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經營的不同階段,你會遇到不同的挑戰。很多管理者跟我說:「我們明明都很努力,為什麼績效還是不好?」答案其實很簡單——努力不是關鍵,對準才是。
🔥 一、活下去,是唯一的目標
創業初期,沒有資源、沒有流程,大家每天就是想辦法撐過去。「能接單、能出貨、能收到錢」就是 KPI。此時組織小、反應快,根本用不著什麼管理工具。
但也正因為一切靠人撐,一旦有變化,就容易崩塌。因為沒有制度、沒有共同語言。
🌳 二、成長,帶來複雜與分裂
當公司開始擴大,部門變多、產品線拉長,問題就出現了:
目標不一致
資源分散
部門各做各的
這時候你會發現,原本大家「靠默契」就能協作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組織像一棵樹長出太多枝幹,沒有方向就只剩混亂。
🌪 三、變動,是混亂的放大器
市場變化、競爭壓力、內部調整,讓原本就斷裂的溝通更混亂。大家都在做事,但結果卻各自為政、互相干擾,甚至衝突。
最終只剩下口號:「我們要努力!我們要創新!」但沒有人知道該往哪裡去。
⚙️ 四、OGSM,建立共同語言與系統
這時候你需要一套能「上下對齊、左右協作」的工具——OGSM 就是最實用的目標管理架構。
它包含四個核心元素:
O(Objective):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組織?
G(Goals):怎麼衡量成功?用數字說話
S(Strategy):我們選擇做哪些事?明確取捨
M(Measures):每天要做什麼?如何追蹤落實
OGSM不是寫在報告裡的,是要讓每個團隊、每位夥伴都能在日常中參照的「共用語言」。
🕸 五、對準方向,創造協作與績效
你不需要再推每個人往前衝,而是透過 OGSM 讓每個人知道「為什麼而努力」、「怎麼衡量成果」、「彼此之間如何搭配」。
從「做自己的事」,到「一起對齊目標」——這才是組織從成長邁向永續的轉捩點。
別再紙上談兵!目標管理工具不是讀給主管聽的理論,而是解決混亂、落實策略、創造成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