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器官捐贈改革是真的嗎? 從一篇醫學倫理期刊論文談起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你會信任這樣的數據嗎?


假如你發現,某國的器官捐贈人數每年的增幅都剛好完美地符合 y = ax² 這條數學曲線(像高中數學課本裡的拋物線),你會怎麼想?


這不是數學作業,而是2019年刊載於《BMC Medical Ethics》期刊上,一篇關於中國器官移植資料可信度的學術研究發現的現象。


這篇論文使用統計法醫學(forensic statistics)的方法分析中國2010–2018年的器官捐贈資料,結論令人震驚:  


 「這些數據可能是人造的,而非真實的醫療紀錄。」


中國長年以來遭到國際批評,原因是大量使用死刑犯器官來進行移植手術。為了改善形象,中國自2010年起推行改革,聲稱將逐步改以「自願、無償、公開透明」的器官捐贈系統為主,2015年開始更宣稱「完全不再使用死刑犯器官」。


這項改革表面上進展神速。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器官捐贈者從 2010 年的 34 人到了2016 年,已經超過 4000 人;而每年執行的器官移植手術數從 60 多例一路上升到破萬例。也因此,國際組織如 WHO、國際移植學會 TTS 甚至公開讚揚中國的成就。


但是,這真的合理嗎?有的人可能會說,不合理,因為增加得太快;但是,研究團隊決定用數學來檢驗這些數據。


檢驗後,研究團隊發現一個極不尋常的現象。


中國官方器官捐贈數據(COTRS 系統)從 2010–2016 年的年增量,幾乎完全吻合一條簡單的數學曲線 y = a·x²。  這樣的曲線,就是所謂的「拋物線」。


人類的行為(器官捐贈當然也是人類行為之一)要合乎拋物線,這種情況在真實世界中幾乎不可能出現,因為醫療行為受人力、病情、器官可得性、文化信仰、天災疫情等影響,應該呈現不規則波動。


譬如在臺灣,社會大眾就曾經因為有一位醫師捐出器官的行為受到感動,造成那一年登記器捐的人特別多;但是也只是登記而已。


研究者甚至拿 50 個其他國家的器官移植資料比對,中國是唯一一個資料如此「規律」的國家。


除了數據「長得太像拋物線」,還有哪些可疑的現象呢?


研究團隊檢驗不同來源的資料,發現以下疑點:


 在紅十字會的器官移植資料中,出現了同一天有不同版本的數據;另外在一些日期中,資料顯示每位捐贈者都捐出 21 顆器官,這在醫學上不可能,畢竟能同時捐出21個器官,代表這些人都非常健康,那麼他們又為什麼會在同一天腦死呢?更妙的是,有些累積數字甚至出現「減少」的現象!這就更不合理了(捐贈者收回自己的器官???)。


再者,當研究團隊核對地方與中央的數據時發現,某些省份紅十字會聲稱捐贈數百例,但當地醫院完全沒有移植手術的公開紀錄;另外,雖然 COTRS 與紅十字會的「捐贈者人數」一致,但「移植器官數」差異高達上千,無法用心臟、肺臟等器官數彌補落差。


為什麼要進行這個研究?這樣的研究的必要性在哪裡?


首先,移植醫學高度依賴信任。病人願意接受器官,必須相信器官來源合法、無倫理爭議。沒有人會想要在未來的日子遭到某個人或團體指控,他身上的器官是用不正當且不道德的方法取得的。


其次,國際醫療合作需依據真實資料。若中國的資料是捏造的,會讓國際醫療機構在毫不知情下與不道德行為合作,甚至間接助長了不道德行為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人權問題。如果死刑犯、甚至政治良心犯(如維吾爾人、法輪功學員)仍被用作器官來源,那麼這牽涉到非常嚴重的迫害與強摘器官行為。要知道,再高明的醫術,也不能建築在人權受害之上。


總而言之,國際學術界需要更審慎的評估。他們對中國器官移植改革的「肯定」,可能是建立在未經驗證的宣傳上。


當然,還是要說,中國有些大型醫院可能真的有在努力推動器官捐贈改革,但整體資料的可疑性極高,更像是中央設下「數學配額」,地方再去湊數字。


而我們該問的是:


在拯救生命的同時,是否犧牲了別人的生命與自由?  


在《論語·衛靈公第十五》中,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對一般人來說,要「殺身成仁」的難度有點高,但是要大家「求生以害仁」,犧牲別人的生命來救自己,應該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當然,大家也都是貪生怕死的,但是,如果為了求生而殺害同類,難道真的有人可以選擇性的不去思考這件事嗎?


我們不去討論根據美國UNOS(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與其他歐美移植中心的統計,截至2020年代,全球累計的心肝同步移植案例不超過400例,而且主要集中於大型醫學中心(如美國UCLA、Cleveland Clinic等);我們也可以不去想,美國每年約有3000–3500例心臟移植與7000–8000例肝臟移植,但心肝同步移植每年僅約10–20例,占比不到0.1%。而進行心肝同步移植必須來自同一位捐贈者、年齡與器官功能皆相符,因此機率也比單一器官移植低很多;但是,根據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在2024年11月25日發布的新聞稿裡面提到,從2016到2019年,有10個臺灣人透過非法仲介去中國進行器官移植手術,而其中多數病患於移植後僅存活2-3年,就足以讓大家認真想想這件事了。


就算真的不在乎別人的性命(說真的我覺得很難想像),難道也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嗎?


參考文獻:


Robertson, M.P., Hinde, R.L. & Lavee, J. Analysis of official deceased organ donation data casts doubt on the credibility of China’s organ transplant reform. BMC Med Ethics 20, 79 (2019). https://doi.org/10.1186/s12910-019-0406-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96會員
1.0K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7
臺灣的茶產量與種植面積,近年來的狀況就是越來越少啊,不只是產量,種植面積也是。不過,如果有在關心的朋友就會知道,因為種茶本來就是勞力活,採茶更是辛苦。 不過,我在整理這些資料的時候,卻遇到了一點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的事情...
Thumbnail
2025/04/27
臺灣的茶產量與種植面積,近年來的狀況就是越來越少啊,不只是產量,種植面積也是。不過,如果有在關心的朋友就會知道,因為種茶本來就是勞力活,採茶更是辛苦。 不過,我在整理這些資料的時候,卻遇到了一點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的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一、真的可以保障消費者的醫療品質安全? 法案通過後,第十一條與第二十八條明定: 非醫療機構執行再生醫療,最高可處2000萬罰鍰。 兩千萬聽起來似乎很霸氣, 但如果是其他狀況,比如: 醫療機構執行未進行或未完成人體試驗的再生醫療, 最高罰兩百萬(第二十八條第二項); 醫療機構執行未經中央主管機關
Thumbnail
一、真的可以保障消費者的醫療品質安全? 法案通過後,第十一條與第二十八條明定: 非醫療機構執行再生醫療,最高可處2000萬罰鍰。 兩千萬聽起來似乎很霸氣, 但如果是其他狀況,比如: 醫療機構執行未進行或未完成人體試驗的再生醫療, 最高罰兩百萬(第二十八條第二項); 醫療機構執行未經中央主管機關
Thumbnail
以我了解的神明處事規則,祂們應該會覺得這籌碼 ... 先把你趕回去好好想想。
Thumbnail
以我了解的神明處事規則,祂們應該會覺得這籌碼 ... 先把你趕回去好好想想。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東生華 已經確認我們看的政策產業市場也有共鳴 精準醫療跟NGS就是2024年大家都會關注的 尤其第二季NGS納入健保的節奏,很多相關產業股價一定都是有機會先反應 現在關鍵點就是10年線,好好運用策略操作到題材發酵結束
Thumbnail
#東生華 已經確認我們看的政策產業市場也有共鳴 精準醫療跟NGS就是2024年大家都會關注的 尤其第二季NGS納入健保的節奏,很多相關產業股價一定都是有機會先反應 現在關鍵點就是10年線,好好運用策略操作到題材發酵結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