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作不再有趣時,該怎麼走下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幾天看到一篇電子報,標題是「創作者越來越多,但放棄創作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內容談到創作門檻越來越低,卻也讓被看見的難度越來越高,很多創作者也因為現實的因素不得不放棄這條路,抑或是看不到更成功的遠景果斷選擇放棄,這讓我想到剛開始寫文章時,看到某個群組內一位日更的創作者停止創作的決定,當下覺得很震驚、也很遺憾,但創作半年後的我似乎也懂了他的決定。

我還在創作,還在這條路上蹣跚前行,但有時心裡會想:「繼續走真的能成功嗎?」看著與投入時間成反比的流量,要不氣餒有點難……工作加上創作,有時也會讓自己疲憊不堪,雖然許多人都說這是條漫長的賽道,堅持才會迎來成功,但離起跑點不遠的我們,有時真的很難說服躁動的內心。

創作半年,雖然我沒有大紅大紫,但有些心路歷程想寫在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尤其是那些只有自己知道的心酸和疲憊,如果你想投入創作,或是你也還在苦撐,歡迎一起留言討論~

【創作這條路上,我也曾想過放棄】

沒有想過放棄是不可能的,反而三天兩頭就會想說,現在放棄躺好一定很舒服。

當初想開始創作,一方面是因為訂定了要當上「企業講師」的目標,另一方面是內心有蠻多想法想要訴說、傾吐、分享,所以透過文字創作的方式開始探索自己擅長的議題,也讓平常沒有出口的話,一併傾吐。

我第一次想要放棄,是開始創作滿3個月後,漸漸地發現素材很難搜集,想主題有點吃力,好像寫來寫去都是那幾個題目;好不容易有了題目,寫作時卻總是卡住,跟以往2小時就能寫完一篇文章相比,有時整個早上只寫出幾行字,心裡就會覺得很焦躁。

過去3個月那種很新鮮、很有趣的感覺蕩然無存,沒有靈感的時候心裡都會冒出一個聲音:「要不乾脆不要寫了吧?反正也沒獲得什麼,也沒什麼損失。」創作變成每天的負擔,而不是一種有趣的嘗試,我想這就是倦怠期吧!

最接近放棄的一次,是農曆年前,正值工作繁忙,還有其他領域學習需要兼顧,再加上創作的壓力,overloading讓我壓力很大,無時不刻感到焦慮,那時是真的想說放棄好了,反正也沒差。

即使知道創作是一條漫長、需要堅持的路,但還是會羨慕旁人下班就是吃飯喝酒唱歌的快樂日子,會想說是不是放棄會讓自己更開心,回到舒適圈蹲著就好。

有時看著低迷的流量,真的不敢自信地說創作能夠維生,想放棄的同時,也會懷疑是不是自己沒有才華。

開頭提到的那篇電子報,真真切切地打中我內心的想法,是創作的這半年來不時就會思考的事情,但我還在,我也想跟你分享分享我的導師給我的建議。

【從導師口中得到的答案】

  1. 新鮮感消退、倦怠期來臨代表的積極意義
    今年一月跟導師見面時,我說:「我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在對的方向上,流量、留言基本沒有無法跟著受眾迭代,也很難只用數量來衡量自己有沒有進步,現在寫作好像變得跟負擔一樣,沒有之前那種興奮感了。」
    導師卻第一時間恭喜我,他提到:「新鮮感消失才代表我們認真投入了某件事情,我們撐過了三分鐘熱度!他提到大多數的人都在新鮮感消退時放棄了,堅持倦怠期的人才有資格稱得上是投入某件事、從事某件事的人。
    當下聽到這個概念真的是讓我驚為天人!我只在自己的視角看到了無趣、負擔、壓力,卻沒想到在其他的人眼中,卻代表著我真正投入了某件事, 這是我沒有想過的詮釋方式!
    回想之前偶然給身邊的人們看部落格時,大家都會驚訝上面內容的篇幅與數量,只是我當下並沒有認真看待這個反應,現在看來,這或許可以這麼詮釋:「當我默默累積到一個讓別人驚訝的數量時,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是個業餘OO了!』」
  2. 焦慮的價值:它或許是創作者的必經之路
    這幾次overloading,有一種很明顯的焦慮感,就是我在每個時間點,都在想「是不是應該好好利用這個時間去做簡報、唸書、寫文章、拍短影音…」吃晚餐的時候、洗澡的時候、跟女朋友出去散心的時候,幾乎是無時無刻。那種被焦慮淹沒的感覺非常難受,明明知道該好好利用時間,但真的壓力大到甚麼都不想做。
    導師跟我說:「或許對重要的事情感到焦慮才是你的特質,或許有這個焦慮存在你才能更好的發揮所長。」這讓我想到我以前拿來把妹的一句話:「會焦慮代表我們很在意,代表我們正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搞不好焦慮是在提醒我:眼下的這些事情對我來說都很重要,我應該好好對待這幾件事情。當我把焦慮視為一種提醒自己的心理機制,好像就不會有被抽乾的感覺,反而會有動力規劃、行動。
    也許焦慮來臨的時候,不代表該放棄讓自己不焦慮,而是該思考「我該怎麼做才能做好每件我在意的事情」。
  3. 初心是最好的指北針
    承接上一篇文章「轉職行動的背後目的」,在為流量、薪資困惑的時候,我經常提醒自己:「寫作,是為了摸索我適合談論的主題,累積當講師的籌碼,而不是為了靠流量賺錢。」
    雖然這樣說,但如果有變現的管道我還是會去做哈哈哈!
    不過現階段的我並不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高大上才講這種話,而是藉由釐清最初的目的,來讓自己的心態回穩。「反正我也不是為了那幾個錢和流量才來寫作的,管他有沒有人看~」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每當想起這個初心,迷惘就能稍稍被安撫,因為我知道要達成這個目的,絕對需要更長時間的積累,而其他好處都只是附帶的罷了。

【電子報給我的靈感】

談了上述對於創作的領悟後,也想跟大家分享這篇電子報帶給我的一些收穫:

  1. 很多事情要嘗試過才會知道,打破「自己很厲害,只是沒被看見」或「自己很爛,根本沒有價值」的想法,而不是在心裡自我滿足
    身為一個愛幻想的人,我深知這樣的個性會帶來多大的壞處。小時候常常跟爸爸去打棒球,雖然只是傳接球和簡單的揮棒練習,卻讓我覺得自己很厲害,開始有「我棒球打得還不錯」的幻想。大學某次跟同學去打壘球,才發現我根本超爛,接球接不好、打球打不到,直到這時我才發現我真的沒有很厲害…當我們幻想自己擅長寫作、擅長運動、擅長創業的時候,多數都只是自我滿足,真正去嘗試了才會發現,其實自己真的非常普通,不是什麼才華洋溢的人,也只有打破了這個幻想,我們才知道該從哪個地方開始追趕。同理可證,也不用在開始做之前就自己嚇自己,也許我們比自己想像的更有才華一點~
  2. 放棄,是對自己的理解,是對自己投入成本的捨得是打破「好像有機會」的迷思
    習慣了東方教育,有時候會有點難以接受「放棄也沒關係」這種說法,但文章中的這段文字,對放棄做了更好的詮釋。我們的生活中也隨時存在這個課題,而且放棄通常是個不錯的選項。不適合的另一半、不適應的職場環境,及時止損通常是一個好選擇,如果我們捨不得之前投入的時間(沈沒成本),如果我們說服自己相信他們會改變(好像有機會),我們只會被有毒的關係傷得體無完膚。放棄,是這個時代的新選擇,代表著充分的自我覺察,代表我們願意面對最不堪的狀況,而放開手中緊握的,我們才有機會抓住其他機會。

【創作這條路上,我還在堅持】

現在的我,仍在創作,仍然沒有流量,但我試著把這些創作當成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當成整理思緒的工具,累積想法、看法,當成未來某一天能影響他人的種子。

這條路一定還很長,路上一定也會有很多想要放棄的時刻,但至少,現在的我選擇繼續前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火線上決策
5會員
99內容數
嗨!我是棉先生! 《火線上決策》是一個分享文章的平台,文章的主題來自一位消防員,對工作及日常生活的體悟、閱讀的輸出與實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跟我互動!
火線上決策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Thumbnail
2025/04/27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Thumbnail
2025/04/26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6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2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
Thumbnail
2025/04/22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創作者的道路上,創作低潮是每個階段都會遇到的事。 對於新手來說,這種感覺可能會更加強烈。 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關於創作者低潮的常見問題以及應對方法。同時,也分享了我的創作經驗和提醒,希望能幫助你重拾創作的熱情。
Thumbnail
創作者的道路上,創作低潮是每個階段都會遇到的事。 對於新手來說,這種感覺可能會更加強烈。 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關於創作者低潮的常見問題以及應對方法。同時,也分享了我的創作經驗和提醒,希望能幫助你重拾創作的熱情。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