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削弱州氣候權限,美國氣候政策陷入聯邦與州之爭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前言

川普先是 4/2 公布了新的關稅命令,引發全球股災,接著又在一週之後的 4/9 轉彎宣布大部分國家的高額關稅暫緩 90 天。

姑且不論在關稅額度上川普本人的堅持程度有多高,但是在氣候政策方面倒是滿確定川普的堅定立場。先是退出了巴黎協定,接著現在開始要求審核各州的氣候變遷與能源相關法律。想當然爾,這件事引發許多州的強烈抗議,但同時也獲得石化產業的高度支持。後續實際的落實程度可能要再等一陣子才會塵埃落定。

新聞來源請參考。

川普簽署新令,聯邦與各州氣候政策角力升溫

美國總統川普於 2025 年 4 月 8 日簽署一項名為「保護美國能源免於州政府越權行使」(Protecting American Energy from State Overreach)的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阻止各州推動與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排放以及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政策相關的法律。此舉可能重塑美國各州因應氣候變遷的政策空間,引發新一輪聯邦與地方之間的權限爭議。

行政命令聚焦五大領域

根據最新行政命令,美國司法部長 Pam Bondi 獲得新權限,需審查各州涉及下列領域的法律:

  • 氣候變遷政策
  • 碳排與溫室氣體管制
  • 環境正義相關法規
  • ESG相關倡議
  • 包含碳稅與總量管制制度(cap-and-trade)在內的碳定價政策

一旦這些州法被認定為「違法」或與聯邦法律相牴觸,司法部須依法採取行動,予以封阻或撤銷。Bondi 須在 60 天內向總統呈交報告,詳列已執行措施與後續建議。

川普為何下令打擊州級氣候法規?

川普在行政命令中強調,支持「美國能源主導地位」是此舉的核心目的,目標是降低國內生產石油、天然氣、煤炭、關鍵礦產與核能等能源的門檻。他認為,一些州制定的氣候政策抬高能源價格,進而威脅國家安全。

命令指出:

「這些州的法律與政策削弱我們的國安,也讓全國家庭苦不堪言——能源帳單不斷上漲,即使部分家庭根本不住在這些實施高壓政策的州,也沒有在那裡投票。」

川普點名批評紐約和佛蒙特等州通過的法律「不公不義」,因為這些法規意圖要求化石燃料企業為過去導致氣候變遷的行為承擔代價。行政命令更將這些作法稱為「勒索」,並認定其違憲。

此外,加州的碳排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cap-and-trade)亦遭點名。該制度要求企業超排時購買碳額度,川普則認為這對企業形成沉重負擔,不利正常營運。

部分州反彈 氣候聯盟州長誓言續行環保政策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後,立即引發部分州政府強烈反彈。紐約州長 Kathy Hochul 與新墨西哥州長 Michelle Lujan Grisham 隨即發表聯合聲明。兩人同時也是美國氣候聯盟——一個由 24 位州長組成、致力對抗氣候變遷的州級聯盟——的領袖。

聲明中寫道:

「我們將持續推動氣候解方,保障國人享有乾淨空氣與水的基本權利,創造具吸引力的就業機會、壯大潔淨能源經濟,並讓下一代生活得更健康、更安全。」

兩位州長明確表態,即使聯邦層級施壓,州政府仍會堅守環境保護的自主權與責任。

化石燃料業界叫好

與此同時,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則對此表示高度支持。代表業界利益的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PI) 認為此舉有助防止各州對能源供應企業進行「非法懲罰」。

API 資深副總裁 Ryan Meyers 表示:「我們支持川普總統的行動,讓像紐約和加州這類州必須為其行為負責。」

新令引爆法律戰?

川普這道行政命令,可能再次點燃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對氣候政策的法律攻防。在美國憲政體制下,雖然州政府具備立法自主權,但《憲法》對其在「跨州商業」與「國際貿易」領域的干預能力設有限制。

川普主張,部分州針對氣候變遷的法律越權,可能違憲。例如,若紐約試圖針對企業在其他州或海外造成的碳排開罰,這種「跨界執法」可能違反憲法授權範圍。

然而,許多法律專家指出,聯邦政府能否依據此命令真正限制州級氣候立法,仍存極大不確定性。過去聯邦政府阻止氣候訴訟的努力成效參差,例如:

  • 紐澤西與紐約提起的相關訴訟已遭法院駁回;
  • 加州與夏威夷的類似案件仍在進行中;
  • 美國最高法院於 2024 年曾拒絕受理駁回氣候訴訟的請求。

川普行政命令衝擊 14 州淨零政策

截至目前,全美已有 14 個州訂下「2050 年前達成淨零碳排」的氣候目標,當中包括加州、紐約與伊利諾等人口與經濟規模均大的州。川普的最新行政命令,可能對這些州落實減排政策的能力構成實質阻礙。

例如,加州要求企業揭露與氣候風險相關的資訊,如今也可能因總統行政命令而遭遇挑戰,進一步削弱州政府監管氣候風險的能力。

ESG 政策成新攻防主戰場

命令中也點名 ESG 規範,這類政策要求企業與投資人將「環境」、「社會責任」等非財務因素納入決策考量。自 2021 年起,全美已有 41 州針對 ESG 提出立法,其中:

  • 20 州通過「反 ESG 法案」,限制投資時納入 ESG 因素;
  • 僅有 8 州通過支持 ESG 的法案,鼓勵潔淨能源與永續投資。

川普的新政可能進一步阻撓支持 ESG 的立法進程,甚至打壓不投資化石燃料企業的機構投資人。

白宮換人,氣候政策急轉彎

與前總統拜登積極推動氣候行動的政策相比,川普的作法幾乎是「全面反轉」:

  • Biden 保留美國在巴黎協定中的參與地位;
  • 聯邦證券主管機關 SEC 積極推動企業揭露氣候風險;
  • 多個聯邦機構參與國際氣候治理機制。

如今,川普政府則:

  • 再度退出巴黎協定;
  • 暫停聯邦層級的氣候計畫資金;
  • 撤回對 SEC 氣候資訊揭露規定的法律辯護。

氣候攻防戰邁入新篇章

目前,這道行政命令實際能發揮多大效力仍有變數。司法部長 Bondi 勢必將面對部分州政府的法律挑戰,未來由誰主導氣候政策的權限,恐怕將交由聯邦法院來裁定。

不過,州政府並未因此退縮。多位州長已公開表態,將堅持推動氣候行動、捍衛州權,即便與聯邦政府發生正面衝突也不退讓。

川普此舉不僅激起政治爭議,更可能徹底改寫美國各州環境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方式。在石油與天然氣產業背後力挺的同時,許多州與法律界人士也已摩拳擦掌,準備展開一場氣候治理主導權的攻防戰。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川普重啟關稅戰,美股蒸發 2.5 兆美元

川普"又"退出巴黎協定,會怎樣呢?

川普回歸,碳移除產業的第一個挑戰

川普勝選之後美國碳移除產業的未來

美國EPA 取消 200 億補助,再生能源發展受挫

催化碳移除市場:政策推動與美國的全球競爭優勢

北美氣候政策轉向:加拿大重審碳定價,美國取消社會成本指標

美國銀行退出淨零聯盟:永續金融的挑戰與未來

ESG 退潮?企業如何在反彈聲中堅守長遠價值

拆包ESG,是分手擂台的時候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42會員
331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法國推出符合巴黎協定且具有高完整性碳權使用憲章,強調企業應優先削減自身排放,將碳權作為輔助性手段,並明確揭露資訊。此憲章符合國際最佳實務準則,並與《巴黎協定》第6.4條及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的核心碳原則相符,旨在重建碳市場的公信力,避免綠色漂綠,促進真實減碳。
Thumbnail
2025/04/29
法國推出符合巴黎協定且具有高完整性碳權使用憲章,強調企業應優先削減自身排放,將碳權作為輔助性手段,並明確揭露資訊。此憲章符合國際最佳實務準則,並與《巴黎協定》第6.4條及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的核心碳原則相符,旨在重建碳市場的公信力,避免綠色漂綠,促進真實減碳。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巴黎協定第六條及其相關專有名詞,例如NDC、ITMO、VER和CORSIA。詳細闡述了ITMO和VER的差異,以及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6.2條和第6.4條)如何促進國際合作,幫助各國達成減碳目標,並以曼谷電動巴士計畫為例,說明Article 6.2的實際應用。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巴黎協定第六條及其相關專有名詞,例如NDC、ITMO、VER和CORSIA。詳細闡述了ITMO和VER的差異,以及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6.2條和第6.4條)如何促進國際合作,幫助各國達成減碳目標,並以曼谷電動巴士計畫為例,說明Article 6.2的實際應用。
Thumbnail
2025/04/27
2025年第一季碳移除市場(CDR)快報顯示,交易量創下低點,但大型合約和新買家進場帶來曙光。微軟的巨額採購案凸顯BECCS技術潛力,但市場仍需擴大買家基礎、建立更清晰的標準及強化基礎設施。 文章分析市場趨勢、買家行為、技術發展及政策影響,並指出標準制定、政策支持及資本可及性為市場未來發展關鍵。
Thumbnail
2025/04/27
2025年第一季碳移除市場(CDR)快報顯示,交易量創下低點,但大型合約和新買家進場帶來曙光。微軟的巨額採購案凸顯BECCS技術潛力,但市場仍需擴大買家基礎、建立更清晰的標準及強化基礎設施。 文章分析市場趨勢、買家行為、技術發展及政策影響,並指出標準制定、政策支持及資本可及性為市場未來發展關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美國前總統川普於 2025 年 4 月簽署行政命令,授權司法部阻止各州執行氣候變遷、碳排放與 ESG 相關法規,並點名加州、紐約等地政策「違憲」。此舉引發州政府反彈,宣示將捍衛州權與環境政策。石油產業表示支持,法律學者則警告可能引爆聯邦與州政府的憲政衝突,重塑美國氣候治理格局。
Thumbnail
美國前總統川普於 2025 年 4 月簽署行政命令,授權司法部阻止各州執行氣候變遷、碳排放與 ESG 相關法規,並點名加州、紐約等地政策「違憲」。此舉引發州政府反彈,宣示將捍衛州權與環境政策。石油產業表示支持,法律學者則警告可能引爆聯邦與州政府的憲政衝突,重塑美國氣候治理格局。
Thumbnail
周一晚間川普與馬斯克在X平台上的談話,提到相關政策看法,整體包括重要的企業減稅、支持核電(或改名扭轉市場對安全性的擔憂)、傳統汽車與電動車的平衡可能性、加快FDA工作(新藥)、攔截飛彈系統等,可能目標在全面性的政策平衡,有助淡化企業與個人稅制擔憂、製造活動、國防、能源與替代能源、生技製藥等推展。
Thumbnail
周一晚間川普與馬斯克在X平台上的談話,提到相關政策看法,整體包括重要的企業減稅、支持核電(或改名扭轉市場對安全性的擔憂)、傳統汽車與電動車的平衡可能性、加快FDA工作(新藥)、攔截飛彈系統等,可能目標在全面性的政策平衡,有助淡化企業與個人稅制擔憂、製造活動、國防、能源與替代能源、生技製藥等推展。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來說,川普勝選似乎是在意料之中的結果。我們來看看川普勝選後對經濟和金融的影響,尤其是能源政策、移民政策、降稅政策、貿易政策,以及對聯準會獨立性的影響。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來說,川普勝選似乎是在意料之中的結果。我們來看看川普勝選後對經濟和金融的影響,尤其是能源政策、移民政策、降稅政策、貿易政策,以及對聯準會獨立性的影響。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美國前總統川普當選聲勢大振,看來極有機會再度問鼎美國總統入住白宮,投資人開始押注所謂的「川普交易」,就是押注美債殖利率曲線將變陡,主要因為川普主張減稅和提高關稅,推論將助長通膨,使得美國長期公債發行量大增,造成長債價格下跌殖利率竄升,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19日挺升4.8個基點....
Thumbnail
美國前總統川普當選聲勢大振,看來極有機會再度問鼎美國總統入住白宮,投資人開始押注所謂的「川普交易」,就是押注美債殖利率曲線將變陡,主要因為川普主張減稅和提高關稅,推論將助長通膨,使得美國長期公債發行量大增,造成長債價格下跌殖利率竄升,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19日挺升4.8個基點....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