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站在會議室裡,看著螢幕上的提案簡報,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在心裡交錯。
坐在對面的,是他的研究所指導教授——蘇教授。
時間已經過了好幾年,但蘇教授依舊維持著當年的姿態,身穿深色襯衫,戴著細框眼鏡,雙手交握放在桌上,專注地聽著王宇的簡報,時不時點頭,偶爾在筆記本上寫下什麼。王宇記得,當年他在研究所時,蘇教授是個要求極高的人,論文修改總是精確到每一個標點符號,每次討論都像是一次腦力挑戰。但也是因為這樣,他學會了如何建立有邏輯的論述,如何從混亂的資訊裡整理出核心價值。
而今天,他站在這裡,不是學生,而是合作夥伴。
從學生到合作者,心境的轉變
這次的合作案,是一個跨產業的品牌研究計畫,涉及行銷、社會心理學與數據分析,由蘇教授帶領的學術團隊,與王宇的行銷顧問公司共同執行。
當蘇教授聯繫他時,王宇有些意外——當初的他,只是一個在學術圈摸索未來的學生,而現在,教授卻主動找上他,邀請他一起參與這個大型研究計畫。
「你這幾年的工作,我一直有在關注。」蘇教授在提案會前的通話裡這麼說:「你的研究能力還在,但現在多了一個市場視角,這正是我們團隊所缺少的。」
那一刻,王宇有種難以言喻的感受。
他曾經以為,離開學術圈後,他和過去的研究生涯就此切割,沒想到,這條路繞了一圈,他又回到了學術的領域,只不過這次,他是以專家的身份參與,而不再是學生。
理論與市場的結合,真正的價值創造
會議結束後,蘇教授合上筆記本,微微一笑:「這個計畫,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完整。你的分析視角,確實帶來了我們沒想到的應用層面。」
王宇笑了笑,「學術研究能提供深度,但市場應用要考慮現實,這次的合作,應該可以讓這兩件事真正結合起來。」
蘇教授點點頭,「這正是我找你的原因。」
這一刻,王宇明白,真正的成長,並不是離開某個領域,而是當你能夠將不同領域的價值融合,創造出新的可能性。
從學生到合作者,這條路走了很久,但他知道,這只是另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