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很好奇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有很長一段時期,由於感受不到活著的意義,甚至進入了希望不要活著的狀態。
即使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做,也嘗試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仍然容易將自己丟入迷惘和無意義的感覺之中。
不知道有人和我一樣的感覺嗎?像是寫故事這件事,我認為只要重拾這件喜愛的事,從此人生就有了想做的事,也不會再感到迷惘。
但一旦開始做,一旦開始讓別人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總是會引起一些質疑(可能是自心的投射,也有可能是社會氛圍所致?),像是這樣可以生存嗎?有更詳盡的計劃去確保可以有收入嗎?
這不能怪任何人,但我開始為此而偏離了自認的軌道。開始計算很多事物——可明明不會有事情真的在我們的掌控之中啊——導致我認為一切都越來越沒有意義了。
我開始覺得自己不寫也沒關係,影響到的只是我自己耶。因為喜歡寫,沒得寫的話,痛苦的就只有自己吧!而世界上好看的故事還有如此之多,也正有很多人正在寫。
可這樣的想法並不會讓我得到幸福,只是讓我逃避面對自己的理想不得實現這個可能性而已,認為自己做這件事也沒辦法帶給任何人價值,會不會只是自我滿足而已?——可明明能夠自我滿足也是很重要的啊……
漸漸地我明白了,即使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會希望得到親近的人們的認可,希望自己還是正在和外界保持著連結,希望自己對這個社會是有貢獻的,這些想法,並沒有錯,只是往往我很難去正視,因為可以的話,真不想以這麼現實的理由去看待自己的夢想啊……
一直以來,我都是在各種想法中拉扯,時而燃起鬥志,也都不夠持久(明明是喜歡的事,卻無法單就喜歡而不斷堅持)。有時都會讓我懷疑自己是否不夠喜歡,或存粹太完美主義呢?
也或許,就連做喜歡的事,也希望它是有意義的。
這幾天看了田內學的書《你想為誰賺錢?:破解3大金錢謎團,怎麼思考錢,決定怎樣的未來》,得到了一個無比清晰的觀念和思想上的轉變。
在書的後半部,他將「投資未來」這件事說得非常淺顯易懂,尤其這幾句話,非常打中我:
所謂的投資,是對未來的提案。
未來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做出的選擇哦。
每一次的消費行動,都是在投票選出未來哦。
每一個人的小小行動,將累積成巨大的洪流。
假使現在你很喜歡一個作品或產品,當你買下的時候,就等同於投下了一票,許願的未來是它仍然還存在的未來。
工作領域也是一樣的,你所從事的領域,就是你正在致力的未來,確保它產出的東西是可以延續到未來的,也確保未來人們仍然可以得到這個服務的。
或許很多當下, 我們都會覺得微不足道,好像少了我們這一票都沒差。但多一個人這麼想,它存在的未來同時就少了一個保障。
我感覺自己好像懂了,不要去在意很少「讚」這件事,不要害怕別人看不懂自己這件事,原來正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我們已經在保護「這件事」了。
不要管夠不夠好了,只有做了才有機會做得更好——就連這一點也不重要了,其實無論如何,真心去做,堅持去實踐的時候,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不論當下有沒有得到實質的回報,我們都已經投下了珍貴的一票。沒有將珍惜的一票白白抓在手裡讓它成灰,就已經很棒了。
在日劇《別穿越時空了,戀人們》裡,來自二十三世紀(2253年)的橫井大和,興趣是挖掘舊時代的專輯,因為太想現場聽聽平成或令和的歌,穿越到了2023年,並且碰巧碰到了在街頭演唱的小絢。
他非常喜歡她的歌聲,然而他也很清楚,小絢的歌曲沒有流傳到未來。他熱心地幫小絢做宣傳,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聽見小絢的歌曲。
小絢非常感激大和的存在,並且喜歡上了他,為他做了一首叫做《果凍戀人》的曲子,並在大和的努力下成功舉辦的首次個人演出上獻唱。
即使這故事的結局是大和和小絢皆被消除了記憶,大和也返回到了他的時代。可最後,在2253年,在那個大和已不記得小絢這個人的時代,擺滿舊時代專輯的架子上,好好地擺放著小絢的《果凍戀人》單曲。
未來顯然已被改寫。曾經被好好守護著的事物,好好地流傳到了未來。