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到台北上課,人生地不熟,捷運是我最熟悉、最不需要花腦筋的交通方式。
下課已經晚上八點,我拖著有點疲憊的身體走進捷運站。人潮依舊川流不息,車廂裡充滿下班的沉默氣息。出了站,我還得在昏黃的路燈下走上十幾分鐘,才到親戚家門口。總共花了超過半小時。
當時我心裡只想著:還好我熟這一套,至少不會迷路。沒想到,隔天阿姨一臉驚訝地問我:「妳幹嘛不搭公車?坐公車可以直接到你們教室樓下的路口耶!」
然後阿姨像帶新生訓練一樣帶我熟門熟路走一遍…… 結果,公車不只省了一半時間,我連路都少走一大半,根本人生翻轉的程度啊。
我們常常在生活裡啟動「自動導航模式」——不論是走回家的路,還是面對問題、跟人相處、做決定的方式。
因為那樣熟悉、那樣安全、不用花太多腦筋,也比較不會錯。 但那條我們走了好多次的老路,真的最有效率嗎?
有些反應模式雖然很快,但總是讓溝通卡關; 有些習慣看起來省事,其實每天悄悄浪費你很多時間與能量。
學一個新做法、試一個新角度,會不會比較花時間?
可能會。
可能還會迷路、做錯、卡住。
但如果那條新路能省下「一半的時間」、減少「好幾次的誤會」、增加「更多的理解與連結」。
那是不是很值得?
就像那班公車,載著我穿越城市街景,省下時間,也打開了視野。
一個新方式,可能帶來1/2的時間成本、2倍的效率,還有∞的可能性。
願我們都能在習慣之外,看見新風景。

#生活觀察 #自動導航模式 #換個方式看世界 #學習新方法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