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始之前,你聽過Simon Sinek的黃金圈理論嗎?
尊重原版TED,Youtube可開啟中文字幕
企劃的第一步:永遠先問為什麼!
Ask "Why" before starting.
你可能會有點好奇「不是要談企劃嗎?怎麼先談起黃金圈來了?」
我用兩個簡單的方式來舉例一下:
一、政府計劃
- 思考第一步:為什麼要寫這一份企劃書?
- 思考第二步:誰要看這份企劃書?
- 思考第三步:看這份企劃書的人希望看到什麼?
以寫政府計劃為例:其實大部份寫企劃的人一開始就搞錯重點了,他們往往很擅長把自己的產品寫得很厲害,但是評審第一個在乎的絕對不是這個,它們往往最在乎的是「你有沒有能力落實你的計劃?」
所以寫政府計劃的時候通常需要附上401報表,評審會藉由你公司的運作狀況來評估你的商業模式是否健全。
所以切記,不要等到缺錢才開始寫政府計劃,政府計劃絕對不是為了救濟那些快要倒閉解散的公司;錦上添花永遠比雪中送炭來得容易!
二、貸款計劃
思考步驟同上。
貸款計劃的審核者是銀行,他們比政府更加不在乎你的產品厲不厲害,他們在乎的是你的信用評比,以及還款計劃。
曾經有一位做拆除工程的師傅來詢問我,說他想開公司申請青創貸款:
我:「你有在使用信用卡嗎?」
師傅:「沒有。」
我:「如果你這筆買機具的錢一定要跟銀行借,那麼你先去銀行辦一張最低額度的信用卡,比你現在來詢問開公司或工作室來得更重要。」因為信用卡就是銀行用來判斷信用最基本的依據,沒有使用過信用卡的人通稱「小白」,信用價值只比積欠卡債的人好一點點而已。
以上說的兩種計劃書我都寫過而且安全下莊,拿來當作例子應該很合適,關於政府計劃或者貸款計劃的部份,有興趣的朋友請在留言區告訴我,我們下次可以再另外開文章來深入聊聊!
企劃的第二步:釐清你的「企劃架構」
撰寫者需要依照企劃本身的規模大小、對象選擇合適的企劃書架構,以一份詳細的商業企劃而言,企劃就必須包含現況分析與風險評估。每一份企劃書都需要設定一個可以用來檢視企劃是否完整執行的時間點,對企業而言就是季計劃或年度計劃。
因此企劃書通常必須包含以下內容:
- 明確的目標
- 達成目標的策略
- 執行策略的資源(人力、物力、資金與時間)
- 執行與進度(甘特圖)
- 檢討與修正(定期)
政府計劃都會提供標題,撰寫者只需要依照標題開始書寫即可,這樣評審們就可以依照標題快速找到他們要不要繼續看這本企劃的章節。每一本企劃書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可以讓評審決定要不要繼續看下去,內容務必要扎實不廢話。
相對於厚實的政府企劃書,企業內部的企劃書則需要精簡再精簡,最好是一張紙就可以把整個企劃說完,因此才有所謂一頁企劃書或Business Model Canvas。

Business Model Canvas 善用圖表可讓人一目瞭然
企劃的第三步:認識你的「企劃價值」
許多人時常都對企劃書帶著迷思,認為寫這東西「很花時間」、「很麻煩」,如果不是需要跟人拉贊助、請補助就不寫了;其實,前面說的兩樣都對,企劃的確非常地麻煩又花時間,但是卻沒有人可以否認,企劃其實是檢視自己的重要工具。
無關乎企劃的大小或者頁數,對於企業而言,撰寫企劃的重點包含運用企業管理工具來檢視自己的產品及資源,許多企業花大錢請商業顧問,卻時常需要從最基礎的企管工具開始認識,檢視之下才發現自己已經多走了太多冤枉路。
時間往往就是最常被忽略的隱形成本(機會成本),更不說從開公司的第一天起,幾乎無時無刻都在花錢。「休息就是每天晚上閉上眼睛的時候,只要張開眼睛就無時無刻都在工作」這大概是許多創業老闆們共通的名言。
企劃的核心就是「思考與溝通」
小結:企劃書讓你更有說服力
這篇文章裡提到了三個企劃書撰寫的重點:
- 永遠先問為什麼!
- 釐清你的「企劃架構」
- 認識你的「企劃價值」


這是一份極其簡單的活動計劃案例,裡面包含了一份活動計劃書裡該有的基本內容,就是活動的目的、日期、時間、地點,內容與需求。如果只是要完成一份這種規模的活動計劃書,只需要使用AI工具都可以立刻生成,一點都不困難。
附上這個案例的目的也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要害怕寫企劃。
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你對企劃的理解與認識,也歡迎交流經驗,對於商業企劃、創業或AI應用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訂閱我,我們下次見。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