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取代人類嗎?你也許不必這麼擔心。新技術往往為人類帶來進化的可能,讓《AI啟蒙時代》告訴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有別於之前已經出現的「訂個主題讓ChatGPT寫本書,上架去賣」的淺薄實驗(甚至是濫用),《AI啟蒙時代》是第一本由人類與GPT-4合寫,藉由與GPT進行對話互動,共同創作的作品,主題正是探討AI 的可能性,以及人類可以如何看待AI。

雷德霍夫曼是LinkedIn的共同創辦人,也協助無數新創公司從車庫一步步成長為市值十億美元的企業。作為OpenAI 的初始創辦人之一和Inflection AI 的共同創辦人,霍夫曼能夠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的AI發展。在與大型語言模型的互動過程中,他意識到AI技術已經來到一個關鍵的引爆點。於是,他決定與GPT-4共同寫書,探討AI將如何在知識學習、職涯與工作轉型、藝術創作、公平正義、新聞媒體等重要領域改變與形塑新的未來。在他和AI一問一答之間,描繪出一個「人人都能靠AI大幅提升知識與能力」的新世界。

《AI啟蒙時代》書中,霍夫曼多次強調,不應該悲觀的認為人類將被AI取代,而應該著眼人類如何善用AI這項工具,讓自己變得更強大。這本書的寫作正是以行動「示範」了這種可能性,除了把GPT-4列為共同作者,霍夫曼不斷的提出在書中某項觀點、某段內容、某個點子裡,GPT-4所扮演的角色與提供的貢獻,引發他做出進一步地思索與創見。如書中所說「問一題,就會想再問十題」,與GPT-4的對話,能夠啟動我們思考的延伸發展。

霍夫曼認為,人類與其他物種相較最與眾不同的特質,就是我們使用工具的能力。我們不僅是擅長思考的「智人」,更是善於開發工具提升效能的「技人」,而AI正是協助人類升級的最新工具。

簡單整理一下書中我印象較深的內容:

【關於GPT-4】

霍夫曼認為,GPT-4 並非擁有意識的存在,但它可以在不同的語境下生成合適的內容。它的觀點並非固定不變,也不總是可以預測,會有犯錯的時候,但也擅長模擬與預測人類反應,能根據情況進行改進。

GPT-4 具備高效的運算生成能力,能夠合成與擴展各類信息。然而其真正的價值在於將這些能力與人類的創意、判斷力和質疑精神結合在一起(就如同《AI啟蒙時代》的寫作過程與最終內容定稿)。這樣一來,GPT-4 可以不僅僅是輔助工具,更是一種擴增人類能力的夥伴,而非取代人類。

作為一種工具,GPT-4 的效用在於被人類以謹慎懷抱好奇心與責任感地操作它時,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潛能。

【關於教育領域】

霍夫曼引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明茲教授的觀點,明茲認為,人類應該充分利用身邊所有可得的工具來提升我們獨有的才能。同時,教育的重點應該在於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最大限度地運用新工具,並超越這些工具的侷限性。

在教育中運用AI時,明茲教授認為人類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與AI共同成長:

  • 專注於提出最好的問題。
  • 學習那些無法從AI資料庫中直接獲得的見解和技能。
  • 將這些見解轉化為具體的行動。

進一步來看AI帶來的影響與效果:

  • 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激發我們的創意。
  • 能夠提供補充性或替代性的資訊,進一步提升準確度與品質
  • 激發我們的批判性思考,讓我們反思,並與AI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因此,在教育上,我們應該將AI視為輔助工具,而不是將其視為作弊手段。必須將AI的正確有效運用納入課程的一部分,就像1970年代初期,人們曾將計算機視為數學課的作弊工具,但到了80年代,課堂上反而要求學生必須攜帶並使用計算機作為輔助,這顯示了對於工具觀念的轉變。

我們應該將AI視為補充教材,而非教學的替代品;將AI視為探尋的工具,而不是答案的來源或權威;將AI當作提供回饋的工具,而非評斷等級的工具。AI可以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協助批改作業、提供評論與回饋意見,並設計客製化的測驗或習題,從而讓每位學生擁有個人化的學習路徑。

【關於創意與想像力】

一開始,也許創作者擔心的是AI的仿作與取代,但想像一下,如果把AI是為激發創意與靈感的助手呢?AI幫你畫個草圖、擬個大綱、試著寫段旋律看看感覺如何?此時AI就扮演了高效率、有耐性,多元創意的助理。

對於創作者而言,運用AI可以達成以下三件事:

  • 探索新的類型與風格。
  • 協助多媒體間內容的嘗試與整合。
  • 生成跨媒介的內容。

當然,如兩面刃,我們應該避免以下幾種情況:

  • 破壞創作的原創性、真實性和自主性。
  • 過度依賴AI,導致失去自身的風格與特色。
  • 生成大量平庸的內容,進而加劇惡性競爭與市場的飽和。
  • 利用AI侵害著作權。

在創意領域中,AI應該被視為介於「精明能幹的助理」與「真正的創意夥伴」之間的角色。我們應該帶著熱情,但同時保持批判的眼光來運用AI。

【關於公平與正義】

AI協助執法的確可能引發隱私侵犯、資安問題或過多監控的疑慮。然而,從積極的角度來看,AI也能為大眾提供更平等且普及的法律服務,並有效防止和打擊白領智慧型犯罪,例如詐欺行為。

【關於新聞】

在新聞領域中,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原則,包括好奇心、創造力、同理心,以及遵守道德底線,依然是新聞的核心價值。

然而,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新聞的真實性與正確性,即所謂的真相,也必須得到保障。因此,社會必須持續保有追求真相的能力。在這方面,AI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協助,追求真相的機構可以:

  • 學習運用AI的準確性與速度更快速地完成工作(事實查核)
  • 利用AI更有效地與受眾互動。
  • 持續大肆、廣泛的傳播真相,使其無所不在。

此外,通過與AI的對話,我們可以從一個問題延伸出更多的問題來探討,這對新聞組織來說具有極大的意義與價值。

同樣的,沒有記者,新聞業就無法存在。AI應該是記者與編輯的高效助理,而非替代品。

【關於工作】

如何更聰明地使用AI工作,可以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 把AI視為類似大學研究助理的角色,而不是無所不知的先知或權威。
  • 把自己視為導演,擔任引導和塑造場景的角色,而不只是一個執行任務、產出成品的工匠。
  • 「去試就對了!」新的可能來自於嘗試和探索,從中激發自己在AI應用中的經驗、思考,甚至是新的領悟。

【從智人到技人—科技人文主義】

在看待科技與發展時,人們會有以下幾個觀點(或顧慮):

  • 科技只是工具,如何使用取決於人類自身。
  • 有些科技可能會被濫用,或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未必是正面的)。
  • 並非所有人都能一致地享受到科技的好處,產生不平等與剝奪
  • 人類往往更容易放大和關注科技帶來的負面效應。

然而,作者霍夫曼抱持著「科技人文主義」的立場。他認為:

  • 技術創新是人類的重要特質之一,人類本身就不斷發展工具與技術,並通過這些工具和技術促進行為的改變。
  • 人類使用工具會刺激我們的認知能力進化,並增強我們的運算能力。
  • 隨著科技與工具的進步,我們現在擁有比過去三十年、三百年前,更多的方法來達成目標,並為自己創造更有意義的生活。
  • 人類與科技將共同進化,核心原則是努力實現造福廣大人群的成果,同時對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保持警惕。
  • 我們不應該採完全贊同或完全否定的角度看待新科技,這兩種極端的觀點都不適合。

在結語中,雖然霍夫曼清楚認識到AI帶來的潛在威脅,但他選擇將眼光放在AI可能創造的正向影響上。

霍夫曼指出,我們正處於21世紀的十字路口。我們可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應對這一挑戰:批評、嘗試管控,或從長遠角度思考如何讓人類受益。霍夫曼選擇了第三種方式,即藉由AI來放大人類的能力、機會和自主性。

他認為,只有在「零進步(零改變)」的情況下才會「零風險」,任何進步都可能伴隨風險。然而,在技術快速進步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保持耐心,並容忍可能出現的失誤,設法享受技術與工具帶來的利大於弊。



avatar-img
27.6K會員
183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於電子書閱讀器,相較其他讀友也許在意的是彩色、螢幕大,我反而重視的是輕巧、易攜帶,最好可以單手進行閱讀—因為我常搭捷運,沒有座位時不方便用雙手捧書、翻閱。 有些朋友也許在這樣的情境會用手機來作為電子書閱讀器,但不免受到手機的通知或訊息干擾而分心,且我還是喜歡電子紙E-ink舒適不傷眼的閱讀體驗。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重要的對話像是理念或政見的討論,通會都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 一定會有歧異,參與對話的人不可能意見完全相同。 2. 對話過程感覺會很艱難、棘手。 3. 除了對話之外,還有後續其他的事要被完成,要導出實際的行動或改變 試著回想一下和別人進行重要的對話的經驗,結果如你預期嗎?相信不會每一次都順利。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談到影響力,也許你認為「那是政治人物/ 明星/ 網紅才需要的,與我無關」,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處在一個影響力交互作用的世界,既受到他人的影響讓我們產生目標與期望,我們也對他人產生影響。影響力就如同「星際大戰」裡無所不在的原力,端看你是否能夠察覺並運用。若能夠發揮好的交互影響,將會得到互利的結果。
達利歐認為,如果沒有建立自己的「原則」,那麼在每天在因應諸多大小狀況時,就必須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碰到一樣,被迫個別、快速且不假思索地因應。但「太陽下無新事」這句話適用在大多數情況,只有極少數的情境是獨一無二、無法歸類的。如果我們發展出妥善處理大多數重複情境的優質原則,就能更加迅速地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對於電子書閱讀器,相較其他讀友也許在意的是彩色、螢幕大,我反而重視的是輕巧、易攜帶,最好可以單手進行閱讀—因為我常搭捷運,沒有座位時不方便用雙手捧書、翻閱。 有些朋友也許在這樣的情境會用手機來作為電子書閱讀器,但不免受到手機的通知或訊息干擾而分心,且我還是喜歡電子紙E-ink舒適不傷眼的閱讀體驗。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重要的對話像是理念或政見的討論,通會都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 一定會有歧異,參與對話的人不可能意見完全相同。 2. 對話過程感覺會很艱難、棘手。 3. 除了對話之外,還有後續其他的事要被完成,要導出實際的行動或改變 試著回想一下和別人進行重要的對話的經驗,結果如你預期嗎?相信不會每一次都順利。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談到影響力,也許你認為「那是政治人物/ 明星/ 網紅才需要的,與我無關」,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處在一個影響力交互作用的世界,既受到他人的影響讓我們產生目標與期望,我們也對他人產生影響。影響力就如同「星際大戰」裡無所不在的原力,端看你是否能夠察覺並運用。若能夠發揮好的交互影響,將會得到互利的結果。
達利歐認為,如果沒有建立自己的「原則」,那麼在每天在因應諸多大小狀況時,就必須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碰到一樣,被迫個別、快速且不假思索地因應。但「太陽下無新事」這句話適用在大多數情況,只有極少數的情境是獨一無二、無法歸類的。如果我們發展出妥善處理大多數重複情境的優質原則,就能更加迅速地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工智能:革命性技術的崛起與挑戰 1. 什麼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是指由人類創造的機器或系統,能夠模仿人類智能,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包括學習、問題解決、語言理解、視覺感知等能力。AI系統可以處理大量數據,識別模式,並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決策或預測。 2.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 工作方式。踏入2023年,隨著 OpenAl 推出 ChatGPT 震驚全球,以 AI技術的應用程序不斷湧現,顛覆了 我們過去對科技的認知。 今天Only Two 翁立兔分享了這篇,我真的覺得蠻好的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最近的ChatGPT-4o讓人感受到人工智能從當初的回答問題,漸漸地變成活生生的人,可以懂得讀懂人的情緒變化和即時回應這些變化.這好像是一件讓人感到新鮮的事,但同時也讓人不禁想起: '那人類還剩下什麼?' 事實上,在筆者稍後的人類圖體驗的迷你課程談到,這一切很可能是人類圖所談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3年回顧時寫過一篇關於AI欲望與佛法的想法,2024年初,人類世界又迎來了一波AI應用的暴發。 人類該懼怕AI嗎? 答案是,怕也沒用。 AI會搶走人類的工作嗎? 是的,而且會大量取代人工。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工智能:革命性技術的崛起與挑戰 1. 什麼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是指由人類創造的機器或系統,能夠模仿人類智能,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包括學習、問題解決、語言理解、視覺感知等能力。AI系統可以處理大量數據,識別模式,並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決策或預測。 2.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 工作方式。踏入2023年,隨著 OpenAl 推出 ChatGPT 震驚全球,以 AI技術的應用程序不斷湧現,顛覆了 我們過去對科技的認知。 今天Only Two 翁立兔分享了這篇,我真的覺得蠻好的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最近的ChatGPT-4o讓人感受到人工智能從當初的回答問題,漸漸地變成活生生的人,可以懂得讀懂人的情緒變化和即時回應這些變化.這好像是一件讓人感到新鮮的事,但同時也讓人不禁想起: '那人類還剩下什麼?' 事實上,在筆者稍後的人類圖體驗的迷你課程談到,這一切很可能是人類圖所談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3年回顧時寫過一篇關於AI欲望與佛法的想法,2024年初,人類世界又迎來了一波AI應用的暴發。 人類該懼怕AI嗎? 答案是,怕也沒用。 AI會搶走人類的工作嗎? 是的,而且會大量取代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