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看 AI!從 1956 到 2025,AI 之父們會說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 1956 年,一場名為「Dartmouth 夏季研究計畫」的會議,誕生了我們今天所說的「人工智慧(AI)」這個名詞。

這四位被稱為 AI 之父的科學家──McCarthy、Minsky、Shannon、Rochester──當年只是想問一個問題:

「機器,能不能像人一樣思考?」

沒想到他們創造的這個問題,1968 年後,真的打開了一扇不可逆的大門。

這次讓我用「哆拉A夢任意門」的方式,讓這些創始人穿越來到 2025 年,看看我們現在的 AI 世界到底變成什麼樣子。

場景一:AI 穿越劇正式開演

旁白:1956 年的某個午後,四位科學家進行完一場關於 AI 概念的討論後,意外穿越到未來…

McCarthy(AI 一詞創造者):

「這裡是…?我們怎麼在一間現代咖啡廳?」

我:

「歡迎來到 2024 年的地球!我正使用 ChatGPT 幫我寫一篇文章呢!」

場景二:看到 ChatGPT 時的反應

Minsky(機器學習奠基人):

「這機器…正在模仿人類語氣講話?!」

Shannon(資訊理論之父):

「我當年研究二進位,沒想到有人讓它變成詩跟情書…」

Rochester(AI推手/IBM第一台商業電腦設計者):

「那這不就是我們想像中的 AI 實現了嗎?」

場景三:AutoGen AI 小隊出場!

我:

「不只這樣,現在有 AutoGen,AI 可以自己組隊完成任務。」

按下執行鍵,一整個 AI 團隊開始運作:

✏AI A:負責資料搜尋

✏AI B:負責數據分析

✏AI C:負責寫成報告

McCarthy:

「我們一週研討的東西,它們一分鐘就完成了…」

場景四:反思與致敬

Minsky:

「我們當年只是想解一個問題,沒想到它真的被解開了。」

Shannon:

「而且,還超出我們的想像。」

結尾:AI 的故事還在繼續

1956 到現在,AI 不再只是「思考能否模仿人」,它已經能與我們協作、創作、對話,甚至開一場屬於它們自己的會議。

但不變的是,我們仍在探索一個問題:

「我們希望 AI 成為什麼?」


謝謝 1956 年的勇氣與理想,讓我們今天能看見這場科技與人性的長篇故事。

結尾:

這篇用對話式的方式,獻給所有想用「輕鬆方式理解 AI 起源」的你。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覺得 AI 的未來,會往哪裡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靈感補給站|隨筆 × 商業 × 創作
3會員
92內容數
📖 財會背景|內部稽核師(CIA)/ERP軟體應用師 上班靠邏輯,下班靠靈感。 寫吃的、寫日常,也寫世界的眉角。 ✨
2025/04/29
當我們說 AI「會看圖」,其實是在講「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 它靠 CNN 來辨認圖像細節,再用像 YOLO 這樣的模型標記圖中的物件位置。 簡單說,CV 是任務、CNN 是工具、YOLO 是應用。 從看得懂,到抓得準,這就是 AI 看圖的完整流程。
Thumbnail
2025/04/29
當我們說 AI「會看圖」,其實是在講「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 它靠 CNN 來辨認圖像細節,再用像 YOLO 這樣的模型標記圖中的物件位置。 簡單說,CV 是任務、CNN 是工具、YOLO 是應用。 從看得懂,到抓得準,這就是 AI 看圖的完整流程。
Thumbnail
2025/04/27
LSTM 是記憶力加強版的 RNN,能判斷哪些資訊該記、哪些該忘,特別適合處理語音、文字、股市等時間序列資料。它透過記憶門控機制,解決了 RNN 容易忘記前面訊息的缺點,是 AI 世界裡的「聰明筆記王」。
Thumbnail
2025/04/27
LSTM 是記憶力加強版的 RNN,能判斷哪些資訊該記、哪些該忘,特別適合處理語音、文字、股市等時間序列資料。它透過記憶門控機制,解決了 RNN 容易忘記前面訊息的缺點,是 AI 世界裡的「聰明筆記王」。
Thumbnail
2025/04/24
會不會下 Prompt,決定你能不能讓 AI 幫上忙。Prompt 工程是一種讓 AI「聽得懂人話」的關鍵技術,只要你問得夠清楚,它就能回得又快又準。這篇用白話說明什麼是 Prompt、怎麼設計,讓你從亂問亂回,進化成懂問會用的 AI 控制者。
Thumbnail
2025/04/24
會不會下 Prompt,決定你能不能讓 AI 幫上忙。Prompt 工程是一種讓 AI「聽得懂人話」的關鍵技術,只要你問得夠清楚,它就能回得又快又準。這篇用白話說明什麼是 Prompt、怎麼設計,讓你從亂問亂回,進化成懂問會用的 AI 控制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作為OpenAI 的初始創辦人之一和Inflection AI 的共同創辦人,雷德霍夫曼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的AI發展。他決定與GPT-4共同寫書,探討AI將如何改變與形塑新的未來。書中,霍夫曼多次強調,不應該悲觀的認為人類將被AI取代,而應該著眼人類如何善用AI這項工具,讓自己進化,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作為OpenAI 的初始創辦人之一和Inflection AI 的共同創辦人,雷德霍夫曼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的AI發展。他決定與GPT-4共同寫書,探討AI將如何改變與形塑新的未來。書中,霍夫曼多次強調,不應該悲觀的認為人類將被AI取代,而應該著眼人類如何善用AI這項工具,讓自己進化,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人工智能:革命性技術的崛起與挑戰 1. 什麼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是指由人類創造的機器或系統,能夠模仿人類智能,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包括學習、問題解決、語言理解、視覺感知等能力。AI系統可以處理大量數據,識別模式,並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決策或預測。 2.
Thumbnail
人工智能:革命性技術的崛起與挑戰 1. 什麼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是指由人類創造的機器或系統,能夠模仿人類智能,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包括學習、問題解決、語言理解、視覺感知等能力。AI系統可以處理大量數據,識別模式,並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決策或預測。 2.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什麼?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簡單來說,就是讓機器模仿人類的思考、學習和決策的能力。它就像是一個聰明的電腦程序,可以執行許多原本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工作,例如: 語音辨識: 讓電腦聽懂人類的語言,像是 Siri、Google As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什麼?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簡單來說,就是讓機器模仿人類的思考、學習和決策的能力。它就像是一個聰明的電腦程序,可以執行許多原本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工作,例如: 語音辨識: 讓電腦聽懂人類的語言,像是 Siri、Google As
Thumbnail
AI的世界充滿了創新和潛力,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和機器人技術。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既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需要在技術發展和倫理規範之間找到平衡,確保AI技術的應用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Thumbnail
AI的世界充滿了創新和潛力,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和機器人技術。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既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需要在技術發展和倫理規範之間找到平衡,確保AI技術的應用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Thumbnail
2022年末,ChatGPT為AI打開了一個新的篇章,然而大家知道普遍被認為的AI元年是哪一年嗎?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首次提出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這個名稱因而誕生,這年被定為AI元年,也就是說AI這項科技在眾多科學家前仆後繼的努力之下已經走了超過半個世紀。
Thumbnail
2022年末,ChatGPT為AI打開了一個新的篇章,然而大家知道普遍被認為的AI元年是哪一年嗎?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首次提出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這個名稱因而誕生,這年被定為AI元年,也就是說AI這項科技在眾多科學家前仆後繼的努力之下已經走了超過半個世紀。
Thumbnail
筆記-24.03.17美投君 *要推估AI泡沫破掉的時間點,可以從歷史找答案。 *1989年網路誕生,一開始只有軍方、專業人士使用,類似2021年之前的AI,離普通人很遠。 *2023年出現chatGPT之後,AI開始普及。 -類似1993年網景公司(Netscape)發明網路瀏覽器,讓一般
Thumbnail
筆記-24.03.17美投君 *要推估AI泡沫破掉的時間點,可以從歷史找答案。 *1989年網路誕生,一開始只有軍方、專業人士使用,類似2021年之前的AI,離普通人很遠。 *2023年出現chatGPT之後,AI開始普及。 -類似1993年網景公司(Netscape)發明網路瀏覽器,讓一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