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冰涼的銀耳湯,超越工具的距離
前幾年,我曾駐點輔導過一家小吃店。昨天回去看看,剛踏進店裡,廚房大姐一眼認出我,笑著喊了聲「池老師」,隨即轉身進廚房。不一會兒,她端出一碗銀耳蓮子湯。
天氣熱,這碗銀耳湯是冰的,喝下一口,清甜順口,透心涼。和闆娘聊著聊著,桌上又陸續擺上蝦卷、臭豆腐……每一道菜都是熟悉的味道,也是一種情感的連結。
這一刻,我想的不是管理工具,不是績效提升,而是這些第一線夥伴的信任。他們記得當初我們一起討論店內運作的細節,記得我不是高高在上的講師,而是願意走進廚房、願意理解他們的顧問。
🤝 管理是人性的,不只是數字和工具
疫情期間,實體輔導的時間變短,但在有限的時間內,要讓第一線夥伴投入,光靠理論是不夠的,真誠才是關鍵。
顧問的價值,不只是提出理論,而是要能捲起袖子,示範給夥伴看。當初在這家小吃店,我不只是站在外場講 SOP,而是會走進廚房,問他們工作時最辛苦的地方在哪裡,試著理解他們的節奏,甚至一起端盤子、一起試菜。因為我知道,你有多在乎現場的人,他們就有多願意改變。
🛠️ 工具是手段,人在其中才有意義
這幾年,我教過許多管理工具,像是 OGSM 目標管理、績效評估模型、流程優化等。這些方法論當然有價值,但如果沒有放入「人性」,這些工具就只是冷冰冰的表格和數字,無法真正帶動改變。
工具可以規範行為,但只有人的動力,才能讓這些行為變成長期文化。管理的終點,永遠不是 KPI,而是人願不願意跟著你走。
🌱 真誠與實踐,才是最好的管理
昨天喝著那碗冰涼的銀耳蓮子湯,我再次確認了一件事:真正有價值的顧問工作,不是教會一個企業使用多少工具,而是讓他們願意相信,好的管理,是能夠讓人更好地發揮、讓夥伴更願意投入的。
把人放在心上,管理才有溫度。
#管理不只是管理
#顧問的溫度
#人性化領導
#做比說更重要
#真誠是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