按 : 五十三參的啟示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avatar-img
15會員
389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