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其實只是一場遊戲?
你是否曾經想過——人生的這些挑戰、痛苦與高低起伏,到底有什麼意義?
或者更大膽地問一句: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們總是習慣把人生看得很「實在」,但如果換一個角度——假如這一切,其實只是某種體驗的遊戲呢?
🌗 二元對立,其實是一體的兩面
我們所經歷的世界,幾乎所有事情都是「相對」的:
• 快樂與痛苦
• 豐盛與匱乏
• 保護與限制
• 投入與執著
這些對立的概念,其實就像光與影、左手與右手——彼此依存,缺一不可。
我們之所以能感受到豐盛,是因為曾經匱乏;
我們之所以嚮往成功,是因為我們跌倒過。
這讓我想起 Mike Dooley 在他的書《The Great Awakening》中提到的概念:
「意識本質是『一』,但為了體驗自己,它選擇創造『分離』。」
就像一道白光穿過棱鏡,變成七彩光譜。
那些對立,只是同一個整體的不同角度。
😈 佛與魔,其實只差一念
我們總想成為「好人」、「成功者」、「有智慧的人」…
但你是否想過——佛與魔,只差一線。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佛如果拿起刀,也可能變成魔。
• 拖延的極限,就是效率;
• 壓力的極限,就是爆發;
• 痛苦的極限,往往就是開悟的前門。
所有你抗拒的面向,其實都是你的一部分。
你越能看見它們是一體的,越接近真正的自由。
🌀 那為什麼要創造這一切?
想像一下,如果一切都很完美、沒有痛苦、沒有挑戰、沒有任何懸念——
你覺得,那還會好玩嗎?
我們有時會覺得「人生好難」,但也許在更高的視角來看:
「這一切的設計,就是為了讓你能『體驗』。」
你就像進入一場遊戲的玩家,如果一進去就是全能角色、直接通關,那樂趣在哪裡?
也許本源(Source)創造這一切,是因為牠「太無聊了」。
牠想知道自己是誰,所以創造了「不是牠」的東西,來玩。
🎭 痛苦,其實是你入戲太深
我們真正痛苦的時候,往往是因為——
我們太認真了。
太相信「自己就是這個角色」。
但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失敗、你不是任何一個人生角色。
你只是暫時「演」這個角色。
人生是場戲,你是演員,但你同時也是舞台背後的光。
一旦你看穿這一點,很多執著、痛苦和焦慮,就會開始鬆開。
🧭 那該怎麼玩這場遊戲?
如果人生真的是一場遊戲,那怎麼「玩得更好」呢?
1. 找到流動感(Follow the Flow)
當你在做一件事時感到輕鬆、有創造力、時間感消失,
那就是你在對的頻道。
2. 放下控制,活在當下(Presence Over Control)
不是你要掌控人生,而是讓人生透過你展現。
你不是在活人生,而是人生在活你。
3. 世界是你的鏡子(The Mirror Principle)
每一個你有強烈情緒反應的人或事件,其實都是一面鏡子。
它們反映出你內在未整合的部分,是「玩家」在對你眨眼。
🌱 你,正在覺醒中
也許你開始對這些事產生興趣,開始問「我是誰」、「為什麼在這裡」……
這些不是迷失,而是「覺醒」的前兆。
我們正處在一個巨大的意識轉變期——從「分離」走向「合一」,從「角色」回到「玩家」。
你願意重新看看你的人生嗎?
用一種遊戲的心情、體驗者的姿態、玩家的意識,來參與接下來的每一天?
🎧 精彩 Podcast 已上線:
▶️ EP72|如果一切太完美,會不會太無聊?本源創造遊戲的真正原因
Podcast 節目|《瀚哥的人生應用題》
📲 點我收聽:https://creators.spotify.com/pod/show/hangolife644/episodes/EP72-e30r1bn
📬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留言分享:
你最近在哪一關卡裡,玩得最用力?還是你開始放鬆體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