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輪班工作真的快把我搞瘋了!白天上班還好,夜班才是惡夢!上完夜班回家,明明累到快散架,偏偏一躺下腦袋還在轉,數綿羊數到天亮,隔天又要換班,整個人根本像行屍走肉。
⸻
Spotify Sleep音樂:讓失眠者和小孩都輕鬆入睡
那天剛好下夜班,回到家完全沒睡意。我打開Spotify,搜尋「Sleep」,跳出一堆助眠清單,像是Sleep Songs、Deep Sleep、Piano for Sleep,我挑了這個:
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37i9dQZF1DWZd79rJ6a7lp?si=ownu3fW8T_iK3fC8WNLbAg&pi=xCAIzqTnTW-Yh
音樂一響起,那種旋律柔和、節奏緩慢的音樂感覺就很舒服,整個房間的氛圍也跟著柔和下來。音量我會調到微小聲、聽得到就好,接著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身體能夠放鬆,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不得不說,這個對我家兩隻小孩也超有用,不然「媽媽陪睡玩偶」總是有追劇、放鬆需求,這個用爸爸的手機就能陪睡,真的有效。
⸻
低頻音樂的秘密:為什麼能讓人秒睡?
後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這些Spotify助眠音樂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很多都帶有低頻音效!這種低頻音樂給人的感覺,真的很舒服,震動共鳴:聲波像按摩一樣,讓身體跟著共振,有種放鬆的愉悅感。
低頻音樂的這種特性,能夠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讓心跳放慢、壓力荷爾蒙下降,進一步達到身心同步放鬆的效果。
根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 Health)的研究,睡前聽音樂能降低失眠嚴重程度,提升睡眠品質。尤其像Spotify上熱門的助眠清單,音樂特性大多是低頻、慢拍、柔和旋律,讓腦袋快速切換到放鬆狀態。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輪班後超難睡,不妨試試看這個我最愛的Spotify助眠清單:
Spotify Sleep Songs Playlist

低頻音樂特別適合助眠,是因為它的震盪和節奏感能讓副交感神經活化,心跳逐漸放慢,達到放鬆效果。尤其是像Spotify上的Deep Sleep或Binaural Beats,透過低頻共振來引導大腦進入平靜狀態,讓入睡變得自然且深沉。整個氛圍就像在雲端一樣,真的很放鬆。我現在入睡前,都會先洗個澡,然後打開這個清單,讓音樂慢慢帶我進入夢鄉。
⸻
為什麼睡前聽音樂有效?
根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 Health)的研究,睡前聆聽音樂能降低失眠嚴重程度,提升睡眠品質,幫助更快入睡。特別是像這種助眠音樂,有幾個特點:
• 節奏較慢(每分鐘60-80拍)
• 音量較低
• 能量較少
• 多為純樂器演奏
• 旋律柔和
這類音樂能夠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讓心跳慢下來、壓力感降低,讓輪班族的焦躁感逐漸消退,真的有助於快速入睡。
資料來源:
UC Davis Health - Is Listening to Music Better Than a Sleeping Pill?
⸻
音樂真的能幫助睡眠?其實還有一個小訣竅!
後來我才知道,運動雖然有幫助,但重點不只是動一動而已,而是要正確放鬆!
我在哇賽心理學粉專上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提到很多人以為「躺著休息」就是放鬆,但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單純躺在床上發呆,腦袋還在轉啊,壓力也沒有真的釋放。反而是透過適當運動,「像做一些輕量的伸展」,才能讓緊繃的肌肉真正鬆開,壓力才不會積在身體裡。
資料來源:
哇賽心理學:失眠與正確放鬆
⸻
試試睡前音樂和肌肉伸展,讓輪班不再那麼難熬!
在我養成習慣,每次夜班後洗完澡,就打開Spotify助眠音樂,讓旋律慢慢帶我入睡,真的比硬躺著發呆有用多了!
如果你也是輪班族,快來試試這些助眠音樂吧!有沒有什麼你覺得好用的睡前習慣?留言告訴我。
#Spotify助眠音樂
#夜班助眠技巧
#低頻音樂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