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作品的食欲、色欲、獸欲互相像徵。
從金木研和利世互相告白開始。
人類變成喰種,象徵了當人長大後,發現自己世界週圍一直充斥著黑暗。
即使再不願意承認,自己內心也隱藏著黑暗的渴望。
自己能光明地成長只是因為幸運,而自己的道德並沒有比那些不幸的人更高尚。
主角想要維持心中的善良,在殘酷的世界中,找到安身的地方。
但是來自各方的試探,不懷好意的打擊,直到他不能不從痛苦中改變自己。
擁抱了自己黑暗的力量,終結了別人,卻沒有終結得了痛苦,反而惹上越來越多麻煩。
主角越活越被越來越大的負罪感折磨,由黑變白再變黑白…
反反覆覆的自我欺騙和被人欺騙,
時而虛假,時而真實的自我救贖和被人救贖。
最終作者也沒有下一個明確的定論,只是借主角的嘴說︰他,不會再無所作為了。
當初很喜歡這個作品,是因為它經常反覆善惡的立場,道出了互相殘殺的悲哀。
董香和真戶曉在下一代面前,互相和解,真的很令人心酸。
有馬貴將死去後,緋世緊隨他身邊的那張圖,我截下來當了好一陣的手機封面。
這作品從很文青的氛圍,一下子跳到很猙獰可怕的場面,又再跳回普通的日常。
每一面都是真實的。
雖然很詭異,但是人的情緒和這個作品一樣,就是能切換得很快。
這種創新的寫法,真的很厲害,令人印象深刻。
很有日本的特色。
文化深厚,但是黑社會和色情行業卻如此發達。
平日裡斯斯文文的,但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後來我在《Beastar》之中找到這精神的影子,同樣欲罷不能。
我平時是不看血腥恐怖類型的人。
卻因為很在意,和我一樣愛好和平的主角最終會怎麼樣。
所以被這個坑拖進去了幾年,看了一堆令人作噁的人和事。
後來利世化身「龍母」,越來越多金木研的複制人…
這些劇情太過科幻,我真的接收不良。
但我也勉強看下去了,就像是董香吃了朋友用心煮的飯菜。
為了這,單方面和作者建立的「情誼」…
從「錯誤的是這個世界」到「這個世界只是存在」。
主角和世界和解了,即使是再難看再自責再愚昧,他還是要強而有力地活下去。
對比起主角一開始就認為自己不值得活下去,始終處於半絕食的狀態。(就像現在的「草食男」﹑「腐女」和「不婚族」?)
到後來他有了想要守護的人,所以想單方面地犠牲自己。(遠離安定區至、有馬決鬥來放走笛口等)
再到他想和心愛的人一起活下去,大大方方地劃清人我的界線。(殺死利世,遠離Qs班,不再做好好老師。)
這個平淡到讓人遺憾的柔弱主角,是與眾不同的。
因為他經歷過的苦難,和他願意幫助以及願諒過的人。
對比起嘉納複制出來的黑白奈姐妹﹑CCG複制出來的Qs等。
他們都不是金木研。
不是說他們的武力值如何,而是精神層面上,他們沒有金木研的溫柔。
溫柔是一種強大,就像空間越深,它能承載故事(掙扎)就越多。
掙扎使人瘋狂﹑痛苦,也正因如此,撐過去的人才更強大。
黑奈在奈白死後,一心想找到嘉納複活奈白,以及向鈴屋複仇。
但金木研就不會這樣做,他能同情欺負過自己的西尾,能和一開始就不給他好臉色的董香好好相處…
金木研從一開始就被永近英良嘲笑,但他卻不生氣,只是惱怒地反問「哪追女孩子要怎樣做才好?」
他是個即使自己吃虧,都想和別人和平地生活下去的老好人。
瀧澤政道想要戰勝「第一名」來證明自己,於是和緋世第一次見面就折磨羞辱他。
但緋世卻一直刻意使自己「柔弱」,成為一個沙包,直到要被他保護的苗口出現。
瀧澤會為了功勞而忍隱,直到最後背叛了青桐樹,還期待CCG的感激。
金木研也會為了拯救苗口而忍隱,推開Qs班接受晉升。
但他的計劃是用死,來償還有馬給過他快樂的時光,即使他根本不確定有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他盡做一些沒有人感激和理解的事,從不去怨恨或者殺死「惡人」來證明或維護自己。
Qs班裡各自有各自的問題,但他們能因為親近主角,彼此扶持而成長。
要像耶穌一樣的人,才會富有主角的魅力。
讀者和作品裡的「惡人」都想探究主角「承載」的能耐,於是才不停反覆折磨他。
而當主角停止、拒絕成為悲劇的主人公,不惜殺死曾經心愛的利世,來維護自己的世界和平時,故事就結束了。
因為故事是故事,人生是人生。
耶穌有神保祐,才撐得過三年的傳道生活。
我們是人,不是神,更不是喰種。
如果我們從金木研中找到部份和自身相同的特點,那麼順應自然,就並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必需要殺死「利世」,才能和「董香」一起生活下去。
即使這份戀愛是平淡的。
董香的愛很平淡,她所做的事僅僅是等候。
她接受店長和同事們的死,不再去複仇了。
她更不在意緋世的記憶會不會回來,只是有緣就給他一杯咖啡。
她繼續自己的生活,和當初想要為笛口複仇的中學生不一樣了。
在巨大到無力阻止的悲劇發生後,她變得成熟。
她活下去的作為,延續了店長的精神,還給了金木研一個回來的地方。
所以即使她和金木研之間根本沒有曖昧過。
她和金木研之間沒有互相追求,沒有互相告白,沒有生離死別,沒有狗血三角…
他們和普通朋友一樣,只有淡淡的想念。
連在監獄決戰前,董香也只是扔下一句「晚點見」就轉身走了。
但我覺得她和金木研最終在一起,就是理所當然的。
我寫過一篇創挑,裡面說了我對「浪漫」的看法。
浪漫就是默默的支持﹑陪伴﹑關懷,就是這麼簡單。
以前我在長得帥的男生之前,根本開口說不了話,因為覺得自己離他們太遙遠了。
但現在的我都三十幾,過了那個年紀,接受自己很可能根本嫁不出,也不需要嫁出去時。
壓力鬆了。
男的是人,女的是人,我也是人。
如果某一天,
我真能和某人在一起,也應該像金木研和董香那般。
是同事,是朋友,是獨立的個體,是成熟的個體。
互相接受對方的邊界,處理各自的問題。
平日僅僅是一起生活,有事時盡力共同承擔一下。
但真太過份時,就「殺死利世」。
這才是正確的「邊界」和正確的「戀愛」。
在放手的時候,問題不是「你不再愛我了嗎?」
而是再愛我也承擔不起了。
結婚的誓言只是一個美好的期望,那個時候的自己不假。
但黑暗的自己,也需要我,也只有我能來包容。
我認為東京喰種所說的,就是戀愛之前,要先學會愛自己的故事。
即使人心胸寬廣才能擁有許多朋友,但與其被逼到極限才爆發,不如一開始好好地知道自己的界限和立場。
不被動地承受他人的發洩,不被動地放棄生命,不單方面地犧牲自己。
要找個懂得自己生活,又有點愛你的人,一起活下去。
而還未等到之前,就先像董香一樣。
先放棄仇恨,平淡地活下去,建立一個能給人正常來訪的港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