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的內在對話
讓我更深刻體會到「許願時用字的精準度」
時不時翻閱版主的書與影片
許多概念初次接觸時總是模糊不清
這時我會先將這些關鍵觀點
存入心中的百寶盒
等待某日萌芽
這幾天的一場深入探討
讓我發現每個靈魂來到這個世界上
都是為了專注於自身的成長與體悟
因此設計出百種人生劇本
讓我們在不同情境中體驗獨一無二的旅程
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羨慕他人的美好
思考為什麼別人能擁有精彩的人生
而自己卻無法過上毫無憂慮的生活
帶著這樣的疑問
我對「羨慕」有了新的理解和描述方式
羨慕某個人漂亮
不只是羨慕她的外貌
而是欣賞她擁有:
精緻的五官、健康無瑕的肌膚、
曼妙優雅的身形、
舉手投足間的溫柔氣質
這些都是j外在豐盈的體驗
羨慕某人在物質上富足
是期盼自己也能擁有那種歸屬感
無論是房子或車子
經濟寬裕的人
總能在世界某個角落擁有自己的天地
但換個角度想
或許我們所缺乏的
正是這輩子需要學習的課題
我們選擇了不完美的人生
因為渴望成長
而那些看似完美的生命
也有他們必須面對的學習
經濟不寬裕的人
需要學會調整對金錢的態度
理解這些數字在死亡面前
終究只是雲煙
抓不住也帶不走
生活安穩、能照顧當下的自己
便已然足夠
莫因過度追求與執著
反而錯失了生命裡更珍貴的東西
富有的人
因無需擔憂財務
能將心力投入更深層或其他方面的探索
這就像大富翁遊戲
每個人的角色與生活
都是一種設定
在人生課題被安排好的情境下
全心投入這場旅程
我們需要忘記自己被設定的功課
才能真正投入其中
才能更真實地體會與感受——
生命的每分每秒
以及每段緣分一期一會的珍貴
這麼想來
或許這是我首次體驗「我」的人生
第一次學水彩
第一次學習經營人際關係
第一次闖蕩並開闢自己的職涯
用這樣的視角看待自己的生活
忽然間
似乎比較能放下“羨慕”的心態了
而對於未來的憧憬
許願時
我開始練習將「我想變美」「我想變有錢」
這樣籠統的願望
改為:「我想擁有⋯的體驗」
我想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
體驗歸屬感帶來的踏實
讓每一天都更安心地生活
我想體驗源源不絕的富足
讓我能進修感興趣的技能
品味喜愛的美食
我想擁有溫柔的內心
無懼他人眼光
接納自己的所有狀態
感受無條件的愛與耐心
一步到位太難
所以當寫好了想擁有的體驗
接下來就像版主說的
要將「我想」轉換成「我是」
剛開始實踐時確實不容易
後來我想到一個論點來幫助自己: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即便嘗試轉換觀點
我仍花了一段時間適應
這與個性有關
因為我習慣掌控
內心才會安定
但世界本就充滿不確定性
還有堆積如山、令人焦慮的資訊
要想體驗「我是」
說真的並不容易
困擾了一陣子後
我發現——
人能做的真的有限
自己在許多方面
根本無法全面掌控事態發展
於是我開始釋懷
學習以更有彈性的心態看待一切
無論生活中的哪個層面
讓我們內心產生了擔憂
都要理解:擔心是正常的
這些情緒本身是中性的
真正影響我們的
是選擇如何回應它
既然可以選擇讓自己陷入恐懼
為什麼不選擇相信自己是富足且幸福的?
這也讓我開始思考——
既然我們能想像未來可能變糟
為什麼不能認定它是美好的?
當發現自己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時
我意識到——
這正是限制自己的框架
與其想最壞的結果
不如試著想像最好的可能
『我是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的人
在這個空間裡
安心踏實地生活
我是過著源源不絕富足生活的人
我的日常充滿選擇與自由
我是內心強大無比的人
擁有無懼他人眼光的勇氣
懂得對自己溫柔
體驗無條件的愛與耐心』
寫完這段的瞬間
我自己都感到驚訝
這兩篇文字所傳達出來的能量
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從平日閱讀影片與書籍
到內心真正落實這些觀點
這段過程花了很長一段時間
每天看似只是正常的呼吸、
進行日常所需的事務
但我未曾察覺
與靈魂的自我對話
已悄然成為習慣
只是一些微小的察覺
但只要願意選擇開啟與自我對話的機會
每次的思考都蘊含著成長的可能
即便平凡如我
這一路走來
也抵達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新里程碑
曾經無法做到的
如今已能完成
為自己感到自豪與欣喜
#暖洋洋靈魂製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