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本篇為越滑越難愛:當選擇太多,愛情變成一種癱瘓延伸文章,建議合併閱讀。
------
本篇獻給那些在聊天裡投入真心,卻從來沒被當成真心對待的人。你以為自己是他的例外,直到你發現,你只是他情緒好用的選項。這篇寫給還在關係邊緣等待確認、害怕自己只是工具人的你。
讀完這篇,你會明白三件事:
我們開始👇👇👇
Ken 曾經以為,和她那樣聊天,是一種默契。
每天早安晚安、分享彼此的焦慮與日常、互相鼓勵、互相吐槽,看起來就像一對戀人,只是少了一個正式的稱呼。
直到有天,他問:「我們是什麼關係?」
她笑了一下,說:「你是我最懂的朋友,也是我最依賴的對象。」
那一刻,他沉默了。
原來,在她眼裡,他只是情緒的備胎,一個方便的接收器。她需要的,不是愛人,是一個能隨傳隨到、隨叫隨回、永遠理性不會爆炸的情緒回收站。
Ken 後來才發現,交友軟體裡,這種關係不只發生在他身上。他以為自己是合作對象,其實他只是工具人。
—
是從你開始習慣,別人不需要確認、也不需要承諾,就能獲得你的好。
Ken 說,有一段時間他陪一個女生度過失戀期,天天講電話、陪她吃飯、聽她哭,甚至半夜去幫她買止痛藥。女生常說:「你真是我這輩子遇過最好的人。」
他以為,自己正在慢慢贏得她的心。直到有天她傳來一張和新歡的合照,說:「謝謝你陪我走過低谷,我真的遇到對的人了。」
那一晚,Ken 把聊天室全部刪除,連外送紀錄都一併清空。
—
「互動很多」不等於「你很重要」。
你以為你們正在建立關係,其實對方只是把你當情緒寄存中心。你以為你是候選情人,其實你只是合時合地的情緒服務提供者。
這不是性別問題,而是一種角色錯置:有一方以為自己在「經營」,另一方只是「利用」而已。
—
【付費段開始|解鎖後你將獲得】
下一篇預告:當你停止討好,才開始真正被尊重。
【深入解析】
這兩者的關鍵差異不在互動頻率,而在「責任感與參與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