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州到亞利桑那,一場由AI驅動的「新工業革命」正迅速擴張
撰文/編輯部根據NVIDIA規劃,四年內將在美國建構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並預計建設數十座「AI工廠」。涵蓋不僅是高階晶片的設計與製造,更包括了供應鏈上中下游的智慧化重建。
美國AI製造聯盟浮現:台灣角色舉足輕重
德州成為製造重地:鴻海在休士頓、緯創在達拉斯設立AI超級電腦廠,預計12至15個月內達到量產。
亞利桑那州則由TSMC鳳凰城廠生產Blackwell晶片,封測則由Amkor與台灣矽品(SPIL)支援。整條供應鏈橫跨美國與台灣,代表的不只是地理佈局,還是技術主導權的重分配。
Omniverse+Isaac GROOT:打造數位孿生製造新模型
這波布局最大亮點不僅在於硬體擴張,而在於NVIDIA生態系的深度整合。Omniverse平台用於打造工廠的數位分身,讓整體設計、生產、模擬流程全部在虛擬世界完成優化;Isaac GROOT則成為自動化製造機器人的核心開發平台。
這意味著,未來的工廠不只是自動化,而是智慧化,能學習、能預測、能自我修正。
工廠升級,產業升級,國家競爭力升級
NVIDIA此舉不僅強化其在AI晶片市場的絕對優勢,也帶動美國境內AI工業生態的形成。根據預估,這些AI工廠將在未來數十年創造數十萬個高附加價值就業機會,並為美國帶來數兆美元的長期經濟效益。
與傳統製造不同,這是以AI為核心的「製造3.0」時代:設計、測試、量產全部由演算法與機器人參與,生產線不再是高耗人力的作業現場,而是由資料、模擬與運算主導的高效場域。
美國製造的新樣貌,正在被NVIDIA重新定義
不再只是搬回工廠,而是打造一座座會思考、能進化的AI智慧場域。這場產業變革的指揮棒,正握在NVIDIA與黃仁勳手中。
當全球還在討論AI應用,美國,已經開始建造AI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